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逆天之物(下)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你们两个找到了什么?”宁婉菲问道。

  “妹妹找到了什么?”宁婉嘉接过宁婉菲手中的两根条形物体。

  一根乌黑的碳棒,一根灰白色的锡条,这两种材料在化学实验中还算常用。

  “黑白双煞。”梁远笑着把工具包中的两个瓶子拿了出来。

  “火碱和……二硼化镁?”

  “小远,二硼化镁是做什么用的啊?”宁婉菲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不过我隐约记得哪位老师提过,这东西是放在烟花里配色用的,镁在烟花里是亮银色,硼好像是绿色。”梁远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还剩一种了,我们选什么材料好呢?哎呀,看得眼花了。”看着满眼的玻璃瓶,宁婉嘉娇憨的说道。

  “我们分头去找水银吧,好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现有导性的物质,写进项目报告里也能增添些厚重的历史气息。”梁远笑着说道。

  两个丫头点了点头,三人又在屋里晃了五、六分钟,总算把五种对比材料预备齐全。

  出实验楼时,门口的工作人员有些狐疑的看了看梁远后背的工具包,好在那张盖着院办大印的:请各单位协助梁远、宁婉嘉、宁婉菲同学,全力备战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条子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没有检查,梁远成功的把五种对比材料带出了实验楼。

  也算是免去了麻烦一桩,否则事情引爆之后。这位实验楼的管理人员十有*还是看在那个极难加工的导线圈上。

  “小远这个大骗子,还说要震撼北平的那些老头子呢。”宁婉嘉白了梁远一眼。

  “有这种结局已经不错了,只破坏了一堵墙和一个柜子,就把东西成功的制造了出来,小远这个明的靠谱程度已经仅次于空调扇了。”宁婉菲娇笑着说道。

  “你们两个已经是小富婆了,不要那么财迷好不好。”梁远揉了揉身边少女白皙的脸颊。

  “下一个我们测试什么?”梁远指着剩下的四种材料问道。

  用力伸展了一下曲线玲珑的纤腰,宁婉嘉可爱的打了个哈欠,说道:“趁着现在精神,先弄那两个粉末的吧,要不一会困了,灌装很容易失败的。”

  随手拿起白色的氢氧化钠,宁婉嘉向那台用来制备钇钡铜氧高温导体的设备走去。

  随便挑了2oo、4oo、6oo三个温度和常压、一倍大气压两种压力做参数,宁婉嘉先把氢氧化钠粉末装入银管热轧成型,然后将成品自然冷却后丢进低温恒温器测量电阻。

  氢氧化钠在熔融状态或者被上万伏高压电击穿的情况下可以导电,从理论上说能导电的物质都可能具有导性,比如当压力高到一定程度时,近乎所有的物质都具备导性。

  但三人使用的设备和选择的参数来说,距离高温高压处理还有相当远的距离,结果三人折腾了将近两个小时,得出了在常压或一倍大气压力时,氢氧化钠在低温下不具备导性的试验结论。

  “这个粉末的弄完,剩下的两个就简单多了。”宁婉嘉晃了晃手中的灰黑色的二硼化镁。

  “还是固体的材料省事,直接放进恒温器,随便挑几个参数就可以写结论了。”宁婉菲用贝齿咬着手中钢笔的尾端,看着实验台上剩下的碳棒和锡条。

  梁远没有说话,只是对着两个丫头笑了笑,生怕情绪上的波动使自己的声音走样,被敏感的宁婉嘉察觉出什么。

  少女缓缓的把二硼化镁粉末。注入到机械手握着的容器中,关上设备的物料门开始选择参数。

  “这个升高些温度好了,妹妹,这次热处理的温度参数选择3oo、5oo、8oo摄氏度,压力不变和刚才的一样。”宁婉嘉盯着设备上的温度指示器和宁婉菲说道。

  “好的。”宁婉菲点了点头。

  片刻过后,选择在三百摄氏度下进行灌装热轧的二硼化镁线材正式出炉,被宁婉嘉丢在材料盘上自然冷却。

  宁婉嘉回身继续制备6oo摄氏度下的第二根二硼化镁线材,梁远却忍不住围着这跟闪亮亮的导线材转了几圈。

  数分钟过后,这个足以震惊全世界的现即将诞生,这一步迈出去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风暴梁远的心中却没有万全的把握。

  有时候。挖历史墙角的压力还是蛮大的。某人感慨的想着。

  “第二根也好了。”宁婉嘉把6oo摄氏度下制备的二硼化镁线材,放入了另一个托盘。

  “我去做实验,这次轮到小远记录了呢。”宁婉嘉笑吟吟的试验记录递给梁远。

  接过试验记录,梁远悄悄的做了个深呼吸。轻轻的拍了拍少女的手背。说道:“为循环冷冻机补充液氦时小心些。不要溅到手上。”

  “恩。”宁婉嘉重重的应了一声。

  18:33分,制冷设备运转正常,对比材料二硼化镁降温至75k。实测电阻……。

  18:41分,对比材料二硼化镁,温度58k,实测电阻……。

  ,实测电阻……。

  梁远和宁婉菲低着头,专注的在试验记录上挥笔记录着宁婉嘉所说的种种数据,略显空荡的导实验室里,只有少女清脆婉转的嗓音在空间中飘荡。

  还有7k,历史性的时刻即将来临,梁远看着试验记录上自己刚刚写下的44k的温度数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宁婉嘉清脆的嗓音分毫不差的按时响起。

  “18:57分,对比材料二硼化镁,温度35k,实测电阻…….零。”

  宁婉嘉脱口说出“零”字之后,整个人都呆掉了,不光宁婉嘉,就算心里早有准备的梁远,也是神情微微恍惚了一下。

  梁远抬头看去,此时的两个少女都是小嘴微张,杏眸浑圆,神色一般无二的凝滞不动。

  宁婉菲手中的钢笔已经贯穿了小半本试验记录,受力过大的笔尖已一种十分怪异的角度扭曲着。

  恍若一个世纪那般漫长,又仿佛是一刹那,两声尖叫几乎同时乍起。

  “我的天啊,小远,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到底现了什么!!!”

  “赵院长若是没骗我们,我敢打赌,这东西从来没人现过,从来都没有。”

  伴随着“咣当”“咣当”椅子翻到的声音,两个纤细的苗条身影不分先后的撞进了梁远的怀里。

  经过了月余的学习与科普,对导材料建立了全面认知的两个少女已经意识到,就在短短的数十秒之前,一种全新的导材料在三人的眼前活生生的变成了现实。

  35k的导临界转变温度,在这个星球所有的已知试验记录中从未出现过。

  足足三分钟,兴奋到了极点的两个丫头死死的搂住梁远的脖子不撒手,口中不停的重复着“小远,我们到底现了什么”。

  不久前,央视的新闻联播刚刚报道了1989年的共和国的科学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将授予在1988现了液氮温区高温导体的赵忠贤科研团队。

  翻开历年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得主的名单,将会看到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王淦昌、陈景润……,可以说是群星闪耀、大牛横行。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得主,无一不是共和国在相关领域的泰斗与脊梁。

  在共和国建国后的许多年头,若当年没有足够分量的科研成果,共和国国家科学大奖的一等奖宁可空缺,由此可以看出,一种全新的导材料对科学界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两个少女正是了解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大奖的权威性和稀缺性,才会转瞬间明白,刚刚在三人眼前生的这一幕将代表着什么。

工业之动力帝国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35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