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听得这句话,知道女儿是个聪慧的,必是看到了什么。只是白日里听到的那些话,不过是嫂子说与她听罢了,八字尚未有一撇,不由噤了口。却是王子腾的夫人在席上见薛姨妈起身更衣,也一道下了席,俩人沿着庑廊一壁走,一壁说着话儿。
就听王子腾夫人笑道:“与妹妹一别数年,再见咱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昨儿对着镜子,发现自己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可见韶华易逝,物是人非啊。”薛姨妈笑道:“嫂子如何作此感叹。想兄长而今仕途是越发顺遂了,嫂子的诰命又升了几等,眼见着将来是要做老封君的。比不得我,临到老了,也就是个糟老婆子罢了。”王子腾夫人道:“妹妹还是这般会说话儿。”又转而叹息一声:“想你们姊妹尚在闺阁时,王家是要钱没钱,要势没势。为了你哥哥能有个好前程,更是多些助力,便将你姐姐嫁给了贾家的次子,借了国公府的势;又将你嫁于薛家,官场行走才不似从前那般捉襟见肘,却是委屈了你。”薛姨妈见提起往事,淡淡一笑:“而今事已过去多年,还提它做什么?转眼我也是儿女成行的人了,只求他们平平安安便是了。”
王子腾夫人笑道:“蟠儿的事,妹妹就不要忧心了。有你兄长在,必是办得成的。只是宝钗,我恍惚听说你有意将她许给宝玉那孩子?”薛姨妈道:“有这么个想法,只不过是我和姐姐私底下说说,且看着吧。”王子腾夫人言道:“宝玉这孩子是不错,但到底只是二房的,将来分了家,自要离了荣国府而去,倒是可惜了宝钗。她姿容出色。性情温和,是个懂事的,即便不进宫,随便进了哪个王府,也不会埋没了她。妹妹怎么没想到这一处?”又道:“妹妹可还记得咱家在金陵时的邻家崔舍人。我此次进京途中,正巧遇见他们一家子入京,便一路搭伴,时常和他夫人说说话。听说他们家那行三的女儿,论起来还不及宝钗的一半。原也是打算入宫的,落选后便走了些门路。去了忠勤王府,给忠勤王的世子做侍妾。而今她生了世子的长子,忠勤王和世子都很是高兴。升了她为夫人,对崔舍人也是另眼想看。他们一家子此次进京,就是忠勤王亲自发了话,请他们进京长住的。我这个外人看着,却是世子妃的娘家还要体面几分。”
薛姨妈听了。默了会,笑道:“这也是那孩子的福气,哪是人人能有的。”王子腾夫人笑道:“也是。只是这福气二字,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没有?”又状似无意地道:“要说这京里,年轻的王爷皇子也是不少。就说而今你兄长跟着的大皇子,他除了一个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