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会师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一封捷报,让盟军大乱,有人生气,有人高兴,还有人尴尬。

  生气的当然是盟主袁绍,一天中,已经连杀七人,都是犯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错,可想而知气到什么程度了。

  高兴的有袁术曹操,和那些个真心想除去董卓的诸侯们,例如:陶潜、孔融、王匡等。他们营中现在是歌舞升平,个个喜笑颜开。

  当然也有尴尬的,那就是鲍信,这位可是奉了盟主之命前来增援的。可是在出兵前,袁绍麾下谋士许攸悄悄告诉他:孙坚无粮,很快就要退兵了,前去泗水关助阵用处不大,不如等孙坚退兵时,帮其断后,又能帮助孙坚,还能解了盟主之忧,岂不两全其美。

  能当一路诸侯之人,其实无知之人,当然听出了许攸的言下之意,袁绍迫于形式必须派兵增援,可又不想孙坚真的立次功勋。

  说是援兵,但是鲍信这一万人扎营的地方,可是与孙坚的营地相距二十里,即使一方有事,另一方也来不及救援。就这样每天不进也不退,足足等了三天,直到孙坚的捷报传来。

  捷报传来之后,鲍信就多少有点后悔了,他不知道,到底是率军前往泗水关呢,还是返回盟军大营向袁绍复命。正当他左右为难之时,还是其弟鲍韬与他说:“马上率军前去泗水关,就说道路崎岖,阻挡我军行军速度。”

  鲍信疑惑说道:“我是怕,孙坚这头江东猛虎怪我没有与他一起攻城,反责难与我。”

  鲍韬却说道:“兄长莫急,他孙坚是太守,然兄长你是济北相,是朝廷命官,既然一开始兄长选择了跟随袁绍,何不跟随到底,兄长切记不可做那朝秦暮楚之人啊。”

  鲍信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贤弟说的在理,既然吾等选择了追随盟主,就必须一路追随到底,到时候,盟主就一定会为吾等开脱的,再说他孙坚不是打下了泗水关吗?正在兴头上,只要夸奖他一番,再陪个不是,他孙坚又岂会真的为难于吾等,再说了,吾等又不是去和他抢功。”

  人心就是如此,是功都想要,是过都想推。想通了的鲍信开始整军,准备向泗水关进军。

  …………

  天亮了,孙坚部也开始进关,一个个的士气高涨,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进了关。

  这次交战虽然打的艰苦,但是伤亡不大,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当普通百姓知道他们可以活下去时,从我看他们满足的笑容时,心里也是有些难受,他们要的不多,然而当权者连这么简单要求都满足不了,这还当的哪门子的权,执的哪门子政。

  双方终于在泗水关内会师了,孙坚孙策他们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伤亡不到一千,就攻下了泗水关,此等大功傍身,谁还敢小瞧说他孙坚就是个武夫,他孙坚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作为主角的我可懒得理这些疯子,因为我正忙着收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华雄,西凉汉子的直爽忠义豪迈,在这个俘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让我喜欢他的地方。

  校场之上,除了几位不长眼后勤头领,剩下的头领都到了,其中还有胡珍赵岑。风吹乱了众人的头发,一个被困着的汉子,在校场中挺拔的站着。这人就是昨晚被刘黑闼打倒在地的华雄。

  看到了华雄,我也是有点小激动,毕竟人家也是三国名人吗,曾经与吕布对战过的人物,虽说被吕布用两招给秒了。

  小灵干活了,帮我看看底下这个被捆绑的那个货和我身边几个生面孔的属性如何?

  小灵平静的说道:“好的,主公。”

  不一会儿,叮叮,您有新短消息,请注意查收:华雄:(30岁)武力:93;统帅:78;智力:80;政治:62。(华雄(-191),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1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明·罗贯中所着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对这段历史作了改动,描写华雄被刘备义弟关羽所杀,这段被称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也流传于后世。)

  胡珍:(28岁)武力:83;统帅:84;智力:82;政治:86。(凉州(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年董卓部将,与同是凉州出身的杨定均为凉州有名望的豪杰,后属王允、李傕部下,官拜东郡太守。191年,孙坚讨董卓,董卓派胡轸率兵五千,攻打孙坚,并任吕布为骑督。

  胡轸与吕布不和,军中士兵散乱,胡轸、吕布败走。192年,董卓死,李傕反叛,王允遣胡轸、徐荣在新丰对战李傕,徐荣战死、胡轸率众投降。《魏书》记载,他在诬死游殷一个月后,被游殷的魂魄索命而死去。)

  赵岑(22岁)武力:73;统帅:79;智力:87;政治:72。(《三国演义》杜撰的,史书并无记载。)

  我心想:还不错,难怪董肥肥能一瞬间就控制洛阳,占领司隶州,手中能人不少嘛!那个胡珍到是个全才,只可惜,人品有待商榷。

  华雄看到我坐在主位上,或许是因为昨天晚上没有看清楚的缘故,先是一愣,然后是大笑几声,说道:“娃娃,你是孙坚的什么人,快叫孙坚来,某家有话与他讲。”

  我还没说话,就听道座下的时迁开口说道:“你这汉子,叫谁娃娃,这是我家主公,你就是被我家主公俘获拿下,而不是孙坚,再说了,你是我家主公的俘虏,就是孙太守来了,也管不着,有什么话还是对我家主公讲的好。”

  华雄一听,又仔细打量着坐在主位的我,突然说道:“你就是昨晚城楼上说话的那个人?没想到啊,某家交战不下百余场,杀敌没有一百也是八十,自认为英雄一世,没想到啊,生擒某家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娃娃,真是天大的笑话。还有,你们这么些英雄豪杰居然听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调遣,就不怕辱没了各位的名头。”

  时迁又要反驳,却被我出手制止,听到华雄说完了,然后我站起身来,说道:“先把骁骑校尉华雄身上的绳索解了,然后再给他一壶酒水,润润嗓子,让他继续讲,讲到他不想说话为止。噢,对了,再给骁骑校尉拿俩个馒头过来,关了一夜,想必也饿了。”

  旁边两个亲兵上去解绳索,还有两个亲兵去取酒水和馒头。(酒是泗水关本身的存货,在西晋前,是没有蒸馏酒的记录,一般酒的酒精度数只是比咱们现在的啤酒的酒精度数高点。)

  华雄蒙了,不但华雄蒙了,就连胡珍赵岑也都蒙了,这位主公要干嘛,不降就杀,在正常不过了,这又松绑又给吃的又给喝的,什么情况?

  当士兵把他松绑了,他也只是下意识的活动了几下筋骨,然后有人就把酒和馒头放到他的手里,他才有了些许正常人的反应。

  看着迟迟不下口的华雄,我也是一脸的疑惑,就说道:“骁骑校尉,难道是怕我下毒?”

  听到此话,华雄这才反应过来,狠狠的说道“某家虽然是个粗人,但也明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道理,还会怕你下毒不成。”说完就大口的吃着喝着。吃完之后还打了一个饱嗝,这个饱嗝可不是吃饱的,而是喝饱的。

  我看他吃完,继续说道:“说吧,把你想说的话,统统都说出来,不要藏着掖着,不要到了地下,还去做那屈死鬼。”

  华雄一听,看来自己还是要死啊,那好,某家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反正自己死了,就是死也不能那胆小如鼠的胆小鬼。

  华雄站着,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某家虽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也明白,这天下的世家没一个好东西,以前朝廷都是由他们说了算,在西凉与羌人鲜卑人打仗时,某家这些武人贱民在阵前拼命,输了,轻则杖责削官,重则人头落地。如果赢了,那些个世家子弟就来分功,如果不给,他们上嘴唇碰下嘴唇,黑的能变白,白的变成了黑的。一场胜利顷刻之间就变成失败,你们说,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他们就把别人用生命换来东西随便拿走;凭什么他们可以走到我们面前,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凭什么明明是他们的错,却没有人敢出来管一管。难道就因为他们是世家吗?……”

  华雄就像一头已经知道死亡的老虎,临死前要把自己心中的不干、委屈、遗憾,统统的告诉世人,告诉天下人。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场一众头领,听见震耳欲聋声音,发自内心的声音,都在深深的反思,反思自己要不要成为华雄口中所说的那种人;反思自己以后的家族要不要成为华雄口中所说那群人;反思今后路到底该怎么走。

  半个时辰过去了,华雄的演讲也结束了,讲完之后,华雄对认真的向我抱拳行礼,然后说道:“今天是我活着这三十年中最痛快的一天,好了,上面的那位小将,可以送某家上路了,动手吧。”

  我点点头,说道:“我能再问你一个问题吗?”

  华雄回答道:“可以,就是不知道某家是不是解答的了。”

  我又问道:“对你,不难,问题是:你对董卓怎么看?”

  华雄点头,沉思片刻,答道:“看在今天你让某家这么痛快的份上,某家就回答你这个问题吧。其实相国大人在我眼里,虽生性粗猛,但有勇有谋,权倾朝野,无人可敌,但用人为亲,搞得军中污浊不堪,尤其是自从进了洛阳城,更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我说道:“想不想听我对他的评价?”

  华雄点头示意。

  我说道:“董卓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自己的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百姓,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如今大汉朝廷政权的极度混乱,给朝廷和百姓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现在大汉政权日趋衰败,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大汉政权的灭亡。然而,董卓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这更是他的取死之道。”

  愣住了,不论是华雄胡珍,还是杨素刘黑闼,客观、明了、直击要害、不带任何个人感情的点评。

  华雄听后,疑惑的问道:“尔小小年纪,怎会懂得如此之多,难道是那些世家的走狗门生教的?”

  我瑶瑶头,接着说道:“你应该明白,在那些世家眼里的董卓,会比我所说的更加不堪。我不会义愤填膺说他没有一点好,我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毕竟董卓和我也没有那许多利益冲突。他对我们汉人山河一统,抵御外敌还有做出很大贡献的,这也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事实。”

三国之农民崛起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3549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