招待各国公使的宴会摆在了长chun宫,由恭亲王领头,皇室宗亲大臣相陪;公使夫人们招待在了御花园,主人是我和慈安。
这些洋夫人们都是见过世面的,而且想必事前恭亲王也专门派人向他们讲授过宫中礼仪,所以倒没有什么失礼的举动做出来。但骨子里毕竟是小瞧中国的,所以在彼此的对话之间,不用向着太后之时,就聊开了这美轮美奂的花园、华丽的器具和精美的餐点。
因为彼此之间都用西班牙语、英语等交谈,以为我们听不懂,她们便多了几分放肆,加上对中国的轻蔑,竟然当着我的面说起了如何*中国的财物,甚至恬不知耻比拼起了自己家中那些从圆明园夺得的珍宝。
通译完全不敢照直翻译她们的言辞,偏偏慈安又好奇,不住问起她们说了什么,直把通译急得大汗淋漓,满口胡言乱语,尽说些奉迎阿谀之辞应付。
谁都没料到我原是听得懂的,自是把我气了个发昏十三章。恨得咬牙切齿还要装出一幅受蒙蔽的糊涂样,我终于无法忍受,找了个借口说身体不舒服便中途退场了。
恨恨地向着储秀宫疾步而行,我把从小看到的、听到的脏话全都拿出来,低声诅咒着把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好好“问候”了一番。
走得太急,宫门前差点跟一队人撞个正着。我火气上冲,张口就斥道:“你们干什么吃的?走这么快赶着去投胎啊?”
那队人见差点冲撞了太后,吓得齐刷刷跪了一地,匍匐着不敢出声。
为首之人跪叩道:“臣该死!臣无意冲撞太后,还请太后恕罪!”
我听得这个声音熟悉,再一细看,竟然是荣禄,当下倒也不好再发作。
奕譞参与军机,去了上海办太平军的事,这禁卫统领就由荣禄顶上。我看着他,按捺下满心的浮躁,问道:“荣大人,这么急急忙忙的,去哪儿啊?”
荣禄道:“启禀太后,是七王爷从上海运了些东西来,送给太后。臣正准备给太后过目。”
我一听是奕譞从上海送来的东西,不由有些好奇,当下道:“打开来看看。”
荣禄急忙应了一声,回头喝道:“把箱子打开!”
下面的人急忙照办。
我走过去看,无非是些洋人做的小玩意儿,无聊时打发时间的东西。虽然在我眼里都是些很粗糙的制品,跟未来的精巧器具根本没法比,但毕竟比开眼闭眼都看见的中国古董新奇了许多。再加上难得奕譞在上海那么远的地方还能记挂着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意,气也消了不少,微微一笑。
“都抬进去吧!”我说道。
转头,却看见荣禄傻傻地看着我。
“荣大人,怎么了?”
“不……没什么。”荣禄吓了一跳,急忙垂下头,“臣遵命。”
说着指挥着人把几大箱礼物都抬进了储秀宫。
我缓缓往里走,手中拿着一个洋玩偶把玩,脑中却不由自主想起了小时候玩过的芭比娃娃,虽然质地相差很多,形倒是相似,不禁勾了思念之情,有点神思不属。
微微叹了口气,却听耳边有人问道:“太后……有什么烦恼的事吗?臣愿替太后分忧。”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荣禄,在一旁恭敬地说。
“也没什么事。荣大人,如今七爷有国家大事在身,禁卫军就交给你了,也等于把皇上、把两宫皇太后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你,你要好好做,不要辜负皇上的信任!”
荣禄听了,振奋道:“请太后放心!臣必尽全力为皇上、太后效劳!”
我满意地笑笑,道:“好,记住你今天的话。没事了,你跪安吧!”
“臣告退。”他说着,退了出去。
我又拿起那些西洋的玩意儿把玩,却见安德海从外面进来,道:“太后,六爷来了。”
我吃了一惊,他来干什么?
急忙走出明殿,只见奕訢已经等在那里,见到我急忙请安:“太后吉祥。”
“六爷请起。”我抬了抬手,“六爷怎么来了?出什么事了么?”
他站起来,仔细打量着我,说:“臣听说太后中途离席,而且神色愤慨,便急忙过来瞧瞧究竟出了什么事儿。太后有哪里不愉快的么?”
我松了口气,还以为他那边宴会上洋人搞出什么事来了呢!于是笑道:“没什么,只是有些不舒服。不过现在已经好了。”
他走近我,仍然不放心地观察着:“真的没事了?不舒服的话有没有找太医?”
我笑着说:“有点头晕,何必劳烦太医?而且如今也没事了,你不必太紧张。”
他听我这么说,才吁了口气,注意到我手中的玩偶。方才急急忙忙出来,匆忙之间忘了放下来。
“这是什么?”
“哦,这是七爷从上海运来的,一些西洋的小玩意儿,逗着人开心的。”
他扯了扯嘴角,一语双关道:“他倒是有心!”
我装作没看见他的表情,问道:“对了,七爷在上海的进展如何了啊?”
他答道:“洋枪队的事情倒还顺利,只是太平军方面碰到些麻烦。主要是他们刚刚攻破我们的江南大营,挟着战胜的余威炽高气昂,根本不把朝廷的宣召当一回事。”
我不禁面色一沉。
我并不担心清军一时的失利。本来就算什么都不做,太平天国也撑不过两年,我却一点也不想耽搁,希望能立刻将国力从毫无意义的内耗中抽出来,放到与列强的竞争中去。而且太平军中还是很有几个有见识、有才能的人的,如果能把他们争取过来为我所用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不过,看情况我是太小看国内矛盾的激化程度和洪秀全的野心了!太平天国已经“定都”南京,洪秀全实际上已经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只有人家听他的,他用不着受任何人制约。如今却要他向清王朝俯首称臣,受中央皇帝的控制,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我早已知道这点,所以原本是把希望放在陈玉成和李秀成身上的。太平天国经过天京事变,实力大降,日益式微,而后洪秀全大力提拔了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军事上才有些起色。据史书记载,陈玉成虽智计百出却坦率正直,甚至有些单纯,而李秀成虽然对洪秀全忠心耿耿,却也是个体恤爱民之人,曾有“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遍苍生,亦岂志士仁人之所忍为”之语,认为必要时可以将个人名节放在人民利益之后。
我曾经寄望奕譞可以在这两人身上下功夫,若能争取到他们停止内战、联合对外,则清军就可大批从江浙战线上撤下来,投入新式军队的编练和对外战争中。
如今这个计划显然是受到了挫折,眼看新年将至,历史上太平天国第二次进攻上海即将发生,我该怎么办呢?
奕訢看着我,道:“太后,臣始终觉得,太平军不除不行!洋人要的不过是我国钱粮财物,他们要的却是我大清江山哪!为了祖宗社稷,绝不能姑息养奸!”
我心头一凛,看了他一眼,顿时把握到事情的关键。
对我来说,虽是大清皇帝的母亲,但只要中国能富强,谁来坐这个江山、或者说哪些人来掌握政权都是无所谓的。但奕訢他们则不同。他们是正统的皇室出身,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延续满人统治,他们是绝对不会愿意将清王朝的江山让给别人来主宰的!因此在对付洋人的事情上还好说,我们可以一致对外,但在对待太平天国的态度上,我跟他们则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我可以为了国内的政治稳定而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甚至牺牲清王朝的利益,他们却不行!
看来让奕譞来处理这件事情,始终有些不合适啊!
或许,我该亲自走一趟才对!
========================================
看漫画看过了,猛然发现居然已经过了十二点……
汗~~~~~~~~~~
歹势歹势!
更新奉上,求收藏+推荐~~!!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