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中苏博弈
东西方大国在土耳其的厮杀,整体上以中华帝国大胜协约国失败而告终,但是博弈期间,另外一支势力的悄然崛起令东西方世界都感觉到了威胁,这个势力便是红色苏联。尽管条约对中华帝国有利,但对于苏联来说,整体上得大于失,还是划算的。
就这样,中苏贸易协定签署了。苏联立即动用国库里仅存的黄金和白银储备,向中华帝国进口最急需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此时的苏联黄金储备不足300吨,白银不足8000吨,都是苏俄红军从沙俄贵族和资产阶级手里通过土匪式的打砸抢得来的,可以说是占满了沙俄资产阶级贵族们的血泪。
苏联将这些仅有的黄金和白银运往中华帝国,从中华帝国运回了大批的基础工业设备和从中华帝国请来大批的专家和工程师们帮助苏联人将设备组装起来,使其尽快投产。
中华帝国向苏联出口工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支持,这比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基本上就是漫天要价,但苏联却不敢坐地还钱,因为他们能够买到的设备只此一家。例如,一套300吨扎钢设备在中华帝国只需要44万龙币,国际上只需要52万龙币,但是苏联人去要花费520万金卢布(130万龙币)相对应的黄金和白银。中华帝国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机械工程师,在国内年薪不过8万龙币,出差去趟苏联回来后就有了30万龙币的个人存款,这还是刨除个人所得税的税后实际所得,因为苏联已经向中华帝国工商局代为缴纳了这人的个人所得税。
苏联的这点黄金和白银根本不足以采购到所需的全部设备和技术,为此,苏联不得不从中华帝国的银行商们手里借款。包括帝国银行、皇家银行、通商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中华帝国二十五家银行组成银行团,向苏联提供了20亿龙币的大借款,年息高达4.5厘,没钱的苏联也乖乖的接受了。为此,中华帝国的这些银行商们再次暴赚了一笔巨款。
可以说,苏联被中华帝国痛宰了一顿,悲催无比,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