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朱温归唐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朱温驻军的同州与王重荣河中军对垒,河中军兵多,朱温兵少,打过几仗朱温渐渐支持不住。朱温给黄巢上表十次,请求黄巢增兵。这些表章都没有递到黄巢手中,而是被孟楷扣留了。孟楷与朱温有矛盾,他那时正在大齐朝中做知右军使,总揽兵权。他不但不给朱温派援军,反而指责朱温拥兵自重,迁延不战。

    朱温接到报告,说是孟楷不肯发援军,不禁大怒,回到家中怒气不休。张氏见状问明情由,朱温便把大齐朝中,孟楷专权,不肯发兵救援的事向妻子说了。张氏听完沉思了一会,说道:“大齐朝廷困居长安,号令不出同、华两州,贡赋难求,粮饷无多,此败相也。将军不若归顺朝廷,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将来定不失封侯之位。”

    朱温其实也看出了黄巢将要失败。更何况朱温出来闯天下就是为了高官厚禄,没粮没饷没地盘,谁会跟你混?朱温又找来他的谋士谢瞳和中军大将胡真,与他们商量办法,其实就是想知道军中将领及士兵的想法。

    胡真是江陵人,原来是唐朝的一位县吏,身长七尺,孔武有力。自从参加起义军随义军渡过淮河,过浙江,攻许昌、洛阳屡立战功,在黄巢军中是一位名将。

    朱温请来两个人一谈,没想到这二人都与他的想法一样,同意归顺大唐。谢瞳对朱温说:“唐王朝承平日久,人不习战,因此黄巢才能以十万大军纵横千里,攻下两京。而黄巢窃登大宝之后,任用非人,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今将军勇冠三军,力战于外,而孟楷之流专务壅蔽,表章不能上达。而黄巢下为庸才所制,而又断事不明,这是败亡的征兆。而且人未尽厌大唐,现在唐兵从四面八方集中,漕运粮饷充足,要来收复两京,请将军急速决断。”

    朱温决定反叛大齐,归顺朝廷,他先命亲兵去捉住监军严实,然后召集众将,宣布他的决定。朱温手下将校都是他的死党,大家也看到同州被官军包围,再跟着黄巢干,不会有好下场,于是纷纷表示愿意归顺朝廷。

    朱温下令杀了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派谋士谢瞳带领几个人,去王重荣营中纳款请降。王重荣听说朱温要归顺朝廷,非常高兴。他与朱温多次交兵,知道朱温这个人很能打仗,手下也有不少将军都是勇将。王重荣一面撤去包围同州的军马,一面派人把情况报与前线总指挥王铎。王铎承制封朱温为同华节度使,指示王重荣在同州城下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命信使带领谢瞳到蜀中向僖宗上表报喜。

    在欢迎朱温归顺大唐的宴会上,朱温拜王重荣为母舅。朱温时年三十一岁,王重荣五十岁,朱温母亲姓王,朱温为能在*中寻找一位后台于是就认了王重荣为舅父。王重荣收了这位能征惯战的外甥,当然也很高兴。

    黄巢派往华州的守将李祥看到朱温降唐后受到重用,也准备归顺朝廷。但事情做得不机密,被队伍里的监军报告了黄巢。黄巢派他的弟弟黄思鄴带兵到华州,杀了李祥占据了华州。李祥的部下,以华阴镇将王遇为首,又起兵赶走了黄思鄴,华州也归降了王重荣,王铎承制拜王遇为华州刺史。

    谢瞳随同王铎和王重荣派出的特使来到成都,在行宫朝见了僖宗皇上。僖宗李儇听了朱温归降的详细奏报,大喜。他封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为朱全忠。李儇希望朱温全心全意忠于大唐,可没想到正是这位“朱全忠”弑君称帝,灭了他唐朝三百年的社稷。

    

后梁枭雄传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2421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