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村上的大溪水缓缓流淌着,水声潺潺!
夜有点深了,晁盖庄上庄客双手交戳抱于胸前,这样能使身体稍微暖和一点。
这庄客凭借着天上夜晚微弱的月光,眼神仔细,脚下快捷,路途熟悉的穿梭于东溪村上乡路村居之间。
片刻功夫,这庄客来到一所茅屋之前,这茅屋外面是一圈篱笆栅栏,里面用青石板铺成一条通往茅屋的小劲,这庄客用手推开了篱笆栅栏门,快速走进里面去,向着茅屋里面高声大喊了几句:“学究先生,我家主人有请!”。
这庄客喊完之后,就待在外面恭敬的等候了,过了一会儿,这茅屋里面出来一人,恰巧天空中一黑云挡住了微弱的月光,没有瞧清这出来之人的相貌,这庄客对着这出来之人轻声说了几句,这人点了点头!
紧接着这庄客在前,这出来之人在后,两人匆匆就往晁盖庄上行路而去!
晁盖庄上,晁盖正在跟刘唐闲聊着,就在这个时候,方才出去的庄客回来了。身后跟着进来一人,怎么样貌打扮,皮肤白净,眼睛有神,五官清秀,上戴一顶红色桶子齐眉帽,外面套了一件黑色披风,里面白净内衣,灰色长褂着身,步鞋羽扇,翩翩书生一个!
此人是谁,乃是村上私塾先生,姓吴名用,字学究!胸内藏甲兵,腹内藏韬略。人送外号“智多星”。
晁盖一眼瞧见此人进来,立马面色欢喜,对着吴用双手抱拳于胸,施了一礼说道:“学究先生来了,这么晚了相扰,心里着实歉意,实在乃有要事相商!”。
吴用入屋之后瞧见刘唐,心中稍惊,思虑道:“天异星!”。但是吴用脸色无常,瞧见刘唐之后,开口轻声问道:“这位是谁?”。
晁盖一听之后,就把刘唐姓甚名谁,祖籍营生,还有他此次来投奔晁盖所为何事,详细向着吴用娓娓道来!时间在烛台的烛光下慢慢流逝,一会儿之后,吴用听闻之后沉默片刻。
刘唐还有晁盖都眼巴巴的望着他,吴用闭眼心中沉思一会儿之后,轻声叹息一声说道:“朝廷腐败,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横征暴敛,这蔡京的贺辰之礼确实也是不义之财,但是只能智取,不能力敌,毕竟我们斗朝廷不过!”。
吴用说完之后,稍微踱了几步,然后又开口说道:“要想此事能成,还需要些人入伙,我倒认识几人可为我们所用!只是。”
吴用欲言又止,晁盖心中疑惑,开口相问道:“学究先生有何难言之隐?若需要银两我这库房里面有”。
吴用一听见此话,知道晁盖误会了。开口说道:“保正误会了,若需要银两,那这些人也不能为我们所用!”。
吴用瞧了一眼窗外天色,接着说道:“现在时辰晚了,明早启程,我去说服他们入伙做此大事情!”。
晁盖闻言之后,爽朗一笑,说道:“先生,你看我一时糊涂了。那就我们早些休息,明早还劳烦先生去说服这几位好汉入伙!”。
晁盖说完走出房门,唤来几个庄客,收拾了一下房内的几间客房,让吴用还有刘唐睡下,晁盖自己也是吹熄了蜡烛,劲自回房间睡去了。
次日清晨,日升鸡鸣,晁盖还有刘唐吴用也都早早起来洗漱,用过早饭之后。
晁盖走出房门,院内几个庄客正在勤练武艺,有几人则在打扫次日晚上被风刮进院内的落叶,庄外马厩内有一庄客正在喂养马屁,晁盖走过去,牵起一匹马,然后牵到庄外,此时吴用也走到外面来了,吴用脚踩马镫,动作娴熟的跨上了马。
晁盖对着吴用一拱手说道:“先生大事相托,早去早回!”。
吴用微笑答应一声,一手牵着马绳,嘴里轻喝一声,这马迈开四腿,向着村外道路绝尘而去!
济州梁山水泊旁边,一处村落,这村挨着一个小湖,这湖泊名叫石揭湖,所以这村也叫石揭村,这里的渔民世代打鱼为生。
吴用脚下马屁,小马慢慢跑到了村内入口处,下了马,手里拽着马绳慢慢走在这湖边村间,他熟悉的绕过几间民居,来到石揭湖边,走到紧挨在一起的民居前,他拴好马屁,推开栅栏门,走了进去,来到房前轻声唤了几句开口说道:“屋里有人没有,七郎可曾在家么?”。
屋内鸦雀无声,吴用等了一会之后,想再此开口叫唤,但是忽然之间就有人从里面
慢慢走出来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这老太认识吴用,他开口说道:“原来是先生啊!我那三个不争气的孩儿都去湖中打鱼去了,你去湖边稍等片刻他们就应该马上就要回来了!”。
吴用闻言微笑点头答应一声,然后他本来想去搀扶这老太,但是老太拒绝了。吴用也不勉强,缓步走出篱笆,然后他信步来到湖泊岸边,然后向着湖内远处眺望了一下,现在正值正下午,湖内小渔船很多,吴用仔细望去,瞧见熟悉的身影三条相距不远的渔船,然后开口大声叫道:“二郎,五郎,小七!”。
本来正在湖中央正在捕鱼的三人听见岸边喊声,然后其中一人对着周围人等说道:“你瞧,是学究先生来了,我们收网回去吧!”。
其他二人闻其言之后,就向着岸边眯起眼睛,在瞧见吴用寸步不离身的白色羽扇的时候,皆都爽朗大笑起来,然后其中一人对着身边两人说道:“走!我们快点回去吧!二弟,三弟!”。
然后三人,都收起本来撒在湖泊内的鱼网,三人收起的网中还有几条鲫鱼,草鱼等。他们收起渔网,赤脚踩在小渔船船头前,手里各自拿着一根竹竿子,然后撑船向着村落岸边快速驶来!
这石揭湖碧波荡漾,水质清澈,与不远处的梁山水泊一脉相承。
吴用望了一眼周围,矮山葱葱,茂密成林,湖泊远处一入口处正是八百里水泊入口处,岸边村落,七八岁孩童赤身成群在岸边玩耍,篱笆家畜所在之处,公鸡正在追着母鸡调情,一群小鸡儿半闭着眼睛躲在阴暗处,小脑袋卷缩着正在打着瞌睡,此情此景,让人如痴如醉!
吴用在岸边耐心等待着,他眼内湖泊内的渔船向着这边快速的驶来,越来越近,当他们驶到岸边的时候。从渔船上,跳将下来三个人,吴用入眼,这三人怎样打扮。
一人赤着上身,狮眼糙鼻,胸前一片黄毛于胸,两条手臂肌肉,如虬龙在内,翻江倒海,似有千斤力气,此人姓阮名小二,人送外号“立地太岁”。
第二人也打着赤膊,两条手臂如铁打铜浇,胸前胸肌鼓大,一只刺青豹子栩栩如生,是三人中的老二,人送外号“短命二郎”。
最后一人穿着一条白色麻布敞开褂子,玲珑双眼鼻梁挺,腮边长着长短不一的胡须,头戴一顶斗笠,此人是三兄弟中的老幺,姓阮名小七,人送外号“活阎罗”。
三人一下渔船,将小渔船内的鱼,装进了鱼笼中,三人陆续跳下渔船,穿好布鞋走上岸来,阮小七对着吴用说道:“先生,什么风把你吹来我们这了,我们有好些日子没有见面了!”。
吴用还没有回话,阮小二又接着说道:“先生好口福!上午刚刚宰了一条黄牛,你下午就来了,待会我让二弟上县城去打点酒来,晚上我们在这好好喝几杯!”。
吴用看他们如此爽快,心里也是高兴。
阮小五闻听阮小二这么说话,立马疾步跑向自家屋内,解开拴着的马屁,跳将上去,欢快的往县城方向跑去了!
阮小二和阮小七则和吴用一起边走边叙着旧,三人一起回到阮小七的家里,阮小二则去牛栏里,将刚杀的黄牛,用牛刀将牛分筋剃肉起来,阮小七让吴用从屋里面搬把椅子,对他说道:“学究先生小坐,我去附近山里挖些山笋野菜来,好晚上下酒之用!”。
吴用本想拦着他说不用,但是哪容吴用说话,阮小七早已经欢快地向着附近山坡处跑去了!
傍晚时分,太阳就将下山之际,阮小七从屋子里面搬出桌子,条凳。
吴用和阮氏三雄分别落座开来,桌上放着炒野菜,炒竹笋,还有一条红烧鱼,还有一些红烧熟牛肉!
本来吴用让阮氏三雄的老娘一起吃饭的,但是老太不肯一起吃,无奈,阮小二夹了些菜,让他一个人灶头边吃去了。
装酒的器皿是一些大碗,吴用是斯文人,喝酒向来用小杯子,但是来到这阮氏三雄这里无奈,他也就只有入乡随俗了!
就这样,四人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大口吃肉,一起大口喝酒。
夕阳西下,地上倒映出四人相互敬酒夹菜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