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地飞快,转眼2002年就要结束了。经过半年魔鬼式题海战拉练,浪里淘沙的效果基本显现。大致情况可分三类:一类是学习成绩优异者,现在更是一路领先,就像千股跌停下的一只奇葩股,异常红艳;另一类是处在胶着状态的中等生,他们有些基础,但需要以时间换得空间,基本保持原地踏步状态,不进步也不退步;最后一类是已泄气的差等生,因为基础差,跟不上整体复习进度,又没有耐心与恒心,主动放弃了高考这条改变命运的机会。
杨明辉12月月考成绩如下:语文:107,数学:24,英语:73,历史:61,政治:69,地理:64。统观这学期历次测试成绩,杨明辉属于第二类。其它的都还勉强,唯有数学杨明辉实在想不明白?这学期,他把一半的精力用在数学功课上,怎么一点起色都没有呢?从放弃文学梦决定考大学开始,杨明辉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是短板,一定要赶上来。这不止是战略问题,更是战术技巧。在高考以总分数录取的体制下,补短板远比扬长更见效快,这就好比处在末尾位置上的学生稍微努力一下,进步名次比前三甲的要大的多。但令人苦恼的是,杨明辉的行动就像真理一样正确,却见不到一点儿回报,至少在分数上是这样体现的。
要放弃吗?杨明辉几乎要动摇一直坚持的信念。更关键的是随着复习深度和频次的加快,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侧重学习法随着这学期的结束几乎无法实施了。杨明辉明白留给他不偏科的缓冲期只有这一个学期,下学期他必须各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这就像我国长期以来工业对农业的剪刀差,到一定时点,工业一定要反哺农业,否则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会严重失衡,甚至引起深层次矛盾。
正纠结着,韩瑞妮带着帽子和口罩走进来,落座后,杨明辉笑着问:“你跑哪去了?看把你冻的。”
韩瑞妮搓着手,瑟瑟抖着,指着眼部,说:“看到没,都结冰霜了。”
杨明辉看着她睫毛和眉毛上的一层霜白,笑着说:“你真酷,冷酷的酷。”
话还没说完,韩瑞妮冰凉的双手捂在了杨明辉热脸颊上。杨明辉赶忙推开,有些生气地道:“你干什么?”
韩瑞妮调皮地笑着:“不是说我冷酷吗?让你感觉一下我的温度。”
杨明辉忽然想到“冷酷”两个字,这不正是自己的内心表现吗?即将到来的元旦他无动于衷,甚至连小雪的生日都可以忘记,对小雪他几乎做到了和尚对荤食的禁忌。如是想着,心里又升起阵阵伤感,神色也暗淡下来。
韩瑞妮看着不再言语的杨明辉,小心翼翼地问:“后来怎么不见你和小雪联系,你们闹矛盾吗?”
杨明辉摇着头,翻开课本说:“赶紧学习,不废话了。”
“那你当我哥,好吗?”韩瑞妮用胳膊蹭了一下杨明辉。
杨明辉看着书,面无表情。
“你怎么不说话了,因为小雪吗?”韩瑞妮追问。
“你烦不烦?不想学习了,到一边去!”小雪是杨明辉心里的痛,忘掉她是因为他要和数学谈恋爱。现在他很庆幸生活在没有小雪的世界里,可以心平气和地努力学习,哪知韩瑞妮无端触痛了他。
韩瑞妮一听,怔怔地愣住,而后气呼呼地起身坐佳慧身旁。佳慧看到韩瑞妮一声不响地坐着,泪珠一颗一颗地滑落,以为是因为学习的事情,安慰了一会儿,又把她送过来。这时薛耀峰回来,看到韩瑞妮红红的眼眶,问:“美女,咋了?明辉欺负来,我替你出气!”
杨明辉看了一眼,转过头继续看书。
薛耀峰本是无心话,没想到被说中了,只好低声讪讪地说:“大家记住一点儿,有关小雪的话题千万不要提起,明辉好像和小雪分手了,宿舍里有关小雪的照片和礼物都不知所踪,真有些想不明白啊!”
过了好一会儿,杨明辉写了个纸条,给韩瑞妮递过去。
韩瑞妮见上面写着:“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嘴角泛着暖意,在下面写着:“没关系,你可是我哥呀。”
杨明辉看了一眼,不再言语,继续看着书。这时,突然停电了,教室乱哄哄的,韩瑞妮点亮蜡烛,薛耀峰和佳慧也转过身子,杨明辉索性把书扔一边,抓住难得的放松时刻,四人便围着蜡烛,议论着什么。桔黄色的灯光弥散开来,自成一统,与教室外的严寒和教室里的喧哗隔离出来,温暖且静谧。韩瑞妮很认真地叠着千纸鹤,说要送给杨明辉。
薛耀峰羡慕地啧啧发声,说:“咱比不得杨明辉,只有往出送贺卡的命。”
杨明辉赶快转移话题,说:“你要没那个胆量,我给你跑腿。”
说着,话题又转到薛耀峰和薛东红身上来,感叹害羞之余,薛耀峰也享受着那种语言上的幸福。杨明辉看着韩瑞妮红红的脸颊和专注的神情,忽然发现她也有那么几分可爱。韩瑞妮察觉到杨明辉的目光,抬头轻轻地笑着。杨明辉手伸出去,用笔敲了一下她的脑门儿,说:“不好好学习,小心哭鼻子。”
韩瑞妮努着嘴,把千纸鹤放杨明辉文具盒里,说:“我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里面折放了365只千纸鹤,要送给最心爱的男朋友。”
杨明辉边盯着韩瑞妮边扮着鬼脸,低声说:“送我行不行?”
韩瑞红着脸,神气地说:“容我考虑考虑。”
12月31日,周二。早上还在宿舍睡觉的杨明辉忽然听到一斋大喇叭什么大赛揭晓的声音。一头冲出去直奔二斋,原来是YL市第四届“学院杯”校园文学大奖赛征文揭晓。杨明辉不由心里一阵紧张,会不会有我呢?开始宣布获奖名单了,一等奖:高二(三)班弓心雨,心里不禁凉了一截,不会没戏了吧。正胡思乱想之际,又传来二等奖获得者高三(二)杨明辉。是不是听错了,再次确认后,杨明辉乐着奔下去,不巧,与老班碰头了。
“下领奖了?”老班微笑着问。
“嗯。”杨明辉停下脚步立着。
“那快上去吧!”老班声音和气,并没有责怪不满地意思。
杨明辉迅速穿过黑压压的人群,来到主席台前,见薛耀峰也站,点头微笑了一下算是祝贺与打招呼了。奖品是一个红色的荣誉证书和一支“金皇冠”钢笔。杨明辉在众人的簇拥和羡慕声中回到教室。但他心里却有那么一点点失落,他分明看到常副校长从怀里掏出一百元买下来弓心雨一等奖的铜牌。于杨明辉来说,那一百元远比那块铜牌实惠的多。
课间操后,杨明辉买了油饼与大家共同庆祝。下午放学,教室门口同学们三三两两进出,因为元旦放假,平日里紧张的气氛一下舒缓了不少。有几对鸳鸯明目张胆地刺痛着大家的神经,出入成双,动作亲昵,脸上洋溢着幸福。
杨明辉并没有吃饭的意思,认真地看着书,对教室里的景象不抬一下眼皮。过了一会儿,韩瑞妮脑袋实在胀的不行了,蹭了一下杨明辉意思该吃饭了。
杨明辉头也不抬,继续翻看着书。韩瑞妮有些不悦,站起来又坐下说:“走吧,我请你吃饭。”
杨明辉还是不为所动,慢悠悠地说:“你去吧,我这会儿不饿。”
要不是杨明辉对她有救命之恩,这会儿韩瑞妮早就“怒发冲冠”了。韩瑞妮没再吱声,静静坐下等了一会儿,看着杨明辉看完一节,她眨着眼睛说:“你听,我肚子在直叫唤,请我吃饭吧!”
杨明辉看了一眼韩瑞妮是笑非笑的表情,合上书,说:“小馋猫,想吃什么呢?”
“混沌吧,氮肥厂门口那家。”韩瑞妮高兴地说。
两碗混沌上来,杨明辉又要了两个肉夹饼。韩瑞妮喝着酸酸的汤汁,看着对面狼吞虎咽的杨明辉,笑着说:“你着什么急?不懂得一点儿浪漫?”
杨明辉又上了一碗混沌,听到韩瑞妮的言语,用餐纸擦了一下脸,说:“不够了再要,今天管饱。”
韩瑞妮怯怯地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精致的纸盒子,推到杨明辉跟前,说:“送你的新年礼物,希望你喜欢。”
“这是什么?”杨明辉拿过来欲拆开看。
韩瑞妮赶快按住,说:“急什么?晚上回去再看不迟。”
杨明辉不再坚持,把纸盒子揣怀里。
元旦节假后,4日、5日全市统考,6日正常上课。杨明辉趁韩瑞妮不注意,把那个盒子放她桌兜里。韩瑞妮正翻着习题册,忽然纸盒子掉出来。杨明辉赶忙说:“那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要,谢你的好意了。”
“没关系,也怪我,上次说的是玩笑话,让你当真了。”韩瑞妮嘴上说得轻松,心里早已乌云密布。
几天后的历史课上,横在杨明辉心头的困惑终于得到了解答:学习就是一个加速度的问题,加速度不同,学习的效率也不一样,就比如别人以每小时一百千米的速度行进,而你只是四十千米的速度,在同等单位时间内,两者的距离只会越拉越大,不会保持恒定距离不变。而后者要赶上前者,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有可能。
想不到,这么深奥的道理,历史老师竟用一个很浅显的例子给表述明白了,也让杨明辉找到了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于是他在《高考总复习数学金版》上又写下这么一段话:
记住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结局是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拖垮了苏联。这是最明智不过的战略手段了。也许事实会证明一切,历史的积累是不可忽视的,而其又是时间到来前的证明。把学习看作竞争,坚持到最后,最后的笑容最灿烂。时间不过紧的话,继续重心式学习,因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努力去拖垮高考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