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泼天大的仇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大火熊熊燃烧,将天空映的鲜红如血。

  不知过了多久,火势由大变小,渐渐熄灭了。

  两个人,两双眼,怔怔的看着,他们身上的气力仿佛也随着急速燃烧的火焰抽离出去,一起焚烧干净了。很快,那空地上除了一片焦土再无其它。求凡喘着粗气,胸口憋闷难当,眼前一黑,禁不住倒向了二虎,二虎空洞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像要挤出眼眶,终于想起了什么,一把将求凡推开,发疯似得冲了出去,他用双手拼命在焦土中翻找,他痛哭,哀嚎,可是回答他的只有风声,大哥,娘亲,那些朝夕相处的村民就这样在他眼前消失了,屋舍还在,佛像还在,天还是那么空旷蔚蓝,可是那些亲人却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好似落了片白茫茫大地干干净净。

  求凡浑浑噩噩的奔到二虎身边,一颗心跌跌荡荡,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两人环视着空无一物的大地,不由得放声大哭,压抑在心头的悲痛犹如决堤的洪水喷涌而出,转瞬间已是一发不可收拾.

  受尽了香火供奉的佛像睁着双眸,冷冷的注视着一切,它的慈悲没有降临在这些枉死的信徒身上,石头就是石头,它的心也是石头做的,怎么会有怜悯呢。

  暮色苍凉,寒风呜咽,撕心裂肺的哭嚎回荡在天地间久久不绝,是何等催人泪下,痛断肝肠。

  如此过了两天,求凡和二虎双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无法自拔,水米未沾竟也不觉得饥饿。又过了一天,求凡开始恢复了理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些凶手,一味伤心难过也是于事无补。

  相比与求凡将仇恨深埋在心底,二虎的情况着实有些让人担忧。自从被求凡背回家中,他就像木偶一般,不哭,不闹,不说话,也不吃东西,只是直直的望着屋顶,动都不动一下,任由求凡摆布。

  看二虎这样半死不活的模样,求凡眼圈一红,忍不住又坠下泪来,无论求凡如何相劝,二虎都一概不理,求凡忍无可忍,只得掰开二虎的嘴巴将一碗热汤灌下,早晚各一次,生怕他出什么意外。

  到了第五天,睡梦中的求凡忽听到窸窣的响动,空气里似乎还有阵阵香气。他睁开眼帘,发现二虎正蹲在火塘边煮粥,见求凡醒了,也不说话,只将煮好的粥满满的盛了一大碗递给他,两人相顾无言,只是闷头吃饭,就着二虎娘做的面饼很快就将一锅白粥吃的一滴不剩。求凡将剩的最后一个面饼一分为二,一半递给了二虎,一半收进了自己怀中。二虎看着求凡,也学着他的样子把那半块饼用布包上,贴身放好。

  在火光的映照下,二虎的脸忽明忽暗,阴沉骇人,像是蒙上了一副面具。见他这样求凡也难受的紧,有心相劝却是不知如何开口,直到晚间二虎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我···要···报···仇”因为伤心过度,他的嗓子变得十分沙哑,那几个字也像是从牙缝中挤出似的。

  求凡红着眼眶,眼神也是从未有过的凝重,语气坚定,一字一顿:“算我一个”。

  少年一夜间长大了。

  按理说小孤村发生此等惨事不应该上报官府,由官府查处案情,惩治凶手么?为什么还要自己报仇?

  原因很简单,报官需要银子,需要大笔银子,没有白花花的银子谁能理你?须知他俩状告的并非是一般百姓,而是高高在上被世人奉若神仙的仙人,哪个活的不耐烦的知府老爷敢和他们作对?如今村民的尸首都被那些仙人付之一炬,他二人连凶手是何模样,出自何门何派都不知晓,怎会让人信服?要是再被官府扣上一个污蔑仙人的罪过关进大牢,即使侥幸不被砍了脑袋也会终身烂死在牢里,还谈什么报仇?。

  如果不报官,那么这深仇大恨只能靠自己来报了。

  两人商量后决定明天就起身赶往云安城,祝融宗正在云安城收徒,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夜色渐深,两人躺在床上,没有丝毫睡意,只要一闭眼就都是大火燃烧的画面,他们虽然没看到凶手的脸,但却记得他们的穿着,而且有几个人的面孔已经刻在了心里,哪怕是烧成灰也不会忘记。为了不触发头风之症,求凡极力压制自己的心境,到了后半夜,求凡隐约听见屋外有哭声。他翻身坐起,发现屋子里只剩他自己,二虎不见了。

  求凡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忍不住推开门走了出去,二虎看见求凡哭的更凶了,喃喃道:“倘若我听你的话,大哥就不会死了,是我害死了他,都怪我不好...”

  求凡鼻子一酸,哽咽道“要怪就怪那些凶手,你救得了大虎,能救得了你娘么,还有那些村民,难道他们的死都怪到你头上么”。

  ..........

  到了次日,两人简单吃了些东西,各自带了几件换洗的衣物,二虎从家里翻出了不到十两的碎银子,求凡也找到五两,统一都交给求凡保管,以作川资路费。

  求凡以前不止一次的幻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可却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离开。小孤村有他五岁之后的所有记忆,和大虎,二虎一起去砍柴,去他们家吃热乎乎的肉包子,下雪的时候和秦爷爷上山抓野物,还有香儿在村口的溪水里为他洗衣裳....可是一把大火生生毁了这一切,也不知道今日一别何时才能再回来,求凡目光一暗,心想没有了他们的小孤村或许回不回来都不那么重要了。望着远处那座孤零零的坟茔,求凡心中默念“离伯,我走了”。

  二虎背着包袱先走了,似乎没有任何留恋,脚步异常决然,求凡顾不得伤感赶紧追了上去,坟茔旁的柏树后面,一道模糊的人影正默默注视着两个少年,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起伏的山梁后,那人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随即化作一道青影远去了。

  求凡和二虎并没有直接去云安城,而是去的平安镇,他们只听大虎粗粗提及过云安城的位置,但是具体怎么走却是不清楚,所以他们决定先去平安镇找个熟人打听一下。

  在路上,二人更加坚定了去祝融宗的想法,除了比较容易到达外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原因,就是求凡推测小孤村的事多半是祝融宗的仙人所为,他的依据比较简单就是祝融宗正在云安城收徒,距离上离他们最近,这当然只是他的推测,还需要证实,求凡和二虎已经下定决心,如果凶手真出自祝融宗,那他二人无论如何都要拜入其门下,然后伺机报仇。

  .........

  .........

  在通往平安镇的土路上,一辆毛驴小车正缓缓而行,车轮在泥烂的薄冰路面留下两道不深不浅的车辙,还没来得及冻上就被身后来往的车轮压出新的形状,如此反反复复,也分不清哪里是雪哪里是泥俱都染成了一个颜色。

  毛驴车上坐着四个人,一对老夫妻,两个少年,赶车的老汉姓王,也是生洲人士,为了给老婆子看病这才驾车来到平安镇,因半路见求凡和二虎在雪地中走的艰难这才好心让他俩上了车。

  同行中多是以驴子拉的小车居多,偶有两三辆是用骡马驾的大车,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这平安镇每三日就会有一个大的集市,想来今日正好赶上,所以才会有大批附近的村民前去倒卖货物,置办物什。

  在来往的人群中求凡看到了不少和尚,有高有矮,有老有少,皆是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神色。因为百姓向佛之心虔诚,所以这些和尚的衣食穿戴都很讲究,比一般的乡绅还要奢华。和尚在人群中穿行,百姓都会自觉的让出路来,然后双手合十。更有甚者会跪在泥泞的地上顶礼膜拜。要是侥幸能得到大和尚的摸顶赐福,他们就会流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然后跪拜的更加虔诚,恨不得整个身子都镶嵌在泥土里。

  看到这些人的举动,求凡既有些可笑又觉得可悲,心里默默说道:“如果佛祖果真有灵,为什么大虎他们还会死?好人不长命,杀人凶手却落得逍遥自在,可见神佛要么是无稽之谈,要么是欺善怕恶”

  王老汉为人很热情,这让求凡想起了死去的秦爷爷。求凡特意向他打听云安城的情况,可惜王老汉年轻时倒也去过很多地方,但没去过云安城。

  闲来无事,王老汉便问:“你们去云安城做什么?是走亲访友吗”

  求凡倒也没有隐瞒。有什么说什么。

  王老汉听说这两个少年是打算去祝融宗拜师学艺时,吓得急忙收敛笑容,小心的向四周看了看,见并无人注意他们的谈话,方才压低声音道:“你俩是第一次出远门吧,切记千万不要再向别人透露去祝融宗的事”。求凡被王老汉的话弄的摸不着头脑,二虎也睁开了眼睛,神色动容,难道那祝融宗是什么龙潭虎穴,连说上一说都不可以吗?

  王老汉见他们不解,便将其中缘由细细道了出来。原来祝融宗收徒一事历来生洲是一等一的大事,无论是达官显贵家的公子还是商贾豪绅家的小姐无不趋之若鹜,更有一些不乏辛苦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寻常人家,为了自家孩子能有机会出人头地都甘愿出金出银,因一时间涌出来的泼天财富竟也吸引了大批的强盗劫匪,这些强人没胆子对仙人下手,只能把刀子对向百姓,或三五一伙,或几十成群专做这无本买卖,行凶之后就逃匿山林,官府也毫无办法。王老汉再三叮嘱二人,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不可轻信他人,以免稀里糊涂的丢了性命。

  王老汉这一番话着实让求凡和二虎吃惊不小,没想到这朗朗乾坤看着太平实则处处透着危险。

  驴车看似走的不紧不慢实则速度很快,不到半日,平安镇已经出现在视线中了。

  “二虎,你看我们就要到平安镇了”求凡隐隐有些激动,二虎却连眉头都没抬一下,只是极冷的嗯了一声,二虎这一路行来都是一块石头本色,好像换了一个人。见二虎这样,求凡也高兴不起来了,他还是喜欢以前那个二虎,对现在的二虎他不知为什么竟感到有些害怕。

  下了驴车,辞别了王老汉,两个少年并肩进了平安镇。

剑行无双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3641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