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俄国正式批复的电文发至俄国驻天津领事馆,俄国政府同意了驻华公使库曼同王辰浩的谈判条件。
清帝国全权对俄事务大臣王辰浩同俄国全权谈判公使库曼签署了清俄《天津停战协定》。由于双方之前的闭门会议已经达成了妥协,因此出日的谈判只是走个形式,直接缔结停战协定。
不诠是王辰浩还是库曼,双方都是各怀鬼胎,各有各的目的,这从双方签署的只是停战协定而不是真正的和平条约就可以看出。停战协定只是规定了清俄双方结束战争状态,双方恢复至冲突前的状态,规定在协定五年内不可以再有军事冲突。从广义上讲,这只是一个缓冲1
表明俄国不愿意承认失败,眼前的让步只是暂时。不甘心失败的俄国将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储备军事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再向清帝国找回场子。
同样,王辰浩也明白俄国人只是暂时性的选择让步,以俄国的军事实力,和对清帝国的蔑视,他们肯定不会甘心吃亏。加上〖日〗本从朝鲜主动撤出,缓和了俄日矛盾,俄国将矛头转向清帝国,反过来使得清俄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王辰浩那个年代的日俄战争已经不可能再爆发,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清俄全面战争。
按照协定,俄国将归还《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瑷珲条约》两个条约中被俄国强行占领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俄国借口进行善后处理,需要时间。而这些领土上的俄**事设施也需要进行搬迁和赎买谈判,因此俄国人趁机故意拖延,而负责接收这些土地的清帝国地方官员依然是懦弱无能,使得这协定规定的归还这些土地一项成为一纸空文。
俄国人耍手段,王辰浩也同样没有诚心给俄国人那笔赎地款。王辰浩借口俄国人在归还领土上面拖拖拉拉的,因此四万多俄国战俘也被暂停归还给俄国。由于这些战俘吃喝拉撤睡都需要银子,因此王辰浩索性将他们当成免费劳力,发配到黑龙江、乌苏里江修筑江防工事。这四万俄国战俘的劳动效率抵得上十万青壮民工,而且不需要劳工费,实在划算的很。
俄国方面据此抗议,但王辰浩回答他们的是什么时候把土地归还,什么时候再遣返战俘。战争打赢了,怎么都好说,国民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清俄战争结束了,论功行赏立即被提上子日程。
王辰浩为国朝做出的巨矢贡献有目共睹,尽管光绪帝一百二十个不乐意,但为了堵住四万万国民的悠悠之口,朝廷也不得不对王辰浩进行重赏。
25日,清廷发布上谕,犒赏有功的文武官员,王辰浩位居榜首第一位。朝廷加封王辰浩为一等忠勇伯爵,并赏赐三眼花翎。其中,忠勇伯是光绪想了很多名字后才敲定的,为的就是给王辰浩扣上一个忠勇的大帽子,以此来约束他。而三眼花翎则是慈禧太后的赏赐,地位等同于李鸿章,因为国朝上下除了李鸿章之外,王辰浩是几十年来的第一个被赏赐三眼花翎的人。当然,像御马、黄马褂、黄蒲团、御用靴子、
莽戴,以及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不计其数,只不过比起三眼花翎来,全都逊色太多,而且王辰浩根本也不稀罕这些。
所有的赏赐都是个名儿,朝廷没有给王辰浩实质性的新官职,依然让王辰浩署理北洋练兵大臣,继续编练北洋陆军。
经过清俄战争的检验,北洋陆军八镇已经算是练成。朝廷本来给王辰浩两年时间练成北洋八镇,但因为对俄战争的关系,北洋八镇提前一年练成。按照当初的步骤,朝廷命令王辰浩两年内练成直隶八镇,六年内在各省练成剩下的二十八镇新军。如今直隶京畿已经完成八镇新军的编练工作,按理当继续编练剩下的二十八镇新军。然而,朝廷对王辰浩的忌惮,使得光绪为了牵制王辰浩的北洋八镇新军,责令各省督抚自行编练新军,不让王辰浩插手。
事实上,早在王辰浩练成北洋陆军第一镇之后,经过永平秋操演习过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就已经开始自行编练新式陆军了。
他们不希望让王辰浩插手他们地盘里的军务,因此他们自行组建了新军。
自沽俄战争爆发后,张之洞和刘坤一都有感于战事紧迫,因此加快了编练新军的步伐。”
李鸿藻说道:“可以赊账吗?让王辰浩交出太平洋舰队,朝廷有钱了就给他。亦或者分期付款,每年给他一定的补偿。”光绪想了想,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正要点头时,翁同sū突然说道:“他会同意吗?朝廷连北洋水师都养不起,再加上一个太平洋舰队,光维持着两支舰队的费用就十分庞大了,还哪里有钱给他。换成是你,你愿意吗?”
这话问的实在令李鸿藻无语,光绪一直在看着他,李鸿藻即便心中说不愿意,嘴上也不敢这么说,只能硬着头皮答道!”我当然愿意了!”
翁同sū冷笑一声,转向光绪,说道:“皇上您就直接让王辰浩交出舰队来,否则就治他拥有舰队于理不合之罪。”光绪一直在找机会收拾王辰浩,他的目的就是逼迫王辰浩做错事,最好犯不可饶恕之罪,那样他就可以收拾王辰浩了。
事实上,光绪的考虑也有几分道理。他现在逼着王辰浩反抗朝廷,就是想趁着王辰浩羽翼未丰还可以控制的时候将王辰浩铲除,以绝后患。否则等到王辰浩实力稳固,不可动摇之时那时再动他可就困难了。
光绪在这方面还是有些政治敏感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这么做也是个正确之法。
但李鸿藻并不知道光绪的心思,之时无奈的叹口气,暗讨光绪实在是欠缺考虑这样对待王辰浩,只能让人寒心。
就在他们君臣三人对话的时候,却不知道屏风后面一直有人再偷听。
不多时,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离开。
嗔和园,排云殿内。
当总管太监李莲英打开纸团看见上面的内容时,顿时大吃一惊。
“来人呢。手里握有北洋八镇新军,太平洋舰队,再加上他大兴洋务,手中资金雄厚,如果不加以制止,恐怕日后会成为朝廷心腹大患。此子一直成活在外洋,不服天朝教化,恐怕未必有曾国藩和李鸿章那样对朝廷老老实实的!”
慈禧赞同的点点头,道:“哀家岂能不知道这些?只是捉贼要拿赃,否则何以面对民众舆论?再说此时王辰浩正备受国朝上下一致称赞,这个时候怎能去动他?”荣寿笑道:“原来太后心中早就对王辰浩心存戒备,我还以为您被他收买了呢?”
慈禧白了荣寿一眼,笑道:“哀家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荣寿问道:“那太后你打算怎么办?”慈禧想了想,说道:“还是那句话,捉贼要拿桩!”
荣寿说道:“可是皇上那边?”
慈禧冷哼了一声,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皇上自以为有多大本事呢,就让他去碰碰这个王辰浩也好,哀家也想看看他们两个的能耐!”荣寿想了想,突然明白了慈禧的用意。于是笑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还是老佛爷您法力无边呢!”
慈禧淡淡的笑了笑,反问道:“荣寿不妨说说看?”
荣寿于是回答道:“此次皇上若是赢了,也是输了。国朝上下肯定会对皇上心生不满,老佛爷还得出面训政,主持大局。王辰浩输了的话,一支数千万两银子的舰队肯定会让他无比心疼。如果他忍气吞声还好,证明他对朝廷还是忠心的。太后也可以继续安心用他,李鸿章已老,王辰浩可以引为左右手。如果王辰浩闹腾起来,就证明他对朝廷心存不满,太后也好早作安排。”
慈禧笑道:“荣寿果然深得哀家真传,若是你是男儿身就好了!”
荣寿连忙欠身道:“太后过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