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拍摄完成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各部门注意了!预备,三,二,一,行动!”

  啪,场记打板,时间码停止跳动。

  第十场第一镜,开始。

  半空中两台无人机机位俯拍小远景,低空两台吊臂机位俯拍大全景,一台轨道车摇臂侧视跟推全景,一台手持摄影机正仰视跟拉小全景。剧组中六台摄影机全部上阵。

  两台监视器里,六个画面上。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和左骁卫将军刘伯英身穿官服,带着一帮一身戎装的高级将领和着穿各色官服的幕僚,在造船工场内视察。

  “停!”徐启华喊道:“两位老爷子步伐太快了,走慢点!”

  复位,重来。

  “停!”徐启华喊道,“不对不对,气势太强,不对!”

  “李云成,上去为罗陶两位老爷子说说戏!就像新闻联播里领导视察的情况一样,既然下到基层了,就得亲民一点。”

  “徐老大,你搞错了吧?不是导演去说戏的吗?”

  “以前的导演都特么不懂装懂,导演懂个屁的戏啊,剧本又不是他写的!导演只能起到团队领导作用,整合整个摄制组全部资源,以完成电影片的拍摄而已,他要考虑的是全局。只有编剧才能联系上下全盘掌握剧中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

  李云成心中一百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这么说来,以前旁观看戏的轻松日子就跟我说再见了?!但又不得不去。

  李云成上前,为两位老爷子说戏,说得特别详细,尤其是一些细节,为什么角色要有这样的细节表现,把其中的缘由细细解说。

  说戏既罢,重新开拍。

  监视器画面里。两位老爷子不紧不慢地领着一票人,在造船工场内部视察,很亲民地与工匠们拉拉家常,又很威严地喝止一些危险操作。

  对的,只有编剧说戏才能非常到位,这才是徐启华想要的画面!

  监视器画面里。苏大将军等人驻足。左下角大全景,其余画面小远景。近千人围在几款战船船壳骨架四周,劳动号子轰然在工场内部响起回荡,噜嚅嘿,噜嚅嘿。

  在大师傅的号令下,松缆,紧缆。放松固定缆索的,收紧固定缆索的,还有左右缆索一收一放把握方向的,两侧定位的,前面置换轮木的,船匠们各司其职。

  于是,游艇船壳,走舸船壳,艨艟船壳,海鹘船壳,斗舰船壳,楼船船壳,在一阵阵吱吱呀呀的响声中,缓慢地在船台斜道上纵滑下水。

  画面推近至小全景。只见密集的拉缆人群中,有人出力不均而打踉跄,有人失力而歪倒,有整条缆索上的人受船壳下滑拉力而脚底向前打滑,有整条缆索上的人后仰青筋毕露使劲。场面恢宏,各个人物的表现却又局面紧张!

  徐启华静静地看着监视器,心却吊了起来。

  这不是装模作样的摆拍,是实拍,是实实在在的大型木船下水实际拍摄。

  为防意外,徐启华特地在镜头画面外装置了八台固定起重机,中型及以上的船舰,每艘下水的木船两侧各拉一条缆索。当然,没有意外的情况下起重机缆索是稍松驰不会受力。

  这些实木船壳,充分考虑了船体的横摇纵摇以及速度的因素,设计按照长宽深八比一比零点六的比例制造,所以,都很庞大。

  楼船12米宽96米长7.2米深,斗舰7米宽56米长4.2米深,海鹘艨艟4米宽32米长2.4米深,游艇走舸2米宽16米长1.2米深。它们的制造工作,都是在船道滑台上进行。

  这些舰船,一艘艘船头斜指向,气势磅礡!

  说实话,当徐启华第一次走进造船工场的时候,看着工匠们围着船台上的楼船忙忙碌碌,再结合另外几款船舰,以及宽阔的空间,这个按照自己的脑海中的想法建造生成的庞大的实体,其雄伟,霸气的样子,让自己内心的震撼感强烈到无以复加。

  这还不是自己心目的大唐,以此为基础,还要做特效,整个场景还得向纵深扩展到五至十倍!

  想想史书上说的大唐长安朱雀街150米宽!想想大唐遗留下来的实物乐山大佛!想想大唐乾陵掏空山体以山川为墓,墓高1000米!这是我们祖先的辉煌!这是我们心中谁都抹不去的辉煌!

  回到拍摄现场。

  监视器画面里。船舰缓缓滑动,镜头偶尔切回到罗陶两位老爷子的身上,他们静静地注视着工匠们的操作,脸上神色淡然,如古井不波,但两个人的手,却一个攥紧,另一个用力张开。

  演绎得很好!有大将之从容,又不失人所应有的紧张情绪!

  监视器画面里。几款船舰终于滑下海水边,尾浮,稍快下滑,缆索全松,船头轰然拍水,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其中一艘艨艟船壳滑速过快,没有尾浮现象,竟一头插进海水里。

  徐启华身后响起一片惋惜声。方芳左晖张欣艺蒋文丽小宋嘉,全程围在监视器这里,尤其那四个女人,不时发出大惊小怪声,很是扰人心绪。

  这让徐启华很恼火,几次赶人,都赶不走。

  船沉到海里去而已,没什么好惋惜的,这就是真实感,再完美不过了,这是那些泡沫模型永远也拍摄不出来的真实画面。

  监视器画面里。船舰全部下水,苏定方也领着一帮人走出工场。

  “过了!”徐启华喊道。

  那几款下了水的船舰,还要建造甲板,船舱,和上层建筑。到时还有镜头要拍摄。至于造船工场内部,还要制造所有款式的船舰,造好了就摆在原地,以供游览观光用。

  下一场,转到兵营这边。

  嗯,不能说是下一场,是下几场要拍摄有关白种突厥胡人的戏。调戏女主角刘阿猫几姐妹啦,被男主放倒擒拿啦,推到海边斩首啦,辕门示众啦等等。

  来人哪,把这些白皮五花大绑了,推出去枭首示众!

  Hono,nono,Iamsorry!

  咱们都是文明人,不该说白皮一词,只是习惯成自然。咳咳,说漏嘴了。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一场一场,一场完成转下一场。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慢慢渡过。

  期间,徐启华领着各部门负责人去视察了农田的稻禾生长情况。

  青苗长势不错,很齐整。

  但陶教授说,这是个大问题,古代哪有长得这么好的庄稼?!那时没有改良的种子吧,没有化肥吧,也没有农药吧,种植一亩能有六分收获,那都是老天爷开眼,列祖列宗保佑才行。

  你的意思是不用管理让它们自然生长?徐启华有点傻眼。

  对,陶教授说,简单地去除稻禾间的稗草就行,青苗再长半个月还是这个样子,这么齐整,就得找点蝗虫来,让蝗虫们来管理一下。

  美术指导刘大伟极力反对,说参差不齐稀稀落落的庄稼,这对视觉美学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徐启华很是抓狂。

  不过考虑再三,最后徐启华还是赞同陶教授的说法。

  再说了,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是说了,真实的就是美的吗!让观众们感受一下历史的真实感吧!

  于是责成相关负责人进行改造,一定要再现1300年前的农作物真实景象。

  期间,调整了保建锋饰演的角色,调整为男主角杨百岁的副手,一起共同进退出生入死。

  原定保建锋饰演的勋贵子弟一角,徐启华提拔了一名名叫余南的群演出饰。

  高手在民间,这家伙对角色的演绎,就连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陶老爷子也赞不绝口,还要收他为弟子,特招到南都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去进修学习。

华娱之文化战争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3599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