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四根小金条
小刚望着韩多有些不好意思了,张了张嘴,却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小刚怎么了,有这么难以开口的吗?你还有什么事,就痛痛快快地说,没关系,我听着呢!”韩多问道。
“其实,我就是想与你聊聊春香,我想你也应该猜得到的吧!她这会儿在临安了,她把她姥姥家的酒坊接下来了......只是——春香一直在姥姥家那——说起来,已有一个多月没回金陵了,在这期间,我去春香那待两天,可我——我的爹娘岁数也不小了,况且我的爹爹还有病,我又不能总在那陪她,我的意思是说,让春香也时常回家看看,我也时常到姥姥那看看......”
“呵呵呵!”韩多似乎是苦笑着说道:“如果我的话管用,我一定会劝的,只怕是她不能听我的。”
“即便如此,我也找不到别人了,她的爹娘,我无法去说,你是她哥哥,又是她曾经的老板,我想,你的话,她或许会听。”小刚几乎是以恳求的口气在与韩多说着。
“你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让我试试看吧!可春香在那么远的地方,我也够不着她,也只能是写封信让人捎去。”韩多说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过两天,我去临安一趟,我把信捎过去就行。”,
“那,小刚,你说说应该怎么写?”
“就写姥姥家的生意固然不能不管,可沈家也是春香的家,怎么也得常回来看看,总之,我也说不好,韩大哥,我就信你了,你感觉怎么写好,就怎么写,我后天再过来。”小刚说完,随手掏出了一包铁观音茶叶扔给了韩家。
小刚走后,韩多反复思量该如何对春香开口,如何完成小刚交给他的信任和责任。尽管他看到小刚深深爱着春香,心底也曾浮现出淡淡的酸楚,或者应该说是吃醋。然而,他毕竟还是希望小刚和春香能白头偕老,能一生相随。好了,就这么写,想好了,便是很快落笔成章。
春香:我的妹子,可好!你家夫君小刚来我处看我,与我倾诉了他的苦衷,从中可见他对你的感情,可谓是情深意切。你远在临安,他人在金陵,你们分居两地,心却相牵,已是珍贵至极,如若能长相厮守,相伴枕边,那岂不是别有一番滋味。你看,你接替了姥姥家的生意,得管,那是必须的,你姥姥你也得照顾,那更是必须的。所以眼下让你离开那个地方,抛下酒坊和姥姥回到小刚身边,你也是肯定做不到的。那又该怎么办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希望你有了空闲就时常回家看看,小刚也说了,他会时常到临安看看的。当然,如若实在没有腾不出功夫,被什么事情拌住了自己,何不妨委托他人捎封信,哪怕是写上个只言片语,也会使对方的心儿感到温暖......
几天后,小刚来到临安,把信带给了春香。春香看着信件,泪如雨下。
“小刚,我何尝不想我们能天天在一起,可人不能仅仅为了自己活着,也不能仅仅为了爱情活着,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强盛,我们或许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可是人活着,总要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吧!张氏酒坊是祖辈传下来的又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到这来打酒的人,大多是代代相传下来的老客户,继承祖业,为民服务,总还算说明我是个有用的人。”
“春香,你这样做,是没错,可你毕竟是我媳妇啊!不至于总也不回家吧......”
“呵呵呵!”春香笑着说道:“我这不是赶上我这边有事做吗!等我给姥姥挑选好两个中意的佣人,再把酒坊的事安排妥当了,确定好酒坊的管事人,我就回家住上一段,我不能总在我姥姥家待着,沈家才是我家啊!临安是我姥姥家,不一样的。”春香说完,小刚笑了。
小刚在临安住了两天便回了金陵。一个星期后,春香也回了金陵。小刚高兴,小刚的爹娘更高兴。
“春香啊!苦了你了,路上一定很辛苦吧!快上炕歇着吧!家里什么活都不用你做,只要见着你就心情舒畅了,因为这才像一个家啊!”小刚娘说道。
“娘,你和爹那么大年纪了,趁儿媳在家时,你们也该歇歇了,我怎么能在炕上待得住哇!”
他们正说着,门外进来俩大人一小孩。小刚娘定睛一看,不禁惊呼道:
“哇!是花妹子,今儿你们怎么得空了呢?这位是......”小刚娘问道。
“啊!他是我朋友朱力。我这个洋洋啊!说是想他大姨娘了,非要过来看看。”小花说道。
“大姨娘,洋洋真的想你了!”
“哎呀!是洋洋啊!大姨娘也想洋洋了!”他们说着,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小花这个亲娘在一旁看得都有点吃醋了。
“大姨娘,你看看我给你折的几个小船,还有衣裳和裤子,这可都是你教我折的......”洋洋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堆用纸折的小玩意。
“好了!好了!我的儿子,我们把给你大姨娘带来的好吃的都拿出来吧!”那个朱力听罢,即刻拿过来两包桂花糕,两个东坡肘子放在了桌子上。
“来,小花,刚好我们也没吃饭,小刚赶紧去叫厨子再炒几几个菜,我们几个也好喝上一顿。”小刚娘说道。
“姐姐,今儿就不必了,改日一定奉陪。你看,天都黑了,我特意吧朱力带过来,为的就是让他给我们娘俩壮胆。”小花说道。
“你既然执意要走,我也不强留了。改日再过来可一定不许走哇!”小花点头微笑着离开了。
小花他们走了,小刚娘把桂花糕打开,不禁吃惊地睁大了眼睛,痴痴地望着放在桂花糕上面的那四根小金条。那是不久前,小刚娘把以往小洋洋的衣裳袍子什么的,连同小花送给她的四根小金条都包在了一起,让儿子给小花捎过去。小刚呢!想起韩多每天都送路路到东城,就把包裹交给韩多了。没想到的是,小花竟不声不响地,把我返回去的那四根小金条,又原封不动地给我送了回来,并且还附有一封信。无奈,小刚娘不识字,她便让儿子念给她听。
姐姐:您好!得知你爱吃桂花糕,我特意买了两包送与你。真的很感谢您把我的儿子抚养。八年了,是您一口一口地喂着他长大;是您一步一步地扶着他走路;是您一字一句地教会他说话。总之,一个母亲应该做的,您都做到了。而您并不年轻,说是洋洋的奶奶,也并不为过,这个我懂。您是为了您自己的儿子,也是为了我的儿子,才把洋洋当做您的儿子。可后来,姐姐又结识了我,得知我是洋洋的亲娘,你又开始苦口婆心地对我相劝,费尽心思地与我交谈。你说:
“亲娘只有一个,就算别人千好万好,也不如亲娘一个好,趁孩子小,还不懂事,还没学会说话,你可以慢慢地引导他喊你娘,叫我姨娘,洋洋毕竟是你的亲生儿子......无论现在和将来,你都是他的亲娘,等到孩子大了,再让他认你亲娘,可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我明白您的话,认回了我的儿子。事实证明,姐姐是对的,还有,您托人退还给我的那四根小金条,我早已说过了,那是我儿子八年的抚养费。按理说,这几根小金条,远远不足以弥补您对他八年来费尽心思的劳苦,而您却偏偏返给了我,我怎么可能收呢!如果我收了你返回的小金条,我的心儿会不安,我会一辈子活在谴责和愧疚之中的......
“娘,还念吗?”小刚见娘一直没有声音,便抬头问了一句。
“别念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小刚娘说着把那四根小金条小心谨慎地用细布包了起来,然后放在箱子的最底层,心想,先放着吧!反正也放不坏。
“小刚,他们走了,我们也得吃饭,春香刚刚回来,我们不管怎么说也得炒两个菜,去问问厨子,看看还有什么,随便拼凑上来几个好吃的菜便可。”小刚娘说道。
没多会儿,小刚端上来两盘热腾腾香喷喷的菜来,一盘酱焖小河鱼,一盘青椒炒肉丝。酱焖小河鱼,金黄中透着鱼香,青椒炒肉丝,青翠的绿泛着丝丝的肉条。一家人圆圆满满地坐在一桌,当然也是吃得其乐融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