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但使龙城飞将在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一日,在杭州的笕桥机场上,柳随吾已经快急疯了。西北边防军航空队刚从美国寇蒂斯公司购买的NWHawk75(西北鹰75)驱逐机(即战斗机)的最后一批正在这里的中央飞机制造厂进行组装和最后的调试。

    今年刚刚满三十岁的柳随吾陆军上校是黄埔二期生里面少有的后来学习飞行的人,他至今仍然记得报考黄埔军校的那天差点儿被拒绝的情景。

    考官是有四五个,主任考官就是刘越石,那时候他是高级教授,那天严重教官也在。柳随吾是湖南人,本来南方人个子就小,当年柳随吾又不到十八岁,还没发育完全,自己从家里偷跑出来的,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瘦的没人形了。

    严重教官就劝他:“孩子,我们军校这里步科要拼刺刀,炮科要扛*,工兵科更要干体力活儿,你个子太小都不适合的,你先回去,等你成年了再来好吗?”

    柳随吾个性本来就倔强:“教官我不能同意你的说法,拿破仑还没我高呢,他当初怎么就学了炮科?”

    刘越石眼睛一亮:“哟,你小子还知道拿破仑?”

    柳随吾是高小毕业,书还真读过不少,而且他也破罐破摔豁出去了:“我还知道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呢!打仗又不是比个子,要靠动脑子的,身体不好可以练,脑子不好就废了,一个好军官要像秀才一样博学,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你们就看个头体力,你们懂不懂怎么挑军官啊?”

    刘越石惊异地看着瘦小的柳随吾:“哟,小家伙蛮能讲的嘛,讲得很对,可是你觉得你博学有想象力吗?那我给你一个机会,你见过飞机吗?”

    柳随吾一挺胸脯:“报纸上见过,我在老家还去茶馆给别人读报挣钱呢。”

    刘越石说:“那就好办了,说说看,飞机在军队里该怎么用?”

    柳随吾瞪大了眼睛:“站得高看得远,飞机可以帮助军队看到远处的敌情。”

    刘越石点头鼓励说:“不错,就这些?”

    柳随吾:“如果发现了大股敌人,飞机可以架上机枪,哒哒哒哒哒哒,把敌人都扫光!再扔*,把敌人咣咣都炸光。飞机那么快,敌人不管是骑马还是坐船坐车都跑不了,而且敌人很难还手。一架飞机该能对付一百多号人。”

    刘越石对他的回答很满意:“你被录取了。先进炮科吧,你的数学用得到。不过我看你小子是干航空局的料,就是得补补身体。”

    天晓得是因为刘越石真的觉得柳随吾是飞行的料还是刘上将一直在筹划未来的航空队,反正柳随吾在黄埔军校期间,刘越石就叮嘱他将来要学习俄文和英文。后来,他就跟着刘教官东征,又北上,直到长安。一直是在做参谋业务,没有像其他同学下部队带兵,反而是不断地有培训和学习任务,到了长安以后,更干脆进了长安高级步校搞起俄文英文翻译来了。像他这样的还有几十个,都是从黄埔、河南国民二军教导团、长安选出来的,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专门学习了几年的俄语和英语。1930年柳随吾和其他储备人才一起,去苏俄学习航空,柳随吾和汤凌云等是学习飞行及指挥的,其他的人各有各的航空专业。

    一直到1932年,柳随吾才明白刘越石的用意,从那年起,西北边防军航空队开始组建了。

    刘越石对空中力量的理解和使用是超越时代的,随着柳随风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空中战役指挥官,他不得不惊叹于刘上将的眼界和格局。在1920年代,流行的是意大利人杜黑的空战理论:轰炸机万能,战斗机无用。杜黑认为轰炸机有着战略意义,可以独立完成一场战争。由于轰炸机有装甲,有自卫机枪,能飞的特别高,所以无需战斗机护航。

    这套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各国空军,比如日本海军航空队就深信杜黑,八一三抗战开始后,他们起初是没有用战斗机护航轰炸机的,这就给弱小的中国空军留下了机会,日军在最初的空战中损失惨重,也造就了中国空军最初的四大天王。

    而美国陆军航空队十分赞同日本人的意见,陈纳德就回忆当年美军对战斗机的蔑视让身为战斗机飞行员的他几乎崩溃。

    刘越石却对轰炸机万能论嗤之以鼻,他建立的西北边防军航空队只有战斗机!从1932年起,每年西北都会全区选拔战斗机飞行员,名额是150个,他们被送进苏联航校作为期四年的学习。每个飞行员必须有高中学历,身体强健,还要取得至少两名参政员的推荐信,因为飞行员必须是对祖国对家乡无限热爱的,品行优良的人员。

    柳随吾和汤凌云们对刘上将的选择坚信不疑,他们在苏联航校里系统学习四年后,到1934年毕业,作为苏军中尉,进入苏联防空军实习一年,然后去苏联空军指挥学习班学习参谋业务,直到1936年,才正式回国,柳随吾立刻被任命为陆军航空队长,投入了组建航空队的工作。

    刘越石上将对西北航空队有着明确的指示:在1936年组建一个战斗机大队,共装备100架战斗机;一个侦察中队共20架飞机。随后1937年再购进100架战斗机和20架侦察机。另外,1936年组建一个8架运输机的运输机中队。

    甚至战斗机的机型刘越石都指定好了:美国寇蒂斯公司的西北鹰75。寇蒂斯公司是美国著名的军用飞机设计生产公司。中央军的空军就是采用了他们的Hawk3(中央军翻译为霍克3,其实霍克就是鹰的意思)驱逐机,1935年5月,柳随吾和汤凌云作为西北航空队的代表,从苏军部队请假,随西北航空联合代表团去了美国。

    西北开发总公司是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他们协助代表团与寇蒂斯公司进行了试飞和谈判。

    柳随吾经历了西北鹰75引入的全过程,他这才发现,这款飞机其实是西北开发总公司提出了需求,由寇蒂斯公司定制开发的。

    还在柳随吾等在苏联学习的时候,神一般的刘越石上将就命令西北航空队通过西北开发总公司向寇蒂斯公司提出了开发西北鹰驱逐机的要求:全金属机身、单翼、封闭的机舱、可收放起落架、三挺.50勃朗宁航用机枪、两枚100磅*挂架(挂架设于两翼,可以挂30磅X10/50磅X6/100磅X2)。甚至体贴地告诉寇蒂斯公司到哪儿去找发动机: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14缸星状发动机:R-1830

    刚好寇蒂斯公司正在为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下一代战斗机投标而做原型设计,于是就一石二鸟了,美国陆航原定于1935年五月做竞标,寇蒂斯的设计于1934年11月完成,他们做了两架样机,一架应标美国陆航,另一架用于对西北航空队的展示。寇蒂斯公司预计在1935年6月为西北陆航作展示。

    结果是美国陆航的竞标由于只有寇蒂斯一家赶制出了样机,临时取消了,推迟到十一月份。西北陆航成了寇蒂斯新机的第一个买家。柳随吾和汤凌云有幸试驾了这架原型机,当时是用的900马力版本的发动机,时速达到了452公里/小时,在高速下这架飞机有着非同寻常的可操作,操纵杆非常轻盈,俯冲速度快,机身结实耐击打.柳随吾注意到飞机的座位下面和后面都有钢板防护,飞行员就像坐在浴缸里,很安全。他觉得这样的飞机就算被日本飞机装备的7.7口径机枪打中个几十发也没问题。

    柳随吾在苏联飞的最先进的驱逐机伊-16是波利卡波夫的著名作品,于1934年间问世,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可收放起落架单翼战斗机。该机主要借鉴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的竞速机“黄蜂”,此机采用下单翼,机身粗短,发动机功率强劲,其特点对伊-16的设计起了很大影响。伊-16采用钢管、木材为骨架,外覆蒙布并混合少量硬铝板作蒙皮,座椅后方有防弹钢板。相比之下,美国的全金属驱逐机沉重而结实。

    柳随吾与汤凌云都很清楚假想敌日本陆军航空队的飞机性能:

    1934年日本陆军制式九五式双翼战斗机,机长:7.2米(一型)/7.55米(二型)

    翼展:10.02米

    机高:3米

    翼面积:23平方米

    空重:1,360公斤

    最重:1,740公斤

    发动机:一部水冷式发动机(850匹马力)

    最快时速:400公里/小时(在3000米高空)

    航程:1,100公里

    升限:11,500米

    爬升率:1,000米/分钟

    翼载:75.7公斤/平方米

    武装:两支机头7.7毫米口径八九式机枪

    这种日本陆航的主力战机还停留在双翼时代,速度慢、火力弱、无装甲,根本不是西北鹰75的对手。

    根据情报,日本海军当时正在发展一种单翼战斗机,就是后来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九六式原型机的第一次试飞就在1935年2月,西北鹰75试飞前四个月,可是日本式的官僚却造成了该机投产很慢,直到八一三事变前,日本海军才匆忙为加贺号航母换装新机。而那时候,西北陆航已经是全部的西北鹰75了。

    对于西北陆航而言,1935年6月的西北鹰75试飞,是里程碑式的,中国找到了保卫自己的鹰。在对原型机基本认可后,西北陆航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要求:一中国飞行员个子小,需要对座椅做出调整,保证飞行员视线,这是空战中生死攸关的,谁先发现敌人,谁就活下去,反之必死;二机舱开个扇形后窗,便于飞行员观察背后。空战中敌人都会抢占背后位置发起致命一击,有了后窗,就有了预警逃生的机会;三机腹再设立一个*挂架,可以挂500磅*一枚,这样驱逐机可以作俯冲轰炸机用,对于必须重磅*破坏的目标,如桥梁、敌人重要指挥所等,可以用战机摧毁,弥补了西北陆航没有轰炸航空兵的缺陷。四起落架要加粗轮子加大,适应野战机场比较差的路面。寇蒂斯公司的总设计师柏林先生的团队也提出了厂家准备继续进行的修改,双方形成文字后,约好10月份再试飞改进后的原型机。

    1935年10月,西北陆航与寇蒂斯公司确认了最后的样机,随后展开了的商业谈判,柳随吾是真心对刘上将的奸商本色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被西北开发总公司在美国军政财界的隐藏能量彻底震动。

    首先是通过广泛的资讯,把握了最佳时机。

    寇蒂斯公司在美国陆航的新机型竞争中受挫,1935年8月美国陆航宣布Seversky公司中选。寇蒂斯公司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各种关系,最后甚至用抗议军方作弊的方式,废了这个标,军方很不高兴地把下次竞标日期推迟到1936年4月。但是美国陆航高层对寇蒂斯公司强行废标的行为很恼火,最终1936年4月还是坚持Seversky公司中选并下了77架的订单。当然了,美国陆航也是一时冲动,事后又悔不当初,因为欧洲局势十分动荡,美国陆航急于得到新战机,而赌气选择的Seversky公司是家新公司,生产能力可疑。所以在1936年6月,又给寇蒂斯公司一个机会,让寇蒂斯利用西北鹰75的研究成果,作三架试验机。寇蒂斯公司正忙于完成西北陆航的订单,试验机耽搁了一年,于1937年6月才交付,吸取了西北陆航使用经验的试验机得到了美国陆航的认可,而且破天荒地一次给了210架的订单,是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西北鹰75的美国陆航版就是P36A.这些都是后话。

    可是刘越石却像未卜先知一样,利用1935年8月寇蒂斯公司投标失败的时机,在1935年十月确认西北鹰75新演示机的机会,开始了和寇蒂斯的商务谈判。寇蒂斯公司正是青黄不接,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无论是价格、服务、技术先进性上,都给了最优惠条件。

    其次,刘越石上将对美国先进装备的研发了如指掌。以西北开发总公司为基地,西北边防军司令部在美国军政工商广布眼线。

    发动机是飞机的生命。他了解到寇蒂斯公司用于西北鹰75的发动机基本来自两个公司:寇蒂斯莱特发动机公司,拳头产品是R1820系列气旋发动机;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拳头产品是R1830系列双黄蜂发动机。而美国陆航由于气旋发动机不稳定,统一规定所有竞标方都用普惠公司的R1830。而R1830-13系列产品的研发进度在1936年初,是推出了900马力的产品,神通广大的西北边防军司令部参谋局军情四处搞到了普惠内部的产品研发路线图,得知950马力的发动机将于1936年中量产,而1050马力的发动机将于1936年底量产。对于西北鹰75而言,1050马力的发动机将可以让时速达到五百千米/小时,这意味着在真实历史的1940年七月传奇的零式战机出现在中国战场前,所有的日本战斗机都比西北鹰75慢了至少五十千米/小时。这种速度上的差距赋予了西北陆航飞行员们无与伦比的主动性,那就是任何时候我方不想打了,一推油门,就把日本飞机甩了。什么时候机会来了,我方一推油门,就追上敌人了。这就像关云长骑上了赤兔马,任你万马军中,我凭着速度,就可以斩颜良于马下。

    考虑到发动机的配套,交货期就有讲究了,太早了用的是低马力版的,实战效果不好。交货期晚了,西北陆航的训练和战斗力形成没保证。后来,谈判代表们决定折中一下,先交付两个中队48架战机,用950马力发动机。其它的都安排到1937年交付,每月交付48架,均用1050马力的新发动机。

    最后,刘越石上将对西北陆航的长期抗战做了周密安排:预估了每年可能的战损,为了保证至少一个战斗机大队的实力,每年至少要保证寇蒂斯公司提供100架西北鹰及关键配件。刘上将还千叮咛万嘱咐,寇蒂斯公司这款飞机很可能供不应求,而且他的后继机型会更紧俏,因为欧洲也不太平,我们在合同里,要严格规定西北鹰75从36年起四年内的交付架数和时间,而且现在就要未雨绸缪,委托寇蒂斯公司定制西北鹰的下一代。否则一旦枪弹飞舞,我们就买不到战斗机了。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在1936年4月,寇蒂斯投标美国陆航失败后的第三天,以对西北陆航最有利的条件签署了采购合同:西北陆航分四年,采购总数为400架的西北鹰75;第一二批西北鹰75甲型,用950马力发动机共48架从1936年10月、1937年11月分批出厂,1936年十二月起在杭州寇蒂斯与南京政府合资的中央飞机制造厂组装后交付西北陆航。

    1937年2月以后换成西北鹰75乙型,用1050马力发动机,2月-5月每月交付36-40架。

    以后换用一种更大马力的发动机,38/39年各交付100架西北鹰丙型。

    以下是西北鹰75乙型战斗机的数据

    Generalcharacteristics

     Crew:1

     长度Length:28ft6in(8.7m)

     翼展Wingspan:37ft4in(11.4m)

     机高Height:8ft5in(2.6m)

     翼面积Wingarea:235.94ft(21.92m)

     空重Emptyweight:4,567lb[31](2,076kg)

     负载后重Loadedweight:5,650lb(2,560kg)

     最大起飞重量Max.takeoffweight:6,010lb[31](2,732kg)

     发动机Powerplant:1×Pratt&WhitneyR-1830-17TwinWaspair-cooledradialpistonengine,1,050hp(783kW)

    Performance

     最高速度Maximumspeed:313mph(272knots,500km/h)at8,500ft,2,960m

     巡航速度Cruisespeed:270mph(235knots,432km/h)

     航程Range:625mi(543nmi,1,006km)at270mph(419km/h),860mi(748nmi,1,385km)at200mph

     高度Serviceceiling:32,700ft(9,967m)

     爬升速度Rateofclimb:3,400ft/min(17m/s)

     翼载荷Wingloading:23.9lb/ft(116.8kg/m)

     马力/质量Power/mass:0.186hp/lb(306w/kg)

    武器Armament

     机枪Guns:

    o 3挺勃朗宁12.7毫米航用机枪3×0.50in(12.7mm)M2Browningmachinegun[note2]

     *Bombs:somewerealsolaterfittedwithasinglehardpointundereachwingthatcouldcarryabombofupto100lb(45kg)oralightbombrackforthree50lb(23kg),five20lb(9kg)or30lb(14kg)bombs

    寇蒂斯如约生产交付,最后一批交付的40架战机,恰恰是五月份出厂,七月份到杭州中央飞机厂组装,正赶上七七事变,时局一天天紧张起来,关东军飞行集团像蝗虫一样入关,多次空袭二十九军。近处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就在上海,黄浦江上有日本舰队,刘越石上将屡次来电,提醒柳随吾小心日本海军航空兵突袭。

    柳随吾生怕出什么意外,带着来接机的飞行员们天天昼夜守在工厂,他们发现中央军的防空意识淡薄,手段也缺乏。整个飞机制造厂没有任何防空火器。柳随吾和大家商量了下,采取了组装好一个小队就立刻飞走的方法,四机编队往西北飞。今天已经八月一日了,只剩下最后一架飞机在组装中了。

    

抗战尖兵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3390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