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章 应和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听闻公主酷爱大红袍,我家都只喝龙井呢!这茶喝的不对味儿,相信公主也不会勉强吧!臣妾这就告辞了。”暮王妃站起来,扶了扶发髻上的钗,袅袅婷婷的走了。冉稚雪也跟着走了。嫣然公主被这样**的拒绝了,但是看看嫣然公主,脸色没有多大的变化,稚疏就知道,这位公主,心思缜密不说,这能忍一个王妃的公然拒绝,也是常人所不能呢。怪不得上一世只有她能平安的当着自己的异国皇后,到最后还保护着自己的弟弟。韩夫人将客人全部送走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韩夫人走到花厅门口,正巧的在门口看见暮王妃,正打算行礼,可是却见暮王妃却像是没看到自己一般,目不斜视的走了。韩夫人不禁有些气闷,快步走进花厅,只看见嫣然公主和冉夫人几人面色不虞,只得岔开话题说道:“公主今日劳顿,不如在府里用过晚饭再走?”“不用了,我还得回宫复命,就不叨扰韩夫人了。”嫣然公主面色稍缓,说完就走了。韩夫人只得行礼恭送公主,然后对惠氏说:“琴娘,今天可是谢谢你了,你可要留下来用饭呢!”惠氏并无心在这里寒暄,女儿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惠氏只觉心里如一团乱麻,推辞道:“韩夫人的好意,琴娘心领了,只是今天发生了这么多事,我们也不好意思再叨扰了,还请韩夫人见谅。”韩夫人听得惠氏这样说,心里也就明白了几分,一般来说,圣旨送到府上也就罢了,哪里想到嫣然公主竟然送到韩府来了,与陈家千金的指婚不同,安平王府怎么就会不声不响的求圣旨去呢,这样也是太突然了。韩氏点点头:“冉夫人说的是,是我思虑不周了,今日让夫人小姐受惊了,这套头面算是我的歉意吧,留给疏姐儿玩吧。”说着从身后丫鬟手里接过了一个黑漆描花的匣子,递给惠氏。惠氏明白这韩夫人的意思,并没有接过匣子,而是说:“韩夫人,您这样,咱们就生分了。”韩夫人不由分说的将匣子放入惠氏的手里,在惠氏耳边说道:“冉夫人您放心,今日的事,我记下了,这个匣子还请你务必收下。”惠氏也不多说了,既然韩夫人这样说了,再推辞反而矫情。不若收下,再做打算。离开韩府回到将军府的路上,惠氏盯着稚疏看,良久问:“今天圣旨的事,你可知道?”稚疏低着头,说:“不知道。我听嫣然公主说,是我离宫后,他去求的皇上。”听得这话,惠氏闭上了眼睛。何其相似,何其相似。惠氏默念了两遍这句话。然后睁开眼睛看着稚疏“圣旨已下,按理说并无转圜的余地,但是你还有一年的孝期要守,在此期间,是不能出嫁的,我会进宫和皇后娘娘说的。这一年,就当是对你们的考验吧。”稚疏听了这话,点点头,不再说话。惠氏叹了口气。这洛世子人品贵重,可是在安平王府地位实在困难,要是分府单过,那么这门婚事倒也是个好的。可是哪里还有父母健在就分府单过的?况且这洛世子还顶着世子的名号,不说别的,就是这名号有多少双眼睛眼巴巴的盯着呢?那续弦韩氏生下的儿子,难道不想要这名头吗?回到冉府时,天已经黑了。惠氏吩咐稚疏好生休息就去了书房。稚疏知道这是母亲遇到了重要的事才会去和父亲商量。不知道父母会如何看待这次赐婚呢?回到疏桐苑,稚疏没有回内室,反而是坐在院子里的石头桌子旁。稚疏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感觉,好似惊喜,好似悲伤,好似不解,好似迷惑,好似迷茫,好似紧张,总之五味杂陈。“小姐,你怎么坐在这里?”莫弃在回来的半路被稚疏打发到伙房去拿吃的,结果提着食盒回来就看见稚疏坐在院里的桂树下。听到声音的莫离也出来看到稚疏坐在那里,都吓了一跳,莫离赶紧回身进屋,从屋里拿出了毛毡子过来,说:“小姐,这石头凉,垫着毡子坐吧,不然容易受凉。”稚疏愣愣的看着莫离,站起身。铺好毡子,稚疏坐下来,说“拿纸笔来。”莫弃看了一眼稚疏,赶忙取了笔墨纸砚和烛火来。“你们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身边的人都走了。稚疏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看星子,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情绪,重生一世,稚疏不知道自己还会出嫁,更不会想到会有洛熙这样的好男子与自己相识相知。从初见的惊鸿一瞥,到后来病重时的不离不弃,再到宫里无微不至的呵护备至。不知不觉与洛熙相识竟然也快三年了,从一个复仇心理极重的自己,到现在愿意却宽容冉稚雪和秦氏的自己,稚疏知道自己这一路走来是不多么的不容易。可是,与父母分离了这样久,稚疏已经不知道和父母怎么去叙述这一切。许是沉吟太久,笔下已经是一团墨。漆黑的就如稚疏头上的天。没有月的夜晚,即使星子再多,也不够明亮呢。“纯白星子惑明眸,夜凉桂树透花香,绵长青丝尽烦忧,抬手撒去手中殇。”稚疏写下四行字,好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如果真的如母亲所说,这洛熙不可托付,那么,散去离殇也是好的。并没有收拾这几个字,稚疏站起身来,唤道:“莫弃,我饿了,热一热饭菜。我想吃点东西。”“是,小姐。小姐,饭已经热了好几遍了,现在就在东暖阁里呢,莫离熬了你最喜欢的瘦肉粥,小姐尝一尝?”莫弃走过来扶着稚疏说。吃了暖暖的粥,又用了些点心,稚疏才觉得自己心口的风没有那么大了。慢慢的,稚疏总算是将失望灰心的情绪压了下去。才放下碗,走向自己的内室。这门婚事,稚疏从来没有想过母亲会那样反对,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否则怎么会不同意?稚疏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刚才坐的地方,有个人正在看那首诗。那人穿着紫色的长袍,看到这首诗,有些惊讶。然后提起笔在另外一张宣旨上写道:“人生只愿见明眸,夜凉我心彻思量,等闲不变最初心,只愿一生一双人。”最后书写三个字“你放心。”然后深深的望着稚疏的闺房,默默念道:稚疏,我愿你为我妻,一生一世一双人。

嫡女稚疏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18119/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