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行舟话一出口,在场众人无不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不可思议,议论声又犹如野火般席卷而来。
毕不同苦着脸,悄声道:“大师兄,这····”
墨行舟皱了皱眉,摆手道:“无需多言”。墨行舟虽贵为祝融宗首席弟子但是门规不能破,这少年没有束脩也只能先将他收为道童,以后能否修得玄功,成为正式弟子还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是,但凭大师兄安排”毕不同弯下腰去,尴尬的笑了笑,眼睛斜瞟着求凡,心中竟有些火热起来,恨不能现在跪在地上的是他自己。他在祝融宗生活了这么久,自是知道宗门里的水有多深。道童听着似乎没有弟子的名头好听,可那得看是谁的道童了。亲传弟子的道童就算正式弟子见了都得捧着笑脸,丹药术法自不必说,那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重要的是墨行舟什么身份?首席大弟子,金丹境修为,能得到他的指点岂不比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授业方式好的多?想到这里,毕不同越加羡慕和嫉妒,暗暗诅咒这少年通不过测试。
这些人说什么想什么,墨行舟无心理会,也没有兴趣理会,只见他手掌一翻,于乾坤袋中变出了三只陶壶和三个炭炉。那陶壶和炭炉像是长了翅膀一般,依次落在求凡面前。
求凡第一次见到隔空摄物,心下大为震惊,震惊之余,修道之心也愈加坚定。
求凡看着脚下的东西,不解其意“难道仙人说的测试就是烧水不成?”
墨行舟环视四下,淡淡道:“还有两个名额,你们谁感兴趣可以上前一试,只要能将壶里的水煮沸就算通过测试”。
求凡眼睛不觉亮了,果然如他所想。心下大喜,烧水还不轻松?
这时,围观的百姓早已走了大半,仅剩几个好奇心重的半大少年,因为家里没钱交束脩,便想多看看热闹,听到墨行舟的话真好像喜从天降,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最后从人群中走出了一高一矮两个少年。
三人各分得一个陶壶和一个炭炉,墨行舟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用额外的木炭。
三个少年还没来得及高兴,又都愁眉苦脸起来,那陶壶里的水已经快没过了壶口,而木炭却只有几块,用这么点木炭就想煮沸壶里的水根本就不可能。
“怎么办?”求凡盯着仅有的几块木炭,努力让自己的心境平静下来,皱着眉头苦苦思索,他左手边的高个少年性子颇急,早已按耐不住,率先将木炭引燃,麻利的将衣袖围成一个扇状冲着炭炉不停地扇风,木炭遇风烧的格外快,看来他是想借着火势烧水,另一个矮个少年不甘其后也依样画葫芦,众人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均想如果换做自己上去应该怎么办,想来想去似乎也想不出其它办法。纷纷摇头叹息,看来大师兄只是想作弄一下小叫花罢了,并不想真的收他为徒。
木炭很快燃尽了,两个少年壶里的水只是微微冒了些许热气。
求凡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动手。
测试没有通过,两个少年只好垂头丧气的退下了。
“有了···”寻思半晌,求凡眉头忽的舒展开来,那漆黑的眸子燃起了两团跳跃的火苗。众人瞧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很是不甘,难道这穷酸少年会比他们聪明?只见他手向下一压,陶壶里的水竟哗哗的流了出来,待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时才收住手,将陶壶放在炭炉上,然后用火折将木炭点燃,没过多久水汽弥漫犹如薄雾,继而水沸声大作,陶壶离的水被烧的滚开。再看那炭炉竟还剩了少许的碳没有烧尽。众人看的清清楚楚,原来小叫花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法子只是将陶壶里的水倒掉了,这算哪门子的方法,分明就是耍赖。
毕不同耸然动容,用手指着求凡,失声道:“你...你..这是作弊”。其他弟子也大为不忿,纷纷出言嘲讽。
求凡没有急于反驳,先是向墨行舟行了一礼,然后恭声道“仙长只是说不能额外添加木炭并未言明不能将壶里的水倒掉啊”求凡面上平静,心已经砰砰的跳做了一团,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合了墨行舟的心意,是成是败就在此一举了。
“好,不错”墨行舟眼中已掩饰不住流露出的欣喜之色,突然长身而起,脚步未走多远,在众弟子以及求凡紧张的目光中他又停了下来,回首缓缓道:“明日辰时在行苑门口集合,不要迟到”。说完,人便已消失了。
求凡不禁怔了怔,脑中一片空白,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激动的身子发抖,失笑道:“仙长收下我了,仙长收下我了.....”此时此刻他恨不能想要放声长啸,那种喜悦激动的心情非笔墨所能描绘。
那些刚才还鄙视求凡的弟子心里都酸溜溜的,眼神变得异常复杂,就像吞了只苍蝇那么恶心。很快就走的一干二净。倒是围观的百姓很是热情,纷纷上前道喜。
毕不同一张脸由红转紫,由紫转白,好半天才恢复正常,他是极能见风使舵的人,当然不会因小失大,他走到求凡身前,皮笑肉不笑的道:“小兄弟真是好运气,恭喜恭喜····”对待求凡的态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求凡冲他躬身施礼,乐的一张嘴咧到了耳根。
求凡兴奋的一夜未睡,天还没有放亮就起来穿衣梳洗了,街上没什么行人,只有几家卖包子和烧饼的摊位在忙着生火和面,求凡要了两个烧饼又喝了一大碗粥,看着写着祝融行苑四个字的牌匾,时不时的发出一声傻笑。他身上穿了一件崭新的青衣。这衣服是用银子买的,买衣服的银子是毕不同给的,目的就是为了与求凡结一份善缘从而接近墨行舟。求凡只是道童不是弟子所以不能穿祝融宗衣服,青衣他买了两件,一件自己穿,一件在他背上的包袱里,是留着给二虎的。想到二虎,求凡的好心情立时被冲淡了不少。脸上的担忧之情更胜从前。
很快,辰时到了,新入门的弟子在家人和侍从的陪同下先后聚在行苑门口,像求凡这样孤身一人上路的倒是独一份。求凡粗粗算了算差不多有五六百人之多,黑压压的竟将半条街占了去,男多女少,其中不乏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者,这些老者都是布衣出身。省吃俭用了半辈子才攒够一千两束脩。各宗门虽然在收徒上没有年龄限制,但是众所周知,年纪越小,心智,体力,精力等方面就会越有优势,反之亦然。当然收徒的对象仅限于人族,蛮族和魔族是不包含在内的,这是道宗和佛宗约定俗成的禁忌,因为在他们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墨行舟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了求凡,求凡也看到他了。前者微微点头,示意求凡到自己身边,求凡挤过人群,经过毕不同身边时,后者忙挂起笑容。求凡急忙还礼。此番除了墨行舟和毕不同之外,祝融宗还来了十名弟子,修为大多都是筑基境。他们听说大师兄收了一个道童,都好奇是什么人能入了他的法眼,这时见到一个半大少年向这边走来,纷纷睁眼打量。不得不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求凡身上的青衣虽不华丽,可是却十分整洁素净,再加之他相貌俊秀,一看之下便让人心生好感。
此去宗门尚有五千八百里,新弟子满怀期待的准备尝试御剑飞行的仙家手段。毕不同突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就是带这些新入门的弟子步行回宗门,当做第一重考验,如果半路有谁退出或是坚持不住可遣人将其送回原籍。此消息一出,满场哗然,墨行舟目光一扫,众人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不敢再有异议,这项考验是墨行舟决定的,他自有他的打算,近几年宗门收录的弟子越发不济,长此以往下去,祝融宗必然会沦为三流门派。其他长老的事他无权干涉,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宗门做些改变。
就这样,这些人在孙,吴,陈,刘,宋,商六名师兄带领下向宗门所在的龙侯山进发,墨行舟则带着求凡走在队伍边缘,其余弟子殿后。
求凡紧紧跟在墨行舟身后,一刻都不敢放松。道童是做什么的,他还不知道,总之能拜入祝融宗他就已经非常高兴了。
恐怕求凡是唯一一个听到走回宗门,不仅不难过反而还很高兴的人,或许能在半路遇见二虎也未可知。只是可怜那些从小娇生惯养的少爷小姐,还有那些个上了年纪的老者,没走出多远就开始哭爹喊娘坚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