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废旧利用
韩多娘走进孙女的房间看丽丽,丽丽这会儿还未醒。看样子,丽丽昨晚睡得还不错,这会儿嘴边还挂着甜甜的笑意呢!也不知道我这孙女丫头长大了,能不能跟他的哥哥一样,想干啥就干啥,想走就走,拦也拦不住哇!
“奶奶!”
“哎——”孙女丽丽的喊声,竟使韩多娘立马把对冬儿不愉快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即刻高兴地抻着长声地答应着。
“奶奶,我要姐姐,姐姐哪儿去了?”
“你忘了,你姐姐昨晚回家了,得等着你爹爹把她从东城带回来。”
“啊!我知道了。”
“小样,你知道啥,跟奶奶说一遍。”
“姐姐得跟着爹爹一起回来。”
“哦!还行,我孙女不傻,挺聪明的。”
这祖孙俩说着聊着,雪洁从外面连跑带颠地进来了。
“姐姐,你可回来了,丽丽想死你了。”
“姐姐也想你呀!”
“好了!丽丽,你姐姐也回来了,快吃饭吧!雪洁,你也跟丽丽一块吃。”韩多娘说道。
“奶奶,我已经在家吃过了。”雪洁说道。
“吃过了,那就少吃一点,就算是陪着丽丽吃好了,不然,丽丽又不好好吃饭了。”韩多娘又说。
“奶奶,你就放心好了,我一定会让丽丽把这碗饭吃光的。”雪洁说道。
“我知道你这孩子越来越让丽丽离不开你了。不过,你也不要太惯着丽丽了,如果她不听话,你就告诉我,我削她。”
雪洁笑了,丽丽却不高兴了,竟然噘起了小嘴看着奶奶,奶奶没有理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她看着雪洁问道:
“还不知道你爹爹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得怎么样了?”
“轻多了,爹说他的腿好像是有了劲似的,我娘说了,等我爹再好好,她也回来,娘说她舍不得你。”
“不用!不用!有你就行。不过,她愿意过来陪我,我也不反对,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照顾好你爹。哎呀!我说我这几天怎么觉得心里像是有什么事似的。幸好我想起来问问你,要不然,这心里就不静。这下好了,知道你的爹爹已经见好了,我这心儿就松快多了。惦记呀!甭管他是谁,只要是我身边的人,我都惦记。你说怪不怪。”
“娘,有人找,就到茶庄吧!”韩多连门都没进,只在门外喊了一声,就没影了。
他竟直来到了诚诚茶庄。刚好小明也在,又是刘娟端来两碗西湖龙井,俩人开始对饮。其实,韩多很少是自己主动上门来茶庄的,今儿能主动过来,小明心里明白,那就一定是有说要说,韩多会有什么事呢?那无非就是冬儿的事。冬儿毕竟是长大了,成亲之事,立业之事,都还未定,当爹的心里一定很是着急。
“酒庄生意怎么样?”韩多问。
“还行,不好不坏的,能维持。”小明说着话,看着韩多,他是不会特意来向我打听酒庄生意的,他一定是有别的什么事。
“哎!小明,我才想起来,杜明给你送画来了吗?”韩多又问。
“还没有,我估计就这两天吧!”
“我挺想见他的,等他过来,你一定要记得找我呀!我想请他给我娘画张像,然后,再让他给我们画一张全家福。”韩多说道。
“哎呀!你这个想法好哇!等你们家画完,我们家也画。”
他们正说着聊着,门外呼啦一下子进来七八个人,看上去是两拨人。小明韩多赶忙起身,给他们让地方。客人多了,小娟忙不过来,小明开始跟着忙乎,韩多也在旁边帮着打招呼,端着茶壶倒水什么的。
待等把客人们安顿好了,小明、韩多俩人各自拿着一个凳子在茶庄门口坐下了。反正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在门外坐着比在屋子里坐着感觉还舒服。
“小明,不知刘娟这孩子有没有婆家?”韩多问
“怎么,你还有什么想法啊?”小明问。
“啥想法,你怎么忘了我还有一个大儿子呢!”
“对,对,据我所知,好像是没有,不过,我也不敢确定,等等我问问刘娟他爹,再告知你准确的消息。”
“也好,等确定了她的真实情况,我再问问冬儿,行或者不行,最终我得听冬儿的。”
“韩大哥,你怎么跑人家门口坐着了?”是韩多一邻居与他打着招呼。
“外面比屋里清爽多了,这么待了一会儿,竟不爱进屋了。你这是要去哪呀?”韩多问。
“我到诚诚酒庄打点酒,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对了!韩大哥,你们在夫子庙卖的布头什么的还有吗?”
“有的是呢!你就到铺子里吧!”
那邻居一听挺高兴的,又说:“这回我得多买几块。”
“爹爹,你怎么在外坐着?”是冬儿过来了,韩多一愣,问道:
“你跑这来干什么啊?”
“爹,你看你说的,就兴你往这跑,就不兴我往这跑啊!我过来给刘娟送手帕,我这绣的废弃的手帕太多了,我已经给了奶奶一部份,可我这手里还有不少呢!薛叔,你若不嫌弃,也送你一个。”
冬儿说着,随手扔给小明一个,进了茶庄,又赶忙塞给刘娟一个。
“给,你不是想要手帕吗!给你一个。”送完了刘娟,忽然一想,尽管这手帕不怎么好,但毕竟可以正常的用,送了刘娟,送了薛叔,就差卖花草的孙秀娜没送了。对了!不是有句话叫做:宁落一群,不落一人吗!尽管平素和孙秀娜不是很熟,但出于礼遇,冬儿又进了卖花草的屋子,送给了孙秀娜一个,
“给,你若不嫌弃,就送给你一个。”孙秀娜见是溜光铮亮的绸布手帕,高兴地喊道:
“哇!这手帕也太华丽了!”
“你好好看看,仔细瞧瞧,并不是那么好,正是因为绣工太差了,才会被废弃了的,我一想反正也能用,还是废旧利用吧!这又不失是一个勤俭的美德。何乐而不为呢?只是让你见笑了,不好意思啊!”冬儿说道。
“不差的,挺好的,谢谢你呀!韩冬。”
冬儿从茶庄出来,脸上美滋滋的,因为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手帕,随便送给了别人,却得到了别人的赞赏。
“冬儿!冬儿!”坐在茶庄门口的的韩多见着儿子出来了,赶忙告别小明,跟上了冬儿,又开始喊:“冬儿,你怎么不等等你爹呢?”冬儿这才停下脚步。
“我见你和薛叔唠的正在兴头上,没忍打扰你们。”冬儿说道。
“什么兴头上,我和他只是闲聊。对了!跟爹说说,你怎么又想着到茶庄来了?你干啥来了?”韩多问道。
“爹爹,我刚开始学刺绣的时候,不是绣坏了不少废弃的手帕吗!我想放着也是放着。刚好刘娟需要手帕,就在诚诚酒庄开业那天,她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我手里有不少的手帕搁置不用了,是她主动管我要的,我今儿突然想起来,就给她送来了,发给他们每人一个,都有份的。”冬儿说道。
“哦!爹明白了,不过,爹还是要问你,你跟刘娟的关系怎么样?”
“关系?啥关系?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只是认识,就是去了几次茶庄,就这样认识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让刘娟做你的媳妇。”
“爹爹,你想哪儿去了?你真能想啊!”
“啊!就算是爹想错了,不过,爹还是要问你,你在外边有没有中意的人?就是说白了,你有没有遇到将来有可能做你媳妇的女人?”
“这个还不确定。不过,肯定不可能是刘娟。”
“爹明白了,你听爹跟你说啊!你也不小了,如果自己拿不准主意,就让爹来帮帮你。”
“爹爹,不用,你就别为我操心了。”
“我可以不为你操心,那你自己可要抓紧啊!”
他们父子俩就这样边走边说,很快就到家了。韩多娘见孙子回来了,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可冬儿依然笑着喊着:
“奶奶,你猜我今儿送别人手帕,别人说什么了?”
“说什么了?”奶奶问。
“说我送的手帕溜光华丽,绣的挺好看的。”
“就这句话,把你乐成这样。人家那是会说话,你白送人家东西,人家能不夸你吗!”
“呵呵呵!奶奶,我早晨出去了,你喊我,我没吭声,是我太着急了,你先别告诉我爹,以后我会自己跟爹爹说。记住了啊!奶奶,这是我们俩的秘密。”
冬儿说过了这么一番话,脸上开始美滋滋地笑着。是啊!他今儿一大早,风风火火地跑出去了,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夫子庙,见到了他想见的青青,能不高兴吗!想着想着,他与青青在饭庄的情形不自觉的又浮现在眼前。
“我昨儿过来,咋没见到你呢?你上哪儿了?”冬儿问青青,青青笑了。
“昨儿我到路路绣坊了,我想买两个手帕,都说那的绣件绣工好,质地好,我就把午间需要的东西,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就跑东城去了。”
“你怎么去的呀?那么远。”冬儿问。
“坐船呀!从我们这坐船做到东城的岸边,再往路路绣坊走,没走多会儿就到了,不远的。”
“你那么喜欢手帕,等我下次过来,送你两个。”冬儿说道。
“不!不!那怎么好意思呢!”
“我说真的。”冬儿很是认真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