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六强面对铁桶阵的选择是什么?
切尔西会选择用物理的节奏变化撞开对手,曼城会选择用化学的分解熔炼摧毁对手,曼联会选择数学立体几何的逻辑轰炸对手,托特纳姆热刺会选择用一腔荷尔蒙来燃烧对手的肱二头肌,利物浦的选择是在禁区外喊话,而阿森纳的选择,就是从左边到右边,再从右边到左边,周而复始,看不到前面的通天大道。
不过,从这场比赛来看,双方今非昔比,如今这支比热刺充满更多荷尔蒙的枪手,摆出来的大巴居然坚不可摧,令火热的刺无法凿穿对方的防线。
这是阿森纳的防守
我看到的是假的阿森纳吧?
别看热刺频频在边路起脚传中,但在平均海拔提高不少的枪手防线面前无法给对手制造威胁,进入禁区的哈里·凯恩在两个阿森纳中卫的夹击之下无法起跳争顶,前插的孙兴慜和德莱·阿里更是被枪手的两名后腰牢牢看守,在外围游弋寻求远射机会的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在马朗·萨尔橡皮膏药般的贴身防守下,根本就拿不到第二点。
至于埃里克·戴尔和穆萨·登贝莱,两人都缺乏向前传威胁球的能力,这就造成热刺雷声大雨点小的攻势,表面上占据上风,实际上并没有给第一次首发出场的阿尔邦·拉冯制造麻烦。
19岁的法国天才门将在门前显得很冷静,丝毫没有因为第一次首发而表现出年轻人的激动和紧张。
别看意大利的同龄天才吉安路易吉·多纳鲁马名气比他更大,拉冯的绝对实力却要在被誉为吉安路易吉·布冯接班人之上。
除了体格不如多纳鲁马,少年时代踢过前锋的拉冯脚下技术、反应、出击都远超意大利人,上一世庞左道就知道多纳鲁马会离开AC米兰,但他最终选择拉冯,原因很简单,拉冯的心理素质更强。
其实上一世的北伦敦德比,彼得·切赫伤势恢复的不错,首发出场表现十分优异,虽然丢球,但若不是他的几次逆天扑街,阿森纳就不会只输一个球。
但庞左道选择让拉冯首发出场,一方面是上周末的联赛帮助捷克人完成里程碑的纪录,另一方面,拉冯更适合他的战术。
特别是庞左道在这场比赛制定的战术设计里,除了埃梅里克·拉波尔特,拉冯也被赋予重要的任务:发动快速反击。
久攻不下,必有所失,当阿里在禁区外匆匆一脚离谱的远射打偏后,谁也想不到,阿森纳会打出类似曼城、德国国家队的门锋连线的反击套路。
拉冯将球摆好,一边后退,一边高举右手,打出无人看懂的手势。
阿森纳的两个中卫分别站在禁区两侧,三名后腰甚至连梅苏特·厄齐尔都站在禁区外,这架势是准备接拉冯的传球。
急着要在上半场扳平比分的热刺球员分别一对一对位接球的对手,浑不觉在中场露出一马平川的空当。
看到这一幕,庞左道嘴角微翘,偏过头看向热刺主帅毛利西奥·波切蒂诺。
看到波切蒂诺脸色一变,张嘴欲喊,庞左道暗道:嘿嘿,晚了。
拉冯没有短传,而是一脚长传到前场。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皮球的落点。
那里没有人,难道是传球失误?
原本在大禁区外的马克西米利亚诺·戈麦斯突然回撤接球,达文森·桑切斯楞了一下,然后看了下周围,一咬牙,向戈麦斯追去。
“不要!”杨·维尔通亨大喊,已经来不及了,他忙看向负责盯防的劳塔罗·马丁内斯,阿根廷人转身跑向桑切斯离开前的位置,维尔通亨无奈跟了过去。
大意了,这明显是阿森纳有预谋的一次进攻。
可惜,热刺众将醒悟已晚,当戈麦斯回撤接球的一刻,其他三名枪手前锋已经快速前插。
别看热刺后防线采取的是人盯人对位防守,但前面说过,热刺的两个边后卫根本不是枪手边锋的对手,在大部分热刺球员都压迫到前场的情况下,热刺的防守出现了漏洞。
没有后腰队友的协助,热刺边后卫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被对手完爆,正因为清楚这一点,庞左道赛前布置的反击战术的重心,就是利用边锋的个人能力,兑子对方的边后卫,打爆热刺的边路。
戈麦斯快速回撤接球,由于距离太远,压到前场的热刺球员就算回追,也来不及了,戈麦斯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桑切斯一对一斗牛,他直接一脚过顶长传球给换位到右路的大卫·内雷斯。
在阿贾克斯效力时,被称为飞翔的巴西人,可见荷兰人对这名年轻的巴西边锋的个人能力十分推崇。
本·戴维斯和内雷斯在边路交锋,毫无悬念的完败,内雷斯一个带球疾走,然后一个急刹车,再来个变向,就将戴维斯晃晕,当他带球杀进禁区,就遇到向自己扑来的维尔通亨。
不是维尔通亨不去盯劳塔罗,而是他不敢放任巴西人和队长一对一,所以他向雨果·洛里打招呼,让他注意劳塔罗,然后就上前阻挡内雷斯。
内雷斯在这个情况下的选择要么是倒三角回传给正往禁区前插的戈麦斯,要么在维尔通亨封堵自己路线前传中。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和比利时中卫单挑。
但内雷斯不敢这么做,他知道一旦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头儿将自己换下,然后打入冷宫,短期内别想出场了。
庞左道交代过,他希望队员在场上能踢的聪明,这意思就是,不要自私,自己失去机会,就给队友创造机会。
所以内雷斯在察觉到维尔通亨朝自己扑来,他马上一脚低平球横传到小禁区中路的点球点附近。
中路包抄的劳塔罗假射真漏,令出击的洛里扑了个空,后点包抄的克里斯蒂安·帕文早就甩掉基兰·特里皮尔轻松将球推进空门。
上半场第43分钟,场上比分变为0-2,国际惯例,主队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