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诚诚酒庄
这会儿,马车上只有韩多和路路了,路路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事。
“对了!你是说今儿雪洁回来了,你怎么没想着把她顺路带过来,也好让她回家啊!你看,她娘不在这,她一个姑娘家能敢住吗?就算是她敢住,也不能让她一人住哇!”
“也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啊!明儿过来,我就去喊她好了。”
“那今儿她睡哪儿呀?”路路问道。
“我看就让她睡我们屋子好了,反正丽丽挺喜欢她的,就让她们俩人一起睡。”韩多说道。
第二天清晨,韩多起的早,路路做早饭,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便想到外头遛弯,没等走到门外,路路便撵着拿着棉袍出来了。
“披上吧!早晨凉。”
是啊!虽说春天已悄悄回到大地,却依然是乍暖还寒,光秃秃的树木还在冷风中抖瑟。然而,路边沟渠的缝隙里,潮湿的低洼中,已然钻出黄色的报春花,定睛细看,褐色的土地里也已悄然露出星星点点嫩绿的小草,虽然叫不出它的名字,虽然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是晶莹闪亮。韩多似乎有些爱怜地弯下身子,去欣赏那些幼小的生命,脆弱的身躯,不由得和正在散步的春香撞了个正着,真是心有灵犀,俩人竟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同一个地方,西城市场的一个凉亭里。
“是你?”二人不约而同地喊出了两个字,便不再说话了。可是谁都舍不得走开。
“春香!你准备在你娘这住几天啊?”是韩多首先打破了沉寂。
“我想住两天,是想和爹娘合计上临安的事。”
“他们什么意思?”
“他们能什么意思?他们是想让我和小刚好好过日子,别瞎折腾。”春香说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全天下的父母都一个心情,一种愿望,都希望他们的儿女圆圆满满和和和美美的。”韩多说道。
“韩大哥,不管怎么说,我也得去临安一趟,你知道吗?我是在临安姥姥家长大的,我和我姥姥的感情胜过我和我娘的感情,真的。”
“那就是你的事了,哎呀!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了。”
韩多说完,转身便走,走了几步,忽然感到心中若有不舍,又停了下来,回头望了望春香,春香当然也是怔怔地望着韩多,但并没有挪动脚步。此时,俩人的心儿都不约而同地颤动了一下,只是笑着相互点着头儿,并没有再一次地走近。
“韩大哥!”春香突然喊了一声,韩多站住了,他见春香眼泪汪汪的,心中不觉黯然神伤,不觉得又上前走了几步,不行!不能再走近她了,不仅仅是因为今儿有事,更重要的他们都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不能在恣意妄为,随心所欲了。于是韩多很是彬彬有礼地说道:
“对不起,我今儿真的有事,今儿诚诚酒庄开业,我已经答应小明了,我得到他那去帮忙。改日我们再聊。”
韩多迅速离开了春香,不再回头张望,不再想着春香,只是急忙慌慌地赶回了家里。他胡乱地扒拉几口饭,喊上冬儿,到诚诚酒庄了。
时辰已到,诚诚酒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酒庄门前门后门里门外挂满了大红灯笼,很是喜兴。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的驻足而望;有的忍不住来几口;有的拎个酒罐子来回穿梭。突然有个被称为酒鬼的人端着酒罐子边喝边念叨:
“好!好!好!酒庄就是好。想喝酒到诚诚;想买布到诚诚;想喝茶到诚诚,诚诚好,诚诚好,诚心诚意待人好,老百姓离不了。”说到这,那酒鬼又饮了几口,又开说:“哇!好酒!好酒!好爽!好爽!”
“行了!行了!喝得差不多了,我们还有正事要做呢!”旁边一姑娘拉着他的胳膊往回拽。韩多见那人不觉有点面熟,可又想不起是谁,于是他叫来小明。
“你看看他,咋怎么眼熟呢?尤其是那双眼睛,虽说不是很大,却是炯炯有神,总像是在哪见过似的。”
“他呀!他就是那个画家杜明啊!我茶庄墙壁上的画就是他师傅画的,你当时还还好个夸呢!”
“哦!我想起来了,我说怎么这么面熟呢!原来是他呀!”
“喂!大哥,你先帮我照看照看,我去跟他说几句话。”小明说着就过去了。
“杜明!杜明!是你吗?杜明!真的是你吗?”小明问道。
“你谁呀?谁是杜明呀!你认错人了!”
这时,杜明身旁那姑娘面带羞愧地对小明说道:
“薛老板,他心情不好,又喝多了,你千万别介意。”
“我知道,我不怪他。我想我们好不容易见面了,我们应该在一起聚一聚。那么,明天等他清醒了,你约他到我们茶庄饮茶聊天,我请客。这么长时间,没见到你们,我真的有点想你们了。”小明说道。
“那,我今晚就跟他说,明天已时,我们如果还未到你们茶庄,你们就别等了。不过,明天不行,还有后天,就依次往下推好了。我看天色也不早了,我得赶紧把他送回去了。”姑娘说道。
“也好,你们慢走啊!”
小明送走了杜明他们俩人,又过来找到韩多,把刚才与杜明他们说的话又跟韩多说了一遍。
“我说吗!似曾相识,又想不起是谁,原来是在你那茶庄里见过的。”韩多说道。
“小明他们明天已时到我茶庄一聚,韩大哥,你也过来吧!”
“有时间我会去的。对了!小明兄弟,我看你这酒庄,人也不是太多,我和冬儿就回去了啊!”
“别介,晚上我们几个喝一顿呀!忙乎一天了,挺累的,喝酒解乏。”小明说着端起一罐酒说道:
“这是上好的竹叶青酒,特意给你留的,我都没舍得拿出来卖。”接着,小明抬头看了看天,又说道:“也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现在就把酒庄的门关了吧!王师傅,白达(卖酒的伙计)关业了,把门锁上吧!我们一起喝酒去。”
“对了!韩大哥,你说我们到哪个饭庄。”
“哎呀!我说兄弟,关这么早的门干啥,这不影响你生意吗!好饭不怕晚,好酒越晚越有味。我一定奉陪,不急这一时。”韩多说道。
“大哥,门都关了,赶紧选个饭庄吧!”
“那还是就近吧!不就是吃个饭喝个酒吗!哪儿都一样。”韩多说道。
于是,韩多、韩冬、小明、王师傅、白达一行五人来到了一家饭庄,叫上了几个菜,五个紫檀色的陶瓷碗,一人一碗地干着,整整一罐酒,足足十斤都被他们干光了。王师傅真不愧为是酿酒大师,尽管他喝的最多,但仍然头脑清晰,脸不变色。那四位,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觉得笑了。
“你看你那脸儿都变红苹果了。”韩多说着小明。
“你看你还说我呢!你脸儿比我都红。”小明笑着说韩多。
还有冬儿,冬儿他爹没让他多喝,小脸儿竟也粉嘟嘟的,小明带着醉意看着冬儿说道:
“你看冬儿这孩子的脸儿跟个女孩子似的粉面桃花,多鲜艳啊!”
小明不经意的一句话,竟使冬儿的脸儿一下子红到脖子根底下了。不过,还好,人人都带着醉意,并没有人去理会他。
“薛老板!薛老板!”
“是刘娟,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小明问道。
“谁知道你们在这喝酒,我找了好几家。才找到你。”刘娟说道。
“说说吧!找我做什么?”
“来了两个官人买茶叶,指名要找老板买。”
“哦......”听刘娟这么一说,小明即刻对大家说道:“那我们就此散了吧!”
大家伙各自散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刘娟凑到了冬儿的身旁问道:
“韩冬,你怎么也跟着他们来喝酒了,你啥时候也成了大人了?”
“啊!酒庄开业,薛叔叔请我和我爹过去帮忙,谁知道,到了晚上,薛叔叔又请我们喝酒。我不会喝酒,我只喝一点,脸上就发烫。”冬儿说道。
“咯咯咯!”刘娟银铃般的笑声惊扰了冬儿的爹爹,随之,又听刘娟说道:“发烫好啊!你这一发烫,就跟个大姑娘似的,粉嘟嘟的。”韩多心想,他们两个看样子还挺熟悉,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瞧上我们家冬儿,刘娟真的挺不错,能干能说,而且还会说。想到这,韩多便对刘娟说:
“刘娟,韩伯伯,都着急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吃到你的喜糖。”
“咯咯咯!想吃我的喜糖,你得等。”刘娟又是笑着说道。
“为什么?”韩多问。
“没人要我呀!”
韩多一听有门,赶忙看着着冬儿说道:“儿子,刘娟这姑娘,天上难找,地上难寻,你们就先做个朋友吧!”
“爹爹,我们一直是朋友哇!我有很多的好朋友,有雪洁,有张婶,有薛叔,还有刘娟,还有孙秀娜......”
“韩大哥,还有冬儿,今儿我这茶庄里有人等我,我们就先走了啊!改日我们再聊。”小明说着快步走到了前面,刘娟也紧跟着加快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