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防人之心
一觉醒来,韩多和儿子早早来到夫子庙。这天夫子庙刚好有集市,虽然他们自认为来得早,但还是没有早过乙叔叔,该说不说,乙叔叔的确是干净利索勤快之人。这会儿他正在铺子门口归拢布匹,见韩多父子过来,笑呵呵地迎上前去打着招呼:“咦!韩老板也过来了,冬儿呀!我跟你说,就在刚才,那两个捕快又过来了。”
“他们说什么了?”冬儿问。
“没说什么,只是问问最近铺子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也好向他们提供线索。”乙叔叔说道。
“哦!是这样,那他们没提抢劫我银子那两个歹徒吧?”冬儿问。
“这个,我倒是问一句,可他们说线索断了,一直没抓到,他们还说会尽力的。”
“唉!对抓那两个歹徒,就别抱太大希望,即便是抓到,银子也追不回来,这么长时间,银子还不早被他们挥霍没了,咱们还是想想今儿生意怎么做法吧!对了,把那些没卖完的布头布尾还得拿出来卖。”韩多说道。
渐渐地上来人了,乙叔叔也学着张丽艳开始大声喊道:“甩了!甩了!五十文一匹布,十文一块布啊!谁买谁便宜啊!走过路过别错过啊!错过了,后悔也买不到了啊!”
乙叔叔的喊声,把韩多喊乐了,夸着小乙说:“真没看出来,你还有两下子。”
“哎呀!这还不是跟那个丫头学的,今儿她没来,我就多喊几嗓子,你看,还别说,喊就不白喊,人们围上来了吧!”小乙说道。
“这布头布尾的也太小了吧!”一姑娘手拎着一块橘红色的布头说道。
“正因为布料少才便宜啊!十文钱能买啥?你看只能买手帕、荷包什么的,还得买的是甩货的手帕和荷包,这些绣件要是在绣坊里都是卖二十文一件的,你十文钱买这么大块布还不划算啊?”
冬儿说着把放在他面前的一包裹小绣件都抖落出来,说:“你看,我这都是替人家卖的,腰带、荷包、手帕、香囊......都是平日里常用的小玩意,都是十文钱一件,绣坊里都是卖二十文的。”
“那么有花好月圆的手帕吗?”姑娘问。
“有哇!一定会有的,我娘说了,她的这个图案可多了,吉祥的东西,人人都喜爱,她才特意多准备的。”
冬儿说着与姑娘一起翻腾着那些小绣件,一下子竟翻出了十几个花好月圆,姑娘从中选出了两个,又拿了那块橘红色的布头离开了。
两个捕快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冬儿的身边,笑容可掬地问道:“韩老板,生意不错吗?”
“凑合事吧!不过,自打五百多两银子遭劫,也没缓过劲来,到现在还欠着外债呢!”
“我们也知道,都不容易,你不容易,我们也不容易。其实,我们也不想麻烦你,可是我们俩如今也落魄了,想从你这借些银子先用用,一来呢!是为抓那两个歹徒,留作与人通融的,二来也是为了自己吃饭。等过一阵子官府发给我们薪水,我们一准还给你。”那个捕头说完,冬儿看看爹爹,不情愿地翻腾着自己的钱匣子。
那捕头也看出来了,那钱匣子也没几个钱,不由得又说:“你就借给我们十两银子好了,日后如能抓到那两个歹人,定让他们归还属于你的银子。”
“那就太谢谢了,可如今我也很困难,只能拿出这十两银子。”冬儿说道。
“这已经很不错了,最起码解了我们燃眉之急。”一捕快说道。
说真的,那俩捕快当初也是略花些银两给官府管事的,才由此捞得上这一差事。本想着当上捕快就能衣食无忧,就能生活好一点。可事实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常年在外头抓人办案,花销也大,由此他们有些后悔。但为时已晚,无奈之下,只能靠在外头划拉一些碎银子勉强过日子。
两个捕快离开了,韩多望着他们的背影,对冬儿说道:“其实,这两个捕快还算不错,总之,还挺客气,挺仁义。他们能从你这借银子,不管将来能否还得上还不上,还算不那么霸道。有的捕快就不一样了,张口要银子,勒索银子,有事没事跑这跑那巧立项目,强行收费,作为私有。”
“那官府不管吗?”冬儿问。
“怎么管,小来小去的,又立不了案,也不惹什么大祸,又没人上告,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再者说,自古以来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由于官府工作人员不停地调换,导致为百姓解决问题,总是半途而废。”韩多说道。
“照爹这么说,我们就得认栽呗!”
“那不咋地。”
“冬儿,这是我今儿经手卖出的布匹,还有银子和账本。对了,韩老板,你今儿刚好也在这,你们父子俩一起看看,对对账。”乙叔叔说道。
“知道了,待会儿我们几个一起统计统计,看看收益怎么样?”韩多说道。
“冬儿,这还有昨天的账本和银子也在呢!”乙叔叔又说。
韩多父子俩看看账本,数了数银子,基本上清楚明了,看不出有什么毛病。
“小乙,你的账记得挺清楚的,看上去一目了然。好,以后就这么继续记账。”
韩多称赞乙叔叔,乙叔叔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说:“你别夸我呀!你应该看看什么地方还有漏洞,也好帮我指点一下,我也好知道怎么回事。”
“漏洞吗?现在还没看出来,等看出来了,再跟你说。”
老爷子过来了,韩多这才想起是该回家了。
父子俩刚刚回到家里,冬儿就问:“爹爹,乙叔叔看上去也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啊!”
“是没有,我也没说你乙叔叔有什么毛病啊!我只是由于缝衣女工的前车之鉴才开始对你乙叔叔有所怀疑。冬儿呀!不管怎么说,防患于未然,还是有好处的。”
“爹爹,以后我每天晚上都和乙叔叔一起离开铺子,他要想做什么小动作,也是很难的了。”
“那是,你早就应该这样。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就像裁缝铺里,你那个裁缝阿姨,是咱们父子俩都信赖的女工,她采取的方法是不入账,所以我们才不知道啊!”
“不入账,那她的胆子也太大了!”冬儿说道。
“比如说,灵活、散活,还有私活什么的,哪能都记得面面俱到......”
“对了,爹爹,那女工走了,你那裁缝铺怎么办?”
“这不又招来一个吗!以后收活记账专人,裁缝专人,缝衣裳专人,三道工序三人管理,想贪也难。除非他们同流合污。”
“那我们夫子庙铺子也得这么做,张丽艳收活,我裁剪,我看就不用乙叔叔了吧!也没他什么事。”
“你们两个经手就行,都在眼皮子底下,不会有什么问题的。”韩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