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石原进入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按照日军惯例,陆大前五名毕业生就是应该在军部核心中的核心——参本作战部供职的。但石原莞尔是个另类,不能以常例衡量,他那也不知道是张狂还是变态的脾气几乎使所有稍微正常一点的人对他都敬而远之。甚至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石原君的周围除了流氓和黑社会之外,就没有正常人”。所以堂堂陆大次席毕业生,除了刚开始在教育总监部当过几个月的校稿员之外,居然没有进过任何陆军中央衙门,一直是边缘人。这次石原之所以能够进陆军中央,是因为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少将的大力举荐。永田铁山当时是统制派的头,首先是想把这个国民英雄拉过来,其次也看中了石原莞尔的“行动能力”。石原也正好还想大干一把,把他那个“最终战争论”付诸实现,现在给出的位置是陆军里面权力最大的作战课长,岂有不从之理?
日苯陆军里面敢于不从永田铁山的人很少。永田铁山是日军主流派别统制派的龙头老大,更要命的是,他是裕仁天皇在陆军中的代理人。永田铁山1884年1月14日生于长野县乡村医生家庭。并以陆军士官学校第一陆军大学第二(第一是梅津美治郎)毕业,是统制派龙头创始人。近代日苯的军国主义根源,深植于其赖以立国的天皇制度及其据以变法图强的明治宪法。“明治宪法”它是以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宪法规定,陆海军有权跨越内阁直接向天皇汇报。而天皇呢,有着统帅权。这是日苯军国主义的根源。因为内阁首相是民选的议会执政党或执政联盟推举的,而天皇是世袭的,这就等于民选政府控制不了军队。九一八事件时候的日苯首相,就对天皇抱怨说,他既没有参谋本部的报告,也没有外务省的报告,日军动向他靠报纸了解。
内阁控制不了陆海军,后来发展到陆海军反过来控制了内阁,原因是任何政党要组阁,就需要陆海军推荐陆相和海相,陆军根据这条规矩,对他们看不中的政党,就拒绝参与组阁。而且即使组阁成功,首相也要看陆军的脸色,因为陆军可以随时命令陆相辞职,从而逼着内阁总辞职。
绕来绕去,大家明白了日苯这个所谓的立宪君主制国家,实际上政府的兴废,被陆海军控制了。那么谁控制陆军呢?秘密就在这里,日苯陆军是谁?控制日苯陆军的,是参谋本部、陆军省、教育总监部,这三个机构分别负责军令、军部、军训。而在昭和年间控制这三个机构的嘛,实际上并不是这三个机构的最高长官,而是其中两个关键的课长,一个是陆军省军务局的军事课课长,另一个是参谋本部作战部作战课课长。也就是说,所谓的大日苯帝国,真的掌权人是两个不起眼的中层佐官。这是昭和年间日苯陆军独特的怪现象:下克上。
根据后世历史的研究,九一八事变时,日苯陆军主要被由中层参谋军官组成的一夕会所控制。所谓一夕会,是从20年代日苯驻瑞士武官永田铁山、驻苏联武官小畑敏四郎和巡回武官冈村宁次3人发起的所谓“巴登巴登集团”发展起来的,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在德国南部「巴登巴登」一家温泉旅馆中,参拜了西游欧洲的摄政太子裕仁(昭和天皇)后,秉承太子打倒山县有朋一系军阀的密旨。有士官十六期三杰之称的永田铁山(驻瑞士武官)、小畑敏四郎(驻俄武官)、冈村宁次(参谋本部员)三人相聚海外,畅谈达于深夜,巴登巴登聚会内容浅薄,但被日苯近代史所视甚高,3个参加者和他们拟就的11人名单,11人都成为后来日苯军界的重要人物。他们是日苯赖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昭和军阀的核心骨干。武官永田铁山;驻莫斯科武官小敏四郎;巡回武官冈村宁次;驻瑞士武官东条英机;驻柏*官梅津美治郎;驻伯尔尼武官山下奉文;驻哥本哈根武官中村小太郎;驻巴黎武官中岛今朝吾;驻科隆武官下村定;驻北京武官松井石根、矶谷廉介。巴登巴登聚会的1921年10月27日这天,被视为昭和军阀诞生的第一天。一个小细节是东条英机(石原莞尔称之为东条上等兵)尽管他后来出任日本战时首相,只因为在士官学校中比“三羽乌”低了一年级,在巴登巴登除了替永田铁山点烟和站在蒸汽浴室门口放哨,便无别的事可做。既不能列入“三羽乌”之内,更不能参加他们的讨论。
战后的日苯历史学界,并不是没有检讨过侵华战争的教训,他们深挖了日苯陆军的各种史料甚至八卦,得出了一个神奇的理论:九一八事变乃至后来的七七事变,是一帮子大佐们在大尉们的帮助下,顶住了大将们的压力,为大泥轰帝国开疆拓土,所以日苯陆军高层错误在于管教不严,日苯政府应该无罪释放,日苯天皇是被蒙蔽的受害者,日苯国民更是无辜被拖累,你们各国要怨,就怨命不好,遇到了陆军一帮子想升官的科级干部。
实际上,历史的真相是昭然若揭的。日苯陆军是一个早已国家化的军队组织,无论是入侵东北还是入侵华北乃至对中国的全面侵略,都是需要高素质军官团集体长年工作的结果。国与国的战争,其策划执行,必须倾国之力。而且,一夕会怎么可能吸引了那么多的日苯陆军中坚分子参与其中?或者咱们换个说法,为什么日苯陆军军官一参加一夕会就飞黄腾达成为日苯陆军核心团队成员?为什么大佐永田铁山能够在九一八前后实际控制庞大的日苯陆军?
答案并不难找,永田铁山是直接受命于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裕仁,组织了后来发展为一夕会的这个小团体。裕仁其实和很多问题青年有很多共同性:童年家庭不幸,成年婚姻不顺。裕仁的父亲大正天皇自幼多病,曾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40岁又患脑血栓,转为精神病。病情发作时,天皇常常在大庭广众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举止。如在观看军事演习时,他会突然跑下检阅台,打开士兵的背包乱翻一通。一次,当他出席国会开幕式的时候,心血来潮,一边傻笑,一边把讲演稿卷成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外国使节们乱照一气。政界元老感到不能再让他大出洋相,丢日苯人的面子,便于1921决定由太子裕仁摄政。晚年时,大正天皇已经处于精神错乱状态。可是,大正天皇实际上并非一个弱智昏君,正相反,他在位期间,曾经两度维护宪法,把军阀巨头赶下台。
大正时代开始时,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和军部推行的急剧增加军备与严重的财政困难的矛盾。经过日俄战争,日苯将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使军备的需求急速膨胀。1912年12月,西园寺公望内阁因陆军部要求扩军两个师团而集体辞职,由军阀巨头桂太郎接替。但桂太朗的上台,引起了普遍的抗议风潮,东京爆发第一次护宪运动。立宪国民党和立宪政友会提出“打倒阀族,维护宪政”的口号。这一运动的幕后支持者是企图从军阀、官僚手中夺取政权的产业资本家。1913年,反对党提出弹劾内阁案,迫使国会休会。愤怒的民众包围国会,袭击警察局、派出所,动荡波及大阪、神户等大城市,形势恶化。大正天皇出面干涉,表达了希望维持政局稳定的意愿,桂太郎内阁因此下台。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战胜保守势力,史称“大正政变”。
以第一次护宪运动为起点,要求政党政治的民主运动发展起来。1924年终于实现了政党议会,这个成果被称为“大正民主”。
后来元老派的大军阀山本权兵卫组阁后,提出更大规模的扩充海军预算案。人民再次掀起护宪运动,把山本内阁轰下台。
大正天皇一再得罪军阀,所以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其实很值得可疑,而在大正天皇最厌恶的军阀中,有一个叫山县有朋,山县有朋(YamagataAritomo,やまがたありとも、天保9年闰4月22日(1838年6月14日)—大正(1922年)11年2月1日)日苯明治、大正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两届首相,日苯近代陆军的奠基人,长州藩(今山口县)中间出身。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是明治天皇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左膀右臂。甲午战争时期的战争指导权,是牢牢地把握在首相伊藤博文手里的。伊藤博文虽然是个文官,但是作为明治维新的元老,他镇得住山县有朋这帮子骄兵悍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山县有朋任第一军司令,率军入侵朝鲜。连战连捷,成为日苯第一个跨越鸭绿江的统帅。第一军一路发展顺利,很快打下了旅顺,山县有朋瞬间膨胀,脑子发热,决心一路打到北京,这就犯了伊藤博文的忌讳,因为伊藤博文是一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他清醒地认识到日苯国力还弱,只能追求有限的战略目标,速战速胜。如果为了满足前线司令员个人成名的欲望,攻进北京灭亡清朝,就会牵动列强在华利益,而且引起中国人民的抵抗,导致日苯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
所以伊藤博文马上以天皇名义给在中国辽东前线的山县有朋发了电报,很关切地问候了他的身体,说您是国之瑰宝,立刻回来养病,把公务交给副手。山县有朋正在辽东激情澎湃,得辽望燕的,哪儿受得了这个,就给陛下回电,说俺身体杠杠的,您是不是搞错了?结果仁慈的陛下很快回电,说您有病不一定自己知道,自己知道的病那都不是病,反正朕说你有病你就有病,不信回来查查?
结果,山县有朋司令员乖乖回国找病去了。所以,日苯陆军这帮军阀不是没人能管,而是,天皇愿不愿意让文官去管他们。伊藤博文于1909年被朝鲜独立志士安重根暗杀后,山县有朋终于可以成为横跨军政两界的泰山北斗,可能是由于被明治天皇逼他养病刺激到了,他对明治天皇子孙的态度很差,他通过长州藩出身的军官团把持日苯陆军实权,飞扬跋扈到干涉裕仁天皇(当时的太子)选妃的事儿。裕仁天皇和大正天皇对山县有朋把持陆军,欺凌皇室的作为恨到骨子里。
1921年,大正天皇由于身体不好,把监国的权力交给了裕仁皇太子。裕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从山县有朋的长州藩帮派手里收回军权。于是,在这一年,他趁着访问欧洲的机会,召见了日苯驻瑞士武官永田铁山等少壮军官,那一年,太子20岁,永田铁山37岁。从此永田铁山确立了裕仁在陆军中的代理人的身份,他也以此为号召,团结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条英机、河本大作(炸死张作霖的主谋)、土肥原贤二、山下奉文、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一票以侵略为己任的战犯们,发扬日苯人团伙作案的优良传统,这个东京特快从济南惨案开向皇姑屯惨案,然后是九一八的北大营站,长城抗战的南天门站,卢沟桥站,淞沪站转船运到珍珠港,最后经硫磺岛、菲律宾、缅甸等地,返回东京湾密苏里号上了结。
九一八事件,正是一夕会彻底战胜长州藩,完成裕仁天皇陛下嘱托的关键节点。也正是由于当时日苯陆军的内斗,导致了张学良、常凯申、斯大林等一大票人对日苯战略企图的误判。
石原莞尔进入永田铁山视野来自于一次一夕会前身二叶会和无名会的一次聚会。当年有一个士官二十二期的铃木贞一,和永田非常接近,并且先后和土肥原、冈村、板垣在中国共过事。他受永田的示意,逐渐联络到二十期到二十五期同学二十三人,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也组成了一个称为「无名会」的小组织。第一次聚会,由陆大教官石原莞尔中佐报告「立体战争论」(空军作战);第二次聚会,热烈讨论「满州问题」,接近尾声时,才发现他们敬佩的学长永田铁山大佐,不知何时坐在会场一角静听。会后,永田邀他们去痛饮了一番。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方面,是刚统一的诸夏民国,发生了常凯申和黎德霖、冯基善的新军阀混战;一方面,是一年前炸死张宇廷的阴谋暴露,以永田铁山为首的那一群日军中坚干部,为了加强对中国的研究,和团结起来拥护他们的同志河本大作,于是就把二叶会和无名会合并在一起,改称「一夕会」,但形式上两会仍然各自存在
永田铁山力荐石原莞尔入日苯陆军中央部,其实是为日苯陆军未来布局。永田铁山才智过人,得到裕仁幕后全力支持,他有力地控制了日苯陆军乃至帝国的全局。他的思想通过统制派上下的一直努力成为了日苯军国主义的大方向,那就是来自一战独意志国总参谋部的总体战。可以说全日本唯一学到独意志国总体战精髓的惟有永田其他人像稻田正纯等人独意志国人毫不客气批评他们脑子过时陈旧。总结一下:
一、树立总动员体制:一九二六年,陆军省增设「整备局」,辖「动员」「统制」两课,永田担任动员课长;在内阁方面,则新设「设置国家总动员机关准备委员会」,由内阁法制局长官兼任委员长,各省推派委员及干事各一人,永田为代表陆军省的干事,实际主持该委员会业务,领导总动员体制的规划。他不仅要求重整军备,而且要求政治、教育、经济、社会一切都纳入总体战的范畴之内,树立国家总动员的体制;借此压倒标榜民主自由的政党政治,造成军国主义的国家。
二、国民精神的总动员:一九一九年,永田奉命担当思想问题的研究,由于他的建议与规划,陆续将年轻优秀的退役军官安置到文学校担任教官,实施学生军训;对社会青年则设置「青年训练所」;同时配合「在乡军人会」活动的加强,把忠君爱国思想、皇道神权意识,注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以团结国民精神、统一国民行动。宇垣一成曾经在日记上夸下海口说:「无论平时战时,举七千万同胞,在至尊统驭之下,奔驰赴命者,唯我普遍触及二十余万现役军人、三百余万在乡军人、五六十万中上级学生、千余万青少年之陆军,足以当之。」
三、武器装备现代化: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出现了飞机、潜水艇、战车、巨炮、轻机关枪,甚至连毒气也成了武器,使日本军人感觉到十年前日俄战争时代的枪炮,完全成了废物;日本如果不能及时实施武器革命,在世界上将无法生存。永田铁山于一九二四、二五两年中,以陆军省军事课中佐高级课员(相当副课长)的本职,担负预算配当、行政支持等审议协调的任务。他曾经秉持陆相宇垣一成的指示,研定裁减四个师团(将二十一个师减为十七个)的常备兵员,拿节省下来的人事费,发展飞机、战车、重炮等新武器,例如野战大炮的射程,就由五、六千公尺延伸到万公尺以上;同时,永田还主张保护国产汽车工业,促进重工业的发展,并且支持国防科技的研究;甚至有一个军医石井四郎,在哈尔滨设立以中国活人实验毒菌武器的秘密机关——「七三一部队」,也是永田大力支持的。
四、战略资源的需求:欧战中,独意志军在凡尔登战役发射炮弹二千万发,佛军在索姆战役发射三千四百万发;另一方面,米国因为对独意志作战而一时禁止向日本输出钢铁。那么日苯想要在下一次大战中有所作为,就要有足够的煤铁等资源;这些东西,偏偏小岛上没有,那就去诸夏国东北抢。
永田铁山大才,他不仅为日苯陆军而且为日苯帝国指明了方向,不过再好的蓝图,也得优秀的工程师去贯彻实行,九一八事变的操盘手石原莞尔能够看透隐藏在巨大数量优势背后诸夏国军政两界的无能腐朽,连带把握了英米露的绥靖麻木,顶着来自日苯陆军中央部的巨大压力,组织执行了一次精彩的突袭战,几乎是兵不血刃地为日苯帝国夺取了110万平方公里土地,3700万“子民”。这是惊天动地的伟业,要知道为了夺取东北,日苯发起了甲午战争、日露战争两场大战,可是尽管举国动员,艰苦备尝,却只能控制辽东半岛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苯想霸占辽东半岛,结果被露、独、佛三国干涉还辽,实在是国耻。日露战争日苯战亡8万8病死2万7被俘2000受伤14万,付出巨大代价,结果连赔款都没拿到一分钱。而石原莞尔操作的九一八事变,却是一本不是,是无本万利,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霸占全东北的辉煌。最让永田铁山另眼相看的是石原莞尔的坚定:九一八事变后的一个月,10月18日,参谋本部派出了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和作战课长今村均大佐来满洲劝阻关东军停止作战。石原和板垣心知肚明:他们是已经犯下了死罪的罪犯,但却不是宪兵来逮捕他们,而是陆军中央的核心人物来哀求他们,这说明什么?说明陆军中央其实同意或者默认了他们的做法。所以,对今井均大佐根本就没有好脸色。板垣说:“箭已经发出去了,现在没有任何办法。”石原莞尔则更不给面子:“中央要是胆小的话,关东军就是全体放弃日本国籍,改编为满洲合众国国军,也要拿下全满洲”,把今井均们吓得哑口无言。
永田铁山需要的就是这种人,他虽然有着把控全局的能力和天皇裕仁的有力支持,但还是需要石原莞尔的杰出军事才能来贯彻国家战略,以裕仁与永田的特殊关系来看,未来永田铁山将会是陆相、首相的候选人,而石原莞尔毫无疑问是负责作战的参谋次长(总长是皇室),这一黄金组合,将是日苯军政界走向五十年代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