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志其拜师
王叔就这么去了,王叔这一去,韩多倒是清闲了不少,但心儿却变得越发沉重,这岂不又是一个“长江一梦”。这个“长江一梦”仍会时不时浮上他的心头,扰乱他的心迹。但不管怎么说,邻里邻居住这么多年,王叔亲人又不在身边,还是给他立个衣冠冢吧!也好让他的灵魂有个归宿。如今韩多能想到能做到也只有这些了,至于以后遇到到什么麻烦事,也只能等以后再说吧!
洁白洁白的雪花悄然无声地来了,飘飘洒洒,飞飞扬扬,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雪花的轻;雪花的柔;雪花的纯,就像一位冷漠、文静、高洁的美丽少女,使人难以接近,而又使人难以忘怀。韩多抬头仰望这洁白如絮的雪花在眼前飞舞,不觉得想起冬儿的亲娘——朵朵,竟是在这个时节离他而去;春香也是在这个时节与之相遇;还有身边的路路也是在这个时候与之相识。想着想着,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无限的感慨。“珍惜眼前人,是聪明人最好的选择。”如今他也记不清是谁说的这句话了,但他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个有智慧的人。
这会儿韩多已送完路路正在返回西城的途中。“韩大哥!韩大哥!”一男一女的喊声,使韩多即刻停下了马车,见是小花和王志其,韩多心中很是喜欢,因为他想找人说话,这就来到了面前,岂不正和他的心意。
“哇!是你们二位啊!说说吧!是不是想坐马车?”韩多问。
“也是,也不是。”小花很是调皮地说。
“什么意思?话里有话呀!”
“没什么意思,实话实说,是坐你的马车,这不就坐上了。可又不是真正为坐你的马车而坐你的马车,是因为志其要去你家拜你为师,这岂不就也是也不是了。”
“小花,你说什么?我没听错吧!”
“韩大哥,你没听错,是这样的,我已经在东城买下一个铺子,想开一个绸庄,我不是被人骗过坑过吗!如今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所以我就决定拜你为师。”志其说。
“呵呵呵!”韩多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我不太懂,你也是生意人,你学我什么呀?”
“学你进货呀!这个——我当然明白,每个生意人都有每个生意人的秘密,每个生意人都有每个生意人的经营之道。可我不求别的,只求韩大哥给我提供一个安全可靠,诚信至上的批发商便可。”
“啊——是这样啊!这个好办,我现在就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我这货物都是从临安批发的,一两个月去一次,往返四天到五天的行程。”
他们一路上说着聊着就到了韩多家。人既然已经来了,还是让他们两个进屋吧!
“大娘!大娘!”小花和志其都在跟韩多娘打着招呼。接着,小花又拿出了两包西湖龙井(茶叶)和两包芙蓉糕送给了韩多娘。
“大娘,这是我们孝敬您老人家的。”小花说道。
“哎呀!来就来呗!干嘛这么见外呢!下次过来可不要再破费了!”
“呵呵呵!”几个人都笑了。韩多娘又说:“你们就在这坐着聊,我去让雪洁给你们沏几杯茶。”
“大娘,不用了,我们看看您就走,我们还得去沈家饭庄,大娘,您也跟我们一块去吧!待会儿,我们都在那吃饭,我请客。”小花说着,便起身要走。
“这怎么好哇!你们到我家串门,岂有让你请客的道理?多儿,过会儿,你跟他们过去,你就代表娘好好款待款待他们。”
“娘,你就歇着吧!别转悠了,转悠久了,您又迷糊了,快上炕。”韩多说着把娘推到了炕上,才放心地离开。
到了沈家饭庄,小花依然是两包西湖龙井,两包芙蓉糕递给了小刚娘。小刚娘见着小花,乐得合不拢嘴,赶忙拉住她的手说道:“老妹子,见着你,老姐就高兴,如今见着你们一家人团圆,我就更高兴了。哎!对了!怎么没把洋洋带来呀!”
“上学堂读书去了!”小花说道。
“啊!你看我这记性,怎么就给忘了呢?”
门外想起了“踏踏踏踏”的马蹄声。看来是小刚回来了,几个人都跑出去看,果然是他,拉回来一马车菜呀!肉呀什么的。
“小刚,来,我帮你。”小花说着便去拎菜,紧接着志其和韩多,还有饭庄里的伙计都过去帮忙。人多干活快,一会儿就把东西都搬进饭庄了。
“韩大哥,王大哥,花姐,对了,应该叫嫂子吧!”小刚调皮地笑着说道。
“呵呵呵!”小花也笑着说:“随你怎么叫好了!”然而白皙的脸儿竟不知不觉的泛起了红晕,看上去更是妩媚动人了。小刚和韩多相互对视着,都不由自主的笑了。
“看来,我们得为王志其和小花隆重地举行一次婚礼了。”韩多说道。
“都这么大岁数了,孩子都快到二十岁了,还举行什么婚礼,多丢人哪!”谁也没想到王志其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小花的脸儿顿时变了颜色,由粉红色瞬间变成了青紫色,由笑脸儿一下子变成了苦瓜脸。这时,韩多和小刚一起拿眼睛暗示王志其,让他明白小花不高兴了,王志其这才幡然醒悟,又说:
“啊!我说你们几个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都看我干啥呀!我是说岁数这么大了,就不用举行什么仪式了,找个日子,我们几个好朋友聚聚,让大家伙一起为我们夫妻团聚而庆祝庆祝,不就结了吗!还举行什么仪式,多麻烦啊!”
“我看行,等春香回来,把韩大嫂也叫上,咱们再好好为他们庆祝庆祝。还有,咱们别光顾说话,得快点点菜呀!我请客。”小刚说道。
“不行,我已经说过了,我请客。”既然小花执意要请,那么就由着她吧!
韩多点了一个酸辣粉,王志其点了一个土豆丝,小刚吗!见俩人都点素菜,便索性点了东坡肘子和清蒸鲤鱼。他们就这样吃着喝着,不知不觉的怎么就聊到了春香。“春香已有半个月没回来了。”小刚忧心忡忡地说道。
“如果你能去一趟就最好了。”韩多说道。
“可我眼下走不开啊!爹娘的身体都不好,尤其是爹,走路都费劲。他们根本照顾不了饭庄。”
“那——”韩多看了一眼王志其又说:“那就等我们到临安进货时,顺路替你过去看春香一眼,如有可能,我们会把她给你带回来。”
“真的,那是最好的了!”小刚一听,脸上即刻露出欣喜的笑容。
“王志其,你不是要上货吗?准备准备,我们明儿起早走行吗?”王志其看看小花,没敢即刻回应。
“去就去吧!趁早不趁晚,你和韩大哥一起走,我也放心多了。”小花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韩大哥,你说怎么个走法?”志其问。
“我看,明儿一早,你就在你家等我,听见我的马鸣声出来就行,多穿点,拿个被子,夜间可冷了。”
“行,我听你的。”志其答应着。
“那——春香的事就拜托你们二位了。”小刚又特意叮咛了一句。
“那是一定的了,小刚,你就放心吧!”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韩多和王志其各自都是棉袍棉裤棉帽,外加棉斗篷,他们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坐在马车上,大约有两天的光景到了临安。他们先是找到春香的姥姥家。见家里突然来了两个中年男子找春香,姥姥先是吓了一跳,以为是小刚家里出了什么事,姥姥愣愣地望着二位问:“你们两个先进屋,小刚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有,都挺好。”韩多回答。
“那春香的娘家怎么样?”姥姥又问。
“都挺好的,姥姥,您就放心好了,我们是受了小刚的委托来这里看望您和春香的,小刚一时抽不开身。”韩多说道。
“这就好,这就好,大家都相安无事就最好了。”
“姥姥,那么春香人哪?”韩多又问。
“上医馆了。”姥姥回答。
“她病了吗?”韩多有些吃惊地问道。
“是这样的,总之我也不好说,这个得问他自己。”姥姥说着看上去显得有些为难而又不免流露出欣喜的样子,又说:“我看这样吧!你们就在我这坐一会儿,估摸着她也快回来了,等你们见了面,让她跟你们说。”
韩多和志其听姥姥说这么一番话,不觉得面面相视,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了。怎么说也到人家了,再忙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索性就在这等着吧!过了一会儿,终于把春香等回来了。
“怎么样啊?”姥姥用爱抚的目光看着春香问道,春香还未来得及回应姥姥的话,竟突然发现了韩多和志其,心中不觉一惊,难道——小刚怎么了?或者是家里有什么事了?她有些心神不定地看着韩多,张了张嘴,想问什么,一时语塞,却什么也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