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助捐办学
魏占山不让份地:“你还少划拉了。人家只能买三号地,你一下子整八九号地。北市场都让你占了。”
翟书田:“这么可让人见笑了。增长占地也不少呀。”
魏占山:“难道你不知,这有多少地,有多少钱,属于我的能有几个子?还不是为人家看家护院。论财,你的买卖也不少,论那啥,你正争当商会会长。只有你和郑会长才有一比。”
马龙潭对这两人不正事,很是不满意,于是拦话:“你俩见面就掐,来来,正事吧。”
郑庆义见到增长大掌柜,不免想起建油坊的事,于是问道:“大掌柜,早就听你的名号,今日得见,真是幸会。听增长力争南满铁道沿线第一大油坊。快开工了吧。”
魏占山:“还得一段时日。你的外栈大烟筒起来了,指定是新式榨油机吧。”
郑庆义:“原有几台老式的,出油太少。增长烟囱更高,一定是蒸气的了。”
魏占山似笑非笑的:“这个我就不大明白了,都知道,三个掌柜我主外。榨油机的事不懂也没进里看过。不过快开榨了是真的。”
翟书田早就听过郑老寒的事,只是无缘相见,今见到,就想和他结交。可又无话可,于是问道:“郑会长,打听个人认识吗?”
郑庆义:“站内不认识的少,你问的是谁?”
翟书田嘿嘿笑一声:“日本人,叫佐滕。”
“佐滕好几个,你的是那个?”
“开精米所的那个。他那出大米,听啥机器磨的。”
郑庆义听是机器磨的,马上来了兴趣:“啥机器?能磨高粱米吗?”
“这我可不知道。他也不让我进去看,看机器的都是日本人。中国人的不用。嘿嘿,还给我一袋呢,真好吃。”
郑庆义对吃大米饭已经不感兴趣,因为有钱了,想吃啥都能买到。但仍然对高粱米磨白上很用心,听到日本人有机器磨米,又联想到磨高粱米的上来。于是又问道:“机器都不让看?”
翟书田:“可不是咋的。连看都不让看。”
郑庆义:“鬼子真鬼,我心想啊,要是咱的外栈用机器碾高粱米,那该有多好。”
郑庆义记住了佐滕这个人,心里想到若有机会认识认识这个日本人。
翟书田:“郑老寒你想的到好,可人家连看都不让看,还机器碾米呢。还是咱石碾子推吧。”
乔向斋笑道:“翟鬼,翟鬼,难道比不过鬼子?”
魏占山:“那他真的鬼不过,要不咋溜须鬼子呢。”
秘书李朝余端茶杯上来。每人面前摆上一个盖碗茶杯。放好后,李朝余站在一边。
众人一看,是准备开会了,就各自坐好。
马龙潭:“今就一个事。商量梨树县第十五学校舍增建一事。尹知事建市场时,我就让他预留盖学校的地。这几年来这儿的商民越来越多,校舍眼瞅就不够了,所以,今跟你们几个商议一下,看咋办好。”完看了李朝余一眼。
李朝余:“当年,督办捐助现大洋一万零五十三元,盖了洋式瓦房十七间做为校舍。”
马龙潭咳嗽一声:“现有学生一百五十余人,初三个年级都有,高一个年级。当初,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商民。一是不少孩子想上学没法收;二是眼瞅着学生要升级了。藏尔寿教育所长跟我过多次,这回他接替尹寿松任县知事,对此事更加关心。又找我商量解决。我考虑现在商民众多,以红万字会的名义发出倡议,号召商民捐资助学,你们以为如何?”
郑庆义听到尹寿松离开梨树县,十分关切地问:“尹知事调到那儿了?”
马龙潭:“走前来看过我。他去热河省任政务厅长。”
郑庆义:“这么有能力的人奉省咋会舍得放走?”
马龙潭:“你以为呢?现在鼻子猖獗得狠,多次想暗害他。让他进奉省执政,日本人能同意吗?”
郑庆义:“怪不得御厨走了,原来是对头没了。”
马龙潭:“御厨最不是个东西,可他还是没斗过尹寿松。要不是他强行开发腰站,恐怕不是调走,而是撤职了。好了,不唠他们了。你们看咋办好。”
翟书田:“这么大的事,二区也打八盘碾子搬来,他们是干啥吃的,让咱们红万字会出头。”
魏占山:“翟老弟,你这人就是欻尖卖快的,赶快当会长,你就了算了。”
翟书田:“这还得需要六哥帮忙。”
阚朝山:“我能帮上啥忙。不过有机会我提提。”
马龙潭:“这事儿主要是李广棫主持。这次让你们来,一是商量红万字会搬新舍的事,第二才是增建校舍。寒山是五站的会长,此事有他参与才好。再加上向斋,我看此事会成的。”
李广棫当时为四平街新市场商会会长。翟书田正鼓动人提名他接替李广棫。
郑庆义:“得动员中国街商号拿钱,商民都有孩子,会支持的。校方他们那儿是不是有个预算。到时候的时候需筹多少钱?”
李朝余把身边文件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迭纸展开后:“诸位掌柜时间宝贵,我就挑主要的。校方根据中国街商民现有孩子的情况,拟增初一个年级,高一个年级,新增六个班,需增建洋式瓦房十二间。另外,还需制办有关教学用具,桌椅板凳等,统供需要一万余元。”
马龙潭:“数额不算大,都少拿点这事就成了。”
郑庆义:“学校建在中国街,我不好参言。不过,我大力支持。我个人出资五百元。到时候的时候,如其不足,我可以补齐。”
乔向斋:“我看这事五站那儿不好发动,若是救个灾啥的还行。不过,我个人也出资五百元。”
马龙潭:“出五百元算是发起人,我那摸一下,象路局、捐税局长等能有十多人,筹五六千没问题。”
翟书田:“中国街商号少也有六七十,各出一百。”
魏占山:“既然来开会,咋也得弄个发起人。”
阚朝山:“你们定,我跟着就行!”
马龙潭:“好!就这么定了。朝余写个倡议书帖出去。”
郑庆义:“玉珍,你们中国街商会应该发动一下。你跟李广棫。都你要争当会长。就得多出头才行。”
翟书田:“这还用吗?我是当仁不让。”
马龙潭:“好!此事就这么定了。乔迁新址的事我看这样办。其实,还有几个副会长。但他们都是道院长老、住持。待迁新址他们才到任。”
郑庆义:“是不是住持、长老他们还要搞啥仪式啊。那我就不参加了。不过,马会长,乔迁新址是不是需要费用,这也是一笔不的支出。这样吧,大会我不参加,钱我还是得出的。我拿一千,各位掌柜可别学我啊,多少出点就行。”完看了看乔向斋。
乔向斋明白郑庆义的意思:“郑会长这么,我就出五百。”
马龙潭:“好好,郑会长、乔会长好爽快。参不参加,自个儿定。反正那一定会挺热闹。”
魏占山:“寒山的对,我也出五百。”
翟书田和阚朝山也都出同意拿五百。
翟书田起高调又开始埋汰魏占山:“你这大掌柜当的,我听你在取引所信托交易可是赚了不少。好多老客以增长的名义买空卖空,你抽的空也不少啊。”
魏占山涨红了脸:“这我可跟郑老寒比不起。郑会长那才是大手笔,一出手就几千火车。我到大厅里人们都郑老寒整的活。我咋整也是打闹。”
郑庆义:“马会长,会开完了吗?”
马龙潭:“就这两件事,你们都很支持,我很高兴。钱的事,能出多少尽自个儿能力,不要求统一。会就开到这儿,随意唠吧。喝点茶水。”
郑庆义这才问道:“魏掌柜,你也去取引所信托交易啊。我现在让年青的过去操作,所以,不知大掌柜也去那儿交易了。”
翟书田见郑庆义发话了,又开始挑火:“郑老寒,你得心点。以前你是没遇到对手。这回中国街也有大炮的了。大掌柜你是不是?”
乔向斋:“都是朋友,鬼就别挑了。有能耐你跟郑老寒比试比试?”
翟书田吐吐舌头,做了鬼脸:“这我可不敢。大掌柜打闹,都赶上郑老寒了。我还敢造量。”
郑庆义:“都熟头巴脑的,争啥。不过相互挤兑,不互通消息还是有的。谁判断对了谁就能赚钱。大掌柜,你是不是?”
魏占山见郑庆义不象翟书田似的挤兑自己,对郑庆义有了好感:“郑会长的对。我不过是看家护院的伙计。偷空赚点钱而已。”
散会后,郑庆义想起自己要回家建学校的事。于是他对马龙潭:“马会长,您的字写的好,我冒昧的求副字。”
马龙潭:“不就是几个字吗,求啥。你有关啥内容的。”
郑庆义:“是这样。我正为家乡筹建个学,您给题个匾额。”
马龙潭赞许的点点头,随后来到书房,铺开宣纸:“买卖人回乡办学,功德无量,应该大加赞扬。”
郑庆义:“没啥值得炫耀的,我也是向前辈学习。”
马龙潭拿起笔,一挥而就,写下四个大字:“育才兴学”
郑庆义如获至宝,连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