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更一大章,顶之前的两章】
~~~~~~~~~~~~~~~
国际局势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国家利益为最终目的国际政治,使得国家之间前一刻可能还是敌人,下一刻就可能是朋友,反之亦是如此。相反,日本主动退出朝鲜,加上日本海军无力威胁俄国海军,这使得日俄之间的利益和安全冲突风险降至最低。日本借跟美国改善关系来威慑俄国,同时也借跟俄国改善关系反过来跟美国索要更大筹码,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使得日本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恢复经济和军事的环境。
日本利用美俄矛盾,从中两边讨好,一边恢复本国经济,一边挑唆清俄矛盾,以便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这些早在王辰浩意料当中,但他没有想到会改变的如此之快。他所知道的历史正在因为他的到来和他所做的事情所影响着,并不断的在变化着。甲午战争的结局虽然改写了,但也因此而引发了连锁效应。日本丧失海上力量,使得美国提前采取吞并夏威夷的行动。同样,日本撤出朝鲜半岛,没有力量再牵制俄国,使得俄国将精力都放在侵华上面。从某种意义上上讲,清帝国暂时摆脱了日本的军事威胁,但却又将面临更加强大的俄国的军事入侵。
“日本摆了我们一道,如今我们和俄国将要面临一场死磕,而日本却在享受美国给他们的经济援助,暗地里发展力量。这样一来,等我们和俄国人打得你死我活元气大伤之时,就是日本重新崛起之时。”
“大人对局势洞若观火,卑职佩服。不知大人对此有何高见?”
这些日子跟许景澄相处,王辰浩对他还是比较认同的。许景澄的思想不怎么守旧,或许是因为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受到近代文化的影响深刻所致。
“不能让日本人有机会发展实力,我得去美国一趟,给他们上点儿眼药水才行。”
许景澄笑道:“看起来大人已经胸有成竹了!”
王辰浩微微一笑,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我明天就离开圣彼得堡了,这里就交给你打理了,记住一点,我们对俄国人越是强硬,他们心里就越没底,英国人也会多帮忙的。初期人员不会很多,因此活动范围仅限于一级情报站。王辰浩给李国栋的资金将一部分用于打造情报站、购买设备和发放工资,其中工资待遇标准极高,最低级别的情报员也是北洋陆军少尉级待遇。另一部分用于情报人员的培训,实行军事化训练和管理,其中训练第一项以绝对忠诚为首要标准,对于叛变者将处以极刑和无休止的追杀。
训练科目分作四类,一类曰情报分析人员。情报分析人员顾名思义就是分析情报的人员,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负责整理外勤人员收集的情报,从中分析出有用的内容。一个情报专家,他必须聪敏,他无须是一个才智过人有创造性的大思想家。不一定非得具有与从不同的灵感、幻想和惊人的创造力,但对自己的业务应有专门知识,要有耐心、勤勉、坚忍不拔和细心谨慎的工作态度。弄清敌方的情况――这是情报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不能凭借灵感,也不依靠天才。它是在知识、经验和普通常识的基础上,从勤勉而耐心的工作中取得的,这里边没有神秘之处,只有对情报进行系统和耐心的研究。在情报工作中,是没有窍门和捷径的。
二类曰外勤人员,负责情报收集和传递,对敌人实行贿赂、收买、策反等活动,安插在敌方的间谍之类都属于外勤人员。外勤人员偶尔也会发生战斗,但大都是一到两个人的小团队战斗,而较大规模的战斗都交给战斗人员,并不是说战斗人员就一定比外勤人员战斗力强。
三类曰安保人员,负责情报站安全警戒,针对敌方侦察人员实施暗杀,以及针对己方叛徒实施门户清理,是情报机关的战斗人员,其训练要求单兵素质过硬,达到特种兵的水准甚至是特种兵里的特种兵,以一当十,以一敌百。
第四类比较特殊,属于情报机关里的潜伏人员,即碟中谍或者双重间谍。他们地位特殊,直属特级机密,有的为执行任务将潜伏数年甚至一辈子。这类情报人员多为潜伏着,在未接到指令前一直潜伏并充当敌人的角色,甚至为了获得敌方信任而出卖或者杀害己方人员。他们牺牲很大,有时候他们将背负叛徒或者卖国贼等恶名,受到己方人员的疯狂追杀。他们的任务最为神秘,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唤醒他们的()。而一旦唤醒他们就意味着敌我双方一决雌雄的时刻到了。
第一批情报人员包括李国栋在内,总计56人,有亲兵护卫,也有北洋陆军的军人。他们由王辰浩亲自选拔和训练。
“……一个情报人员必须具有无比忠诚的勇气,智慧、机警和忍耐,判断力和决心。他不仅要勇于冒险,也要足智多谋。他必须是一个博学的人,有丰富的史、地常识。他必须善于思考,也要善于表达,他应有哲学的气质,也要带点嘲世的思想。他应该有卓越的技术和敏锐的政治嗅觉,还应该小心谨慎。他在体质上不一定要大力无穷,也不必在运动方面特别出色,因为我们不需要让人关注,那样会暴露自己,给自己带来危险。……”
王辰浩滔滔不绝的讲着,由于时间问题,王辰浩只是反复的训话鼓励,鼓励训话,给他们当情报人员的自信心和勇气,给他们将来的前途指明方向。
由于情报系统初建,核心成员很少的情况下。王辰浩特别准许李国栋的情报机关里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也从社会上的广大人群中招募其他的人参加工作,但仅限于最外围的金钱交易,不建立核心联系。
在这些“业余”情报人员中,以新闻记者为最多。新闻工作者在搜集、鉴定和传递消息方面常常比职业情报工作者作的还要好。在情报与报纸的工作之间,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尤其在欧洲,新闻媒体的情报来源往往都有政府官员连线在内。所以,在新闻记者、外交官员和情报工作人员之间有一种不可避免的亲近关系。就是外交人员和情报人员,虽然他们有取得特别消息的更为优越的条件,但他们仍经常出入报馆或通讯社以取得“内幕新闻”。在传递消息的速度上,报纸也时常压倒政府的情报机关。除了新闻记者之外,情报工作的助手还包括工商界人士、学术研究工作者、勘探者、旅行家和工程师等人。他们虽然不属于某情报机构,但他们时常为情报机关供给情报。
王辰浩拨给李国栋五十万英镑作为欧洲情报站筹建的经费,并让李国栋留在欧洲直至情报站正常运转再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