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总参谋部计划对日作战,考虑到美国跟日本的准军事同盟关系,还有英国跟日本私底下的暧昧关系,不能排除协约国干涉或者美军介入的可能性。然而,很多时候,帝国海军不得不承认,没有潜艇是不行的。
尽管帝国海军对于潜艇的发展不如当年那般的重视了,但是潜艇的研发工作并未停止。以霍兰、莱克、张贤斌、许峰等为代表的帝国潜艇工程师们,经过五年的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12年夏天完成唐级潜艇首艇梭鱼号130】的测试。
自中英战争后,中华帝国再无潜艇作战范例,东汉级潜艇在偷袭新加坡湾时表现出众,随后三年时间里,霍兰和莱克等人对东汉级潜艇进行升级,完成了先进的晋级潜艇。
但随后五年间,晋级潜艇一直没有战事,演习中虽然可以获得一些数据,但是根本无法检验晋级潜艇的真正战斗力,而且海军对晋级潜艇已经非常满意了,使得后续研发工作一下子失去了目标针对性。
唐级潜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五年时间的漫长研制工作才完成的。
关于唐级潜艇,霍兰和莱克的学生当中,最为优秀的张贤斌和许峰二人创造性的提出了唐级潜艇的研制方向。
原来,他们发现晋级潜艇似乎已经相当完美了,几乎找不到对手。就连海军的鱼鹰级驱猎舰在对晋级潜艇的反潜演习当中,想要击沉她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一次偶然机会,张贤斌和许峰演习归来,岸上海军潜艇部的官员们给他们举行庆祝仪式。一个潜艇基地职员扎了一堆气球,作为欢迎之用。但是这批送来的气球质量不怎么好,很多气球吹起来后很快就发现漏洞。
这个职员一直抱怨着,正好被张贤斌和许峰二人撞见。张贤斌和许峰二人很快得到启发,气球采购时是根本看不清针眼儿大小的漏洞的,但是一旦把它吹大,漏洞也就随之变大。同样,现在的晋级潜艇看不出什么弊端和弱点来,但是如果把她放大,很多存在隐患的不安全结构就会显露出来。
水下阻力部分大幅度降低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增加潜艇自身的推力了。
此时,中华帝国的动力系统正在大幅度进步,迪塞尔12式6缸4冲程柴油发动机4台,用于水面航行时的功率达到6200马力,水面航速达到21节,较晋级潜艇提升的幅度很小,只有0.23节。不过,水滴形潜艇本来就不适合水面高速航行,因为这种布局方式造成水面航行时,一直处于埋首状态,因此速度肯定大打折扣。
她的优势在水下。唐级潜艇采用特斯拉k型大功率电机4台,并联输出4300马力,水下航速达到21节,首次突破20节大关,并首次令潜艇的水下航速超过水面航速。同时,北洋科技电气研发室的科学家们在去年王辰浩视察期间,受到王辰浩的启发,开始研发21世纪才发现的最具蓄电能力的强大的镍镉蓄电池,并即使赶上唐级潜艇测试,于是从唐级潜艇开始,潜艇放弃效能低下的老式蓄电池,开始安装x1型镍镉蓄电池,使得唐级潜艇水下15节航速时续航时间达到28小时,足以摆脱任何水面驱猎舰的捕杀(前提是没惹毛了对方,如果对方执意耗下去,那也是危险的)。
唐级潜艇的水下航速能够突破20节大关,这得益于另一项技术,也是来自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指点。王辰浩建议潜艇的螺旋桨采用单轴七叶高弯角螺旋桨推进器,这样不但可以弥补取消双轴推进后带来的速度降低问题,而且反过来增加了航速。
武备方面,唐级潜艇取消了晋级潜艇的两具艉鱼雷发射管,为了不降低攻击力,搭载了六具艏鱼雷发射管,安装在水滴艇艏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呈正六边形布局,这也成为中华帝国后续潜艇的主要标志之一。
吨位的提升,使得唐级潜艇可以搭载更多的鱼雷和燃油,其中21英寸红头鱼雷24枚,柴油400吨,具备独立远洋作战能力,也可以跟随舰队作战。
排水量提升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安装更加结实的钢甲,使得唐级潜艇的安全潜航深度达到150米,这个深度目前任何驱猎舰都无法实施反潜,使得唐级潜艇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
这样,到1913年时,中华帝国海军潜舰队将拥有11艘唐级潜艇、60艘晋级潜艇,49艘东汉级潜艇。
尽管唐级潜艇已经称霸水下世界,全球现役任何一款驱猎舰都无法将其击沉。但是国外的潜艇性能普遍不先进,中华帝国现役的驱猎舰足以升任反潜作战任务。
为此,海军部要求在现有帝国现役的两百多艘驱猎舰全部进行反潜改装,同样要求在1913年夏天完成。而正在批量建造当中的风仙级轻巡洋舰、鱼鹰级驱猎舰和暴雨级驱猎舰,以及暴风级战列驱逐舰也都被要求在1913年夏全部完工服役。
届时,中华帝国海军将拥有30艘风仙级轻巡洋舰,282艘具备反潜能力的驱猎舰。其中202艘飞鱼级和西北风级驱猎舰将负责本土和海外领地的海防巡逻和反潜任务,并且担任商船队护航。
30艘风仙级轻巡洋舰【cl-1~cl-30】、20艘暴风级战列驱逐舰【ddb-1~ddb-20】、50艘暴雨级驱猎舰【dd-233~dd-282】、30艘鱼鹰级驱猎舰【dd-203~dd-232】,将视情况编入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跟随舰队作战。
航空母舰方面,尽管海军部认为现役的航母无法击沉战列舰,但是航空炸弹和鱼雷对付日美两国海军的老式战列舰、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驱猎舰和潜艇,甚至运输船等,还是绰绰有余的。
为此,海军部要求增加航空母舰的数量。但是海军部又不认同航母的地位,因此没有批准设计新建航空母舰,而是要求将中英战争期间俘获的英国商船进行简单改装,既经济又实用。最终,被海军部批准改装的航空母舰达到20艘,都是简单的把烟囱放倒,安装支撑柱,在上部安装一块直通式飞行甲板,没有装甲防护,只有简单的小口径速射炮。
为此日本山本权兵卫内阁迅速召开扩大会议,商讨一旦中华帝国对日作战,那么日本将如何自保的问题。
作为外交原来,伊藤博文首先说道:“我认为是我们刺激了中华帝国!其实这是很显然的,我们一下子开工建造8艘搭载16英寸主炮的主力舰,显然会引起中华帝国的担忧。我建议马上停工,我们没有必要被美国拖下水,让中华帝国跟美国去竞赛去吧,他们节省下来的财力,最好投入经济建设当中,只有经济上达到中美的水平,我们才有资格跟他们竞赛。”
伊藤博文是反对日本海军扩张的,因为他十分清楚中华帝国的军事力量,已经不是日本可以抗衡的了。跟中华帝国竞赛敌对下去,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尤其夹在中美之间,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日本将来肯定要做出最艰难的抉择,不论是投靠美国,还是屈服于中国,都将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
支持伊藤博文的还有西园寺公望、桂太郎等人,他们都属于维和派,不主张跟中华帝国对抗。
然而,主政的是山本权兵卫等右翼军国主义分子,他们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从来不考虑经济是否能够承受,只考虑日本帝国的颜面。
而支持山本权兵卫的则有陆军部的两大亲王,一个是炽仁亲王,另一个是能久亲王,二人掌握着日本海陆军95%的力量。另外像大山岩、山县有朋、东乡平八郎等,都是支持联合美国,制衡中华帝国的。
尤其是东乡平八郎,他作为甲午战争期间的浪速号舰长,被中华帝国海军俘虏,在中国的监狱和劳工营中呆了大半年,受尽了侮辱和虐待,他发誓一定要报仇。
于是,东乡平八郎反驳道:“我们现在背着沉重的赔款,十几个不平等条约压在我们头上,中华帝国对我们的经济侵略不亚于战争对我们的损害,他们的工业产品大量在我们国内倾销,不正当竞争,迫使我们国内很多公司工厂倒闭。而我们呢?中华帝国难道愿意看到他的紧邻成为美国的马前卒吗?难道愿意看到邻国变得强大吗?显然不可能的。中华帝国不会让我们发展壮大的,一旦他感到了威胁,那么就会第一时间把我们消灭在萌芽当中。现在,总总迹象表明,我们已经惹毛了中华帝国,他们正在准备对我们动手。”
能久亲王说道:“伊藤君说得在理,如果你这番话在我们通过扩军法之前讲出来,或许我们也不会刺激中华帝国了。”
马后炮!
众人顿时翻翻白眼,暗讨能久亲王实在太会装好人了。
能久亲王浑然不在意众人的白眼,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已经刺激了中华帝国,想要挽回估计是不可能了。所以我们不要再谈论对与错了,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中华帝国可能对我们采取的战争行动。”
桂太郎反驳道:“怎么就不能挽回?我们只要停建八艘主力舰,那么就不会再威胁到中华帝国,他们肯定会放过我们的!”
山本权兵卫冷哼一声,道:“你这才是天真呢!中华帝国要我们的天皇降级为国王,他们要我们并入大中华联邦,成为他们藩属国,他们要在东京驻军,他们要我们解散海陆军,只保留自卫性质的国民警卫队,他们继续向我们倾销商品,继续喂我们吃海洛因,你觉得你能活下去吗?”
桂太郎道:“怎么就不能活下去?中国有个名言‘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眼下中美矛盾濒临激化边缘,不比欧洲的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火药味轻。一旦中美开战,两国都是经济、军事和人口大国,必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战后不论谁输谁赢,都没有力气控制我们了,那么就是我们崛起的机会。”
炽仁亲王这时说道:“问题不在这里。我们就算停止建造战舰,也不能够阻止中华帝国海军对我们动手。原因很简单,中华帝国国会和军方之间关于军费的投入已经争执很久了。中华帝*队比起来,差距很大。你要知道,如果我们军事上战败,那么一切就都毁了。”
马歇尔回答道:“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军队,他们会用生命保卫自己的国家的。就算我们打不过中华帝国,至少也有自保能力。”
威尔逊被马歇尔说服了,于是道:“好吧!我同意了!但是最终还得看国会能否通过!”
随后,威尔逊和马歇尔分别联系了民主党主要成员,又跟共和党交换了意见,然后拿到国会上讨论。同时,伊藤博文也应邀出席了国会演讲,并当面回答国会议员们的质问。
不得不承认,伊藤博文的外交手段还是非常强的,他的答辩成功的说服了美国国会大部分议员,剩下的议员也在威尔逊和马歇尔的帮助下同意了。
公元1912年10月10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意在于日本结为同盟的《美日安保条约》,而这一天正好是中华帝国的国庆节,挑衅意味不言而喻。
美日结盟的消息迅速传开,世界第三军事同盟组织出现,全世界顿时为之哗然。
原本欧洲紧绷的神经这下子差点要崩溃了。不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希望美国能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偏偏最终让日本得手,这让他们非常不爽()。
然而,他们更加紧张的是,美日同盟显然不是针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明显针对的是中华帝国的。现在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在看中华帝国的态度,不知道中华帝国该如何应对。
原本,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希望拉中华帝国入伙。但是中华帝国严格声明不插手欧洲事务。同时,协约国中的英国和俄国都跟中华帝国爆发了旷世大战,仇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消除的。这样一来,协约国就害怕了。如果中华帝国一气之下加入同盟国的可能性非常大。同盟国跟中华帝国基本上没有多少矛盾,除了经济上的贸易逆差问题外,这点可以解决,因此同盟国非常高兴,积极跟中华帝国接触,希望中华帝国加入同盟国集团。
此时,日本外相林董正在伦敦访问,就日本希望加入协约国一事跟英国谈判。英国一直以来都把日本拒之门外,因为考虑到中华帝国的态度。如今日本跟美国结盟,英国自然希望收纳日本了。
然而,摆在英国面前的严峻问题是。美日之间只是安保条约,内容只是美日本土遭到侵略而联合作战。协约国要对付的是欧洲的同盟国,战争没法波及到日本和美国本土,所以美日安保条约并不能让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
反过来,如果协约国吸纳了日本,那么就是中华帝国的敌人了。势必逼着中华帝国加入同盟国一方,这可是要命的事情。协约国方面都知道中华帝国的军事力量有多么的强大,他们其实在中美之间更加看好中华帝国。因此就算不能拉拢中华帝国加入协约国,也至少不能把中华帝国推入同盟国阵营里。
英法俄经过紧急磋商之后,认为除非美国明确表态加入协约国阵营,否则不可以接纳日本。而美国确实不愿意加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任何一个,置身事外是美国的国策。跟日本结盟也是美国被逼的没办法,否则也不会的。
于是,协约国婉拒了日本的请求,但是协约国不想把话说死,而是表示愿意给予日本任何技术支持。这样一来,也算是安抚了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