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关注我的私人公众号“懿律和义律”查看图文版文章,以便更加容易理解。
上一期我们说了吃的昆虫之类的小动物,这一次我们说说小时候吃过的植物和植物果实。
华北平原因为平原地形和其气候导致了植物物产没有南方那么丰富,所以没有那么多能吃的野果。这里所说的野味儿,其实大部分都是自己地里长的,但是因为没有在家里由父母安排着吃,就当是小孩子们的野味吧。
下面这个东西的名字太多了,地方差异非常大。总的来说可以称之为红薯、地瓜。这东西在我老家叫做山药,你要是在南方说买山药的话,买到的绝不是这个。
山药在我老家分为两种:白心山药和红心山药,名字的区别就体现出了内质的不同。下面这个是白心山药,淀粉含量高,通常可以用来做粉条。粉条在南方称为粉,比如最出名的酸辣粉,其实里面就是粉条。我们在北方用粉条炖肉,他们在南方煮熟了倒辣椒和醋一起吃。
白心山药里面非常干,非常好吃,但是有时候会干到能噎住人。
下面是红心山药。这也是大部分人称之为红薯的来由。看这色泽就带着个好吃的样子。当然红薯和白薯都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煮了吃,还可以烧着吃。这东西一般在我老家都长的很大,烧着吃的话需要烧很长时间,而我们在外面玩的都没有多大心情守着烧它,所以其实烧的倒是比较少。
如果我说山药还可以炒菜吃,你肯定不信,但是小时候我妈还真的炒过一次,非常好吃。
山药和红薯在广东称为番薯。而广东还有另外两个新品种介绍给各位知道(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我自己亲眼见过的,吃过的,否则各位不如百度了)。
下面这个称为紫薯,很好理解,看颜色就知道了。当年邓公南巡的时候,曾有广东地方官说请他喝早茶,他说你们广东人太小气了,我去了竟然只让我喝茶。广东所谓的早茶其实就是早餐,一般喝早茶会从八点喝到十一点,一边摆话一边吃;尤其是不用上班的老头、老太太们,这一顿吃了就连午饭也省了;我们年轻人要赶着上班,当然不能像他们这样悠闲了。早茶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各种包子,紫薯包就是其中一种。
下面这个非常像白心山药的东西叫做沙葛,这个好像都是生吃的。把皮揭掉就可以当水果吃了,有甜味,还很脆。
揭了皮的沙葛很像椰子的内涵。
下面这个是麦穗。小时候一般麦子快熟了时,大人就会揪下麦穗来在手心里搓,把麦粒搓出来,一吹,麦粒的壳就飞走了,剩下的麦粒就让我们吃了,很清香。搓麦穗跟最近被打的太极雷公所说的一门武功“雀不飞”很相似,你一挫,麦粒就在手里到处跑,你的手不停地转,麦粒却一直在手心里,所以这也是一门技术,谁搓谁知道。
偶尔一次,我们烧了一次麦穗再挫来吃,那香香的味道终生难忘。可惜现在离家太远,要不现在就可以烧来吃了,麦粒都要鼓起来了。下面是大片的麦田,这是麦穗的海洋。
下面这个是没长麦穗的时候,还是麦苗呢,像不像一列列的卫兵啊?
下面这个你猜是什么?
这是花生的叶子。花生在我老家称为长果儿,或许也可以写为常果儿。花生生吃我是不喜欢的,炒着吃也不怎么喜欢吃,煮了吃和烧了吃最好吃,但是要在刚收了之后才行。花生一旦晒干了,就没有那股香味儿和面味儿(面大体是南方人说的沙的味道)了。广东人会把花生做成各种味道,蒜蓉的味道是我最喜欢的。
玉米也是我们烧着吃的东西之一。玉米在我老家称为棒子,所以有人说高丽棒子的时候,当时我是不懂其意思的。记得有个古装电视剧里就说,来人是个山东棒子,可见棒子这个词是有些微的不屑。
其实,棒子大体相当于我老家说的二愣子的意思,用东北话说是“二”,据说来源于乾隆帝:乾隆帝的手下准备了洗手水,可是皇族的洗手水也是很好看很多手续的,朝觐的朝鲜国王竟然喝了起来,就被乾隆称为棒子了。用自己复杂的礼仪来嘲笑一个不懂当地风俗、礼仪外地人,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要是不这么自大,也不会被马噶尔尼嘲笑,后面也不会出来鸦片战争的惨败了。
美军不阅兵,但是美军的战斗力谁能小看?当然我们是郑智领导一切,叠被子是最高战斗力和服从意志的体现。
玉米除了棒子能吃,玉米秸也能吃,当然得是还在地里长的时候,要是晒干了再吃,那就是牛了。
玉米秸秆是微甜的,但是它的甜还达不到甜棒的程度,但是胜在免费。甜棒也称为甜秫秸,是一种类似高粱的东西,长的很高。甜秫秸要花钱买才能吃的到的。要是小孩子们知道了哪里的地里有甜秫秸的话,肯定是馋的睡不着觉的。
甜秫秸要是和甘蔗比起甜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甜秫秸胜在北方也有种的,除了买,偶尔可以偷两根吃。而甘蔗就是百分之百要买着吃了。
我见过的甘蔗大体就分上下两种颜色,小时候北方见到的甘蔗都是上面的黑色的。绿色的较软,但是甜度没有黑色的高。
说起来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还真不多,能烧着吃的到此为止了。下面说的都是不能烧的了。
下面这个是地黄,我们那里称为妈妈甩,不知道为什么起了这么个伤心的名字,今天可是母亲节啊!地黄的根我们并不吃,也不知道能吃,我们只是见到了花就揪下来吸一下花的尾部,那里有甜味儿。
下面这个是茅草的蕊,当然得是春天茅草还没长起来的时候拔出来吃,味道清甜。这个我老家称为杠子,这个杠子能吃,不是用来打人的。
茅草可以长很高,网上经常有句话说,谁谁谁多管闲事,现在坟头上的草一人多高了,茅草就能长这么高。大年三十下午上坟是我们那里的风俗,那火一着起来还真是壮观,这时候也没人管放火烧秸秆了,管这个的人也得给他祖先上坟呢。
等到秋天茅草枯萎了之后,我们还可以拿着铁锨刨茅根儿吃。茅根儿是真正的清甜。要是它能长像甘蔗那么大的话,哇,生活就幸福死了。
下面这个是鱼腥草,和茅根儿像,但味道决然不同。这个可以凉拌着吃,吃过一两次,觉得不怎么符合我的胃口。
下面这个是苘麻。苘麻的皮主要用来做麻纺织品,非常有力度。苘麻的花可以吃,果实也可以吃。果实我们那里称为馒头,它是一瓣一瓣的,像橘子一样,每一瓣里面有几颗籽,嫩的时候吃籽也是好吃的。老了之后,籽就变黑了,坚硬无比,不能吃了。这个苘麻,水边比较多。
下面这个是枸杞,枸杞大部分产在宁夏,我们那里只有坟头上有。这个的味道其实我不喜欢。
下面这个我们那里称为野葡萄,其实和葡萄完全是两个味道,我也不太喜欢这味道。这个东西学名是龙葵,还是长在坟头附近,偶尔就有一棵。
下面这个我们那里称为杜梨,像小指甲那么大,熟了变黑之后吃还是很好吃的。不熟的时候吃了,感觉嘴里像是堵满了东西一般的发涩。这个学名我不知道叫什么,也是在坟头上才有这种树。
下面这个是桑葚,果实在我们那里称为椹子。小时候也不挑吃,红色还酸的也忍不住想吃。村里只有两棵树,其中一棵长果子(这东西分公母)。长果子的这棵有一小枝伸出了院墙,小孩子们就趁着人家没人的时候用小砖头和土坷垃去投,投下来一个就赶紧吃了。
下面这个是榆钱。榆钱也可以当饭吃,这是当年劳动人民挨饿之后首选的野食,没有之一。
下面这个是我老家产的比较传统的茄子。茄子很明显是蔬菜了,怎么也放到这里来了?其实小时候我们是吃茄子就小葱的,咬一口茄子咬一口小葱,一个几乎没有味道,一个比较辣,两个在嘴里一中和,还挺好吃。
下面也是北方当时常见的茄子之一。
下面这个是广东的茄子。所以广东人完全不能理解茄子还能生吃的事实。
小时候吃的东西就说到这里了。后面会推出小时候玩的东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