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最大赢家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第470章最大赢家

  经过六年的世界大战,欧洲所有参战国家的经济尽皆崩溃,社会动荡不安。

  由于中华帝国的介入,这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远超历史上的一战,其战争消耗和战争破坏给欧洲造成重创,各国经济崩溃,货币大量贬值,人民生活在困苦当中。

  原本欧洲战前建立起来的黄金本位制在战争期间随着各国停止黄金和纸币的兑换,纸币贬值,造成金本位制崩溃。尤其为了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各国不得不把大部分黄金和白银储备运往中华帝国,造成战后欧洲的黄金和白银库存太少,加剧了金本位制的崩溃。

  光华十七年底,中华帝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华帝国拥有2.9万吨黄金和54万吨白银,造就北_京、天_津、上_海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金融中心,中华帝国的金本位制稳定,龙币成为全球唯一坚挺的货币,取代英镑和美元成为国际货币。

  战后的欧洲各国经济基本上都倒退十年以上,因此急需恢复经济。首当其冲的便是恢复金融货币稳定,抑制通货膨胀。为此,各国都使出浑身解数来进行经济和金融改革。

  在是否恢复金本位制问题上,英国的立场非常坚定,那就是恢复英帝国在战前的荣耀和体制。联合内阁首相大卫?劳合乔治联合英国十五家大银行,开始大规模回收纸币,抑制通货膨胀。为了解决金本位制所必须的黄金储备,英国一方面向中华帝国提出贷款请求,另一方面却是加紧了对英属殖民地的盘剥,尤其是对盛产黄金的南非殖民地进行掠夺式开采,对英属印度人民大肆搜刮钱财。

  尽管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被中华帝国夺取了很多,但是南非殖民地丰富的金矿和钻石矿将极大的缓解英国的经济压力,使得英国的金本位制体系能够慢慢恢复起来。但是对于欧洲大陆的其他各国来说,他们尽管有些海外殖民地,但是远远没有英国的大和富庶,欧洲大陆各国对于金本位制体系的恢复只能依靠外力帮助,而中华帝国控制着全球80%的黄金,他们只能向中华帝国求助。而这场物理学革命的先锋便是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为20世纪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大大推动了科学前进,特别是对研究接近光速的运动和原子物理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对于原子物理,王辰浩心中非常的紧张,因为他不敢肯定在他的领导下中华帝国会率先完成核子武器的研究,也不敢肯定改变了历史之后的美国是否还会第一个造出原子弹来,如果让美国率先造出原子弹来,那么中华帝国将面临被毁灭的灾难。

  因此,王辰浩不敢说中华帝国已经真正成为世界主宰了,至少在中华帝国的原子弹研究成功之前他不敢懈怠。

  当然,原子弹不是爱因斯坦一个人能够研制出来的。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重要的还有量子力学的出现,这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的发现解决了原子结构以及原子中的电子运动问题。它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辰浩深知量子力学在这一时期的应用是它和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好在这方面还算让王辰浩放心,因为数月前,北洋科技核子物理实验室的二十多位专家发明成功了回旋加速器,居里夫人第一个用中子轰击重元素铀,发现了铀的核裂变现象。从而证明了王辰浩在八年前跟核物理专家们讲的铀元素核可以裂变的事情。

  王辰浩明白他辛辛苦苦期盼的核子物理的大门已经敞开了,核子武器的研究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因此他决定成立核子物理研究基金。

  唐绍仪问道:“陛下打算拨付多少资金作为这个核子物理研究基金呢?”

  王辰浩想了想,此时美国恨透了中华帝国,为了保险起见,他不得不放弃以前下达的循序渐进的研究方案,于是说道:“先拨付五亿龙币作为基金!”

  唐绍仪大吃一惊,五亿龙币数额太过庞大,但好在帝国现在有的是钱,加之唐绍仪坚信既然王辰浩认为重要,那么肯定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情,因此提笔记录了下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在王辰浩看来,随着电力的增长,各生产部门逐渐改用电力,民用电器如洗衣机、吸尘器、电冰箱也逐渐普及起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无线电和电影事业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在世界大战前已经发明。中华帝国的科学家们又在短波和超短波的研究上取得成就,使无线电通信的有效距离不断扩大,为广播事业奠定了基础。战后,中华帝国的广播事业得到发展,从最开始的军舰上的广播电台,推广到中央政府进行正规的定时广播。最新发明的无线电收音机成为畅销的热门货,战后的中华帝国国民们非常有钱,可以购买这种奢侈品,使得中华帝国的收音机的销售额比战前增加了13倍,由6000万龙币增加到了1.72亿龙币。这一时期,电影技术提高很快。最初是无声电影,或是用留声机的唱片伴音,但效果不好。1917年,中华帝国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并在中华帝国各大城市迅速进行推广,被广大国民们所喜欢。

  同样,电力的发展使许多固定式的工作机器采用了电力驱动。但是,它不能适应移动式的机器的工作条件。因此,内燃机仍然是最主要的动力装置。1917年,内燃机的总功率大约占原动机总功率的四分之三。内燃机广泛应用于运输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汽车成倍增长,尤其是中华帝国的汽车工业和汽车销量指数倍增长。

  由于中华帝国政府实行国民购买汽车政府补贴的政策,帝国从此便开始进入了汽车时代。而在世界大战期间,中华帝国的汽车出口激增,国内国外都无法满足,这促使帝国的汽车工业跳跃式发展,全国陆续出现了3000多家汽车公司,其中大品牌就超过1000家,1917年的世界汽车年产量比1900年增长566倍,达2150万辆,而中华帝国就消费了90%,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当然,内燃机也广泛应用于海上和内河运输业。从1910年至1917年期间,中华帝国装备内燃发动机的船舶吨位增加了九倍。各造船厂所制造的内燃机船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当时所有的蒸汽机船。内燃机技术的改进使民用航空事业兴起。1917年,随着中华帝国对美战争结束,大型轰炸机生产厂商再次失去了军方订单,数以万计的轰炸机定点取消后,生产商将其转为民用。而尼龙和涤纶的出现,顿时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热捧,由此中华帝国的大批服装设计师借助人们对新不料的热爱而走红,中华帝国的服装出口不再以物美价廉著称,而是以品牌方式走入国际,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国际大品牌,利润翻了几番。

  同样,中华帝国继购买了美国人发明的塑料专利权后,在本土大规模的生产,各种塑料投入市场,遍布行行业业,它们在工业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华帝国的汽车、飞机和轮船大规模采用内燃机,也迫使中华帝国的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王辰浩知道中华帝国是个贫油国,而且开采难度非常大,为了将来国民经济发展之必需,王辰浩下令但凡中华帝国国内发现的石油资源一律标注封存,帝国的石油悉数从波斯湾进口。而波斯湾的科威特在中华帝国的控制之下,原油开采和运输极为便利,运回国后的成本也比本国自行开采要便宜的多,因此中华帝国就更没有必要开采本土的有限石油资源了。

  石油化工工业除了大规模生产军民使用的燃油之外,炼油的残渣中的沥青更是废物利用,被用来修建高速公路。

  除化工外,冶金、机械制造等方面原本就是中华帝国的强项,经过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化刺激,帝国的冶金和机械制造能力更上一层楼,并且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工业生产和管理体系。

  在农业方面,中华帝国连续十七年获得大丰收,年产量已经达到2.5亿吨。得益于杂交水稻、化肥工业和机械化管理等的支持,中华帝国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四个大型农业生产基地。虽然农业人口还在急剧减少,但是粮食产量不但满足国内消耗,更是很大一部分用于食品加工出口。中华帝国的食品工业在世界大战期间深受欧洲人喜欢,战后欧洲商人继续从中华帝国进口各种食品,东方人的饮食文化得到西方人的认可,并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文化。

  唐绍仪每跟王辰浩研究一个问题后,都在他的记录本上写下“同意”、“默许”、“待研究”或者“不赞成”等字样作为参考,这样待会儿等他参加会议时心里也就有底了()。

  可以说,尽管王辰浩已经将行政权力下放给内阁多年,但是他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或许这种影响力会一直持续到王辰浩过世,以后即位的历代皇帝的影响力才会逐渐减小。

  “陛下!”唐绍仪问道:“英法德意等国希望帝国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们的政府稳定国内金融。”

  王辰浩灵机一动,突然想起了历史上的一战过后,美国就是利用他赚取的巨额战争财富去帮助欧洲经济复兴。表面上是援助欧洲,实际上当时的美国人手里握住了欧洲的黄金命脉,等于放贷给欧洲各国,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同时,也为美国赚取了大量的金钱,并控制了欧洲的经济命脉。正因为美国变成了欧洲的债主,美国人便开始耍流氓,大肆进行经济建设,结果一不小心弄出了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结果欧洲也不可避免的被波及到,美国的危机实际上转嫁给了欧洲,并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王辰浩心想当年的美国就是此时的中华帝国,只不过区别是中华帝国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方式,经济危机不容易发生,但是借款给欧洲,当欧洲的债主,赚取巨额的高利贷回报还是只得一试的。

  想到这里,王辰浩说道:“欧洲各国肯定要抑制通货膨胀,整顿金融货币,想要收回市场上流通的超量货币,必须得靠帝国的巨额贷款才行。这是一次发财的机会,你通知财政部,可以贷款给欧洲各国,不过贷款数额要控制得当,要保证能够收回来,不要变成烂帐。”

  唐绍仪记下后,又问道:“陛下,战争已经结束,世界上短时间内没有可以威胁到帝国安全的国家了,军费和军备问题是不是应该缩减一下了。”

  王辰浩点头道:“没错!短时间内帝国非常安全,朕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

  唐绍仪领命,不再追问。

  !@#

唯我独裁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302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