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突然静下来,静得只剩下老臣伊鄯气息不畅的呼吸声。
大家都在等着阿夏公主继续发话。
“今日朝议,是决定是战是降,”阿夏公主发话了,字如吐珠,声音不大但清晰入耳,“战,如何战?降,如何降?”
力主迎战的一位士卿慷慨道:“蛮齿国向来有勇无谋,这次王子战败,是疏忽大意,只要我们重振旗鼓,主动迎战,一定可以击败西铎的军队,替王子报仇!”
“能有此志气很好,”阿夏公主微微点头道,“如果把我国所有军队集结,能有多少兵力?”
那位士卿顾盼左右,答不上来。
令尹伊鄯道:“回公主,将所有军队调回,大概有四十万,但很多在驻守边关,还有保卫王城重镇,能出兵迎战的也就二十五万。”
阿夏公主看着那位士卿正色道:“西铎能以三万兵力全歼我十万军马,眼下又率领三十万之众在我边境摧城拔寨,所向披靡,而我军不到三十万,何况刚受重创,军心涣散,何以为战?”
那士卿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地道:“我夏莎国疆域广阔……子民众多……每人摊开手掌,都足以遮天蔽日,每人一口唾沫,也足以……淹死西铎那小贼!”
在场大臣听了不免哄笑,毕竟两国交战不是人多就能取胜的。
阿夏公主却粉面含威,毫无笑容,又问道:“如果议和又当如何?”
这时一位力主议和的伯爵道:“西铎率军来犯,其用意不过是以泄当年仇恨,只要我们向其示好,答应他的条件,我相信西铎会撤军的,毕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战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阿夏公主道:“如果西铎得了好处并不收兵,进而得寸进尺地攻打我国呢?”
那伯爵名叫桑政,是个世袭贵族,此时已汗流浃背,支吾道:“这个……如果西铎出尔反尔,就是失信天下……到时候……天下九族,都会群起而攻之……”
对于这种老朽昏聩之言,众臣又报之一阵哄笑。
一位臣子讥笑道:“好一个‘天下群起而攻之’,但我只看到四面遭敌,被人围攻的是我们夏莎国,而不是西铎。天下人都恨不能我们夏莎国与蛮齿国自相残杀而从中渔利,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谈什么群起而攻之?”
那些主张议和的贵族们纷纷反驳:“目前敌强我弱,如何迎战?如果再次战败,夏莎国就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力主迎战的士卿们回斥道:“你们这些贵族之所以不愿迎战,无非是害怕征用你们领地的兵力,耗费你们的财物,你们只想到自己的好处,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那些王公贵族们被点中了心思,急得象斗鸡似的驳斥叫骂,于是双方又争吵起来,整个大殿闹成一团。
阿夏公主冷冷地看着殿下争吵的群臣,表面上看来他们都是慷慨激昂、忧国忧民之态,其实都是各打自己的小算盘:
王公贵族力主议和,是怕举国迎战势必会消耗自己领地的人力物力。
那些力主迎战的大臣,大多是只有爵位没有封地的臣子,他们都希望在战争中立下战功而得到分封,成为新的贵族,或者让两国大战来消耗旧贵族们的实力,反正他们只需要高喊迎战的口号即可,至于大战的人力物力一般都是要各地领主提供。
伊鄯大声喝止了众人的争吵,大臣贵族们渐渐静下来。
“各位大臣都说得没错,要化解眼前的灾难,我们既要迎战,又要议和。”阿夏公主并没有生气,而是平和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大臣贵族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其中意思。
“不战不足以振国威、立军心!”阿夏公主继续道:“如果不战而降,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让天下人耻笑。”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阿夏公主又道:“但眼下形势,敌强我弱,西铎大军图谋已久,我军仓促应战,恐怕不是对手,所以我们要议和以示诚意。”
众臣再次纷纷点头,觉得公主所言极是。
“眼下就该讨论如何迎战,如何议和,不要再提什么要迎战还是议和的问题了。”阿夏公主一语道出了问题的关键。
众臣们冷汗迭出,无人再有异议。
阿夏公主道:“眼下局势,应该如何迎战?”
众臣左右相顾,无人应答,坐在下席的武将们也毫无头绪。
“把舆地图拿出来,大家商讨一下。”阿夏道。
内官取来牛皮纸地图,摊在案上。
一名武将指着地图分析道:“目前西铎的军队已经逼近西关,西关距离白狼关不足百里,白狼关距离夏阳城也不过一百五十里,一旦西关被击破,白狼关便岌岌可危,白狼关一破,西铎的军队就会直捣夏阳宫,那样我夏莎国就将全部在蛮奴的铁蹄之下。”
群臣神情大惊,这才真切地感到形势是何等危急。
阿夏公主点点头道:“依蒙将军的意见,应当如何?”
那将军名叫蒙荻,平时里都是征战在外,很少入宫,宫中的大臣也有很多人不认得他,而常年在深宫中不闻世事的阿夏公主,竟然准确地叫出他的姓氏,这不能不让蒙荻和众臣深感惊异佩服。
蒙荻道:“依属下意见,理应拒敌于边境之外,所以属下建议集结重兵于西关,与西铎军队决一死战。”
群臣纷纷应声赞同。
阿夏公主却道:“据我所知,西关地处荒野之地,左右无关隘为屏障,前后也无江河为天堑,单凭我军修建的城堡和壁垒,难以抵挡西铎的大军。”
蒙荻点头称是。
公主又道:“尽管西关距离白狼关不足百里,但这条路多是荒山野林,我军要给西关补充军队和粮草十分困难。而白狼关地处险峻,易守难攻,与其劳师远征去守原本守不住的西关,不如一开始就集结重兵于白狼关,以逸待劳等待西铎军队的到来,然后在沿途设下埋伏,专门攻打西铎军队的后续部队,切断他们的退路,你们看如何?”
群臣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没想到,足不出宫门的阿夏公主对军国大事天下局势了解得如此清楚,其运筹帷幄的能力让戎马半生的蒙荻将军都自惭形秽。
蒙荻将军佩服得五体投地,高兴地道:“公主高见啊,属下真是愚昧。”
阿夏公主问道:“各位大臣还有何不同意见?”
众人赞声一片,纷纷附议公主之策最好。
阿夏公主便传令道:“蒙荻将军听令,封你为护国大将军,领兵十万驻守白狼关。”
蒙荻信誓旦旦地道:“属下得令,必将誓死保住白狼关,保不住白狼关,末将就拿全家几十口人的人头见公主。”其慷慨激昂之气,让阿夏公主不禁眼中一热。
阿夏继续下令道:“伊鄯大人听令,请您十日内征兵十万,粮草万担,费用不足可向国库申领,以保证前线兵马粮草之需,老大人可有问题?”
伊鄯躬身道:“老臣得令,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负公主所托。”
阿夏点点头,又道:“桑政大人听令,封你为外事长老,负责与蛮齿国的议和事宜,凑集五十万两黄金,牛羊各十万头,选派使臣,出使蛮齿国议和。”
桑政公爵也俯身听命。
“这五十万两黄金,二十万头牛羊,应该从各位王公公卿领地征调,不可去盘剥百姓。”阿夏公主嘱咐道,“兵事一起,首先受苦便是百姓,不能再让他们受苦,你们这些王公贵族世代受封赏恩赐,是该为国家出力的时候了,各位公卿可有异议?”
以桑政为代表的公卿贵族大臣慌忙跪倒。桑政道:“我等必将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就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其他贵族也是附声一片。
阿夏公主最后起身离座,向大臣们盈盈行礼,道:“那就拜托各位大人了。”言罢眼圈微红,几欲落泪。众臣们无不心潮澎湃,悄然动容。
-
此前夏莎国,蓬乱如麻。经过阿夏公主的主政梳理,局势逐渐明朗,好事也接踵而来。各位大臣各司其职,竟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完成了使命。兵马、粮草和黄金、牛羊均已到位。夏胥国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的大将军慕青云亲自前来援助。不过奇怪的是,随行来的只有三千人马。但这也足以让夏莎国士气大振了。
其实夏胥国的援助,也是慕青云极力争取来的。
听闻夏莎国有难,慕青云就赶紧奏请国君摩那出兵。可摩那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一则忌惮蛮齿国的势力,二则也想隔岸观火。夏莎国早就有取代他成为九夏盟主之意,现在正好可以借野蛮人之手,削弱它的实力。
但作为名义上的九夏王,坐视不理也说不过去。既然慕青云力主要出兵,那就顺他的意,派他去救援。派一个大将军去援助,那可是十足的诚意,夏莎国也无话可说。
可摩那只给了慕青云三千人,而且还是步兵。而西铎的大军多达三十万。
这分明是让慕青云去送死啊。
但慕青云毫无怨言,哪怕只派他一人去,他也欣然而往。他只是想不明白,摩那为什么要这样对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