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书览看红尘事,聚散悲欢百态伤。
且看西湖藏范蠡,但随水岸赴江王。
曲中最苦商人妇,词底常思卖酒娘。
撞破晨钟和暮鼓,一生苦短为情长。《开篇诗》
———————————————————
边关战事连连起,明皇化下又征夫。
夫与王师平安绿,久来不见一行书。
中庭门外凄凄草,杨柳依依月色初。
自怜人在春山住,常被三寸金莲误。
春醒花飞日落时,小楼烛影黄昏雾。
暗中寻遍旧游人,游处今在旧不闻。
悴上高楼浅斟酌,山遥水远两目深。
折枝又发新枝叶,老木重生昨日春。
多情只为无情苦,往地还思往日人。
肝肠寸作千千结,杯酒化为万万心。
为使心中无抱怨,便下高楼四面寻。
东家有女人初配,住在山中灌木尾。
与君体贴共归宁,孝敬高堂茶同水。
能知冷暖善言谈,更兼道德同富贵。
闲人自感莫长时,笑言还向西家里。
怕看西家长作虚,中有一妇小字鱼。
常年不开愁字锁,只因汉子两年疏。
将身欲往别门走,闻道春风舞罗袖。
舞中明明有双飞,原是鱼夫与鱼偶。
软言细语说相思,花灯明夜合欢时。
幸好人在长门外,不短他人诉别离。
别中有泪重寄语,正是当年征夫去。
征夫一去向何门,遥遥折煞善愁人。
愁善愁善月一半,却倚管弦听弦管。
弦管声出南家来,千红万绿绮灯开。
写夜相思还曾倚,琵琶今夜释情怀。
同是征夫得征令,奈何只见邻人影。
寻声欲问来者情,锣鼓喧天人满径。
路人同道将马归,辗转流苏慰寂围。
我闻此情生叹息,竟向北门老妪随。
料想老妪知我意,宥我心忧释我眉。
未曾料得老妪痛,泪流双河阴阳共,
妪夫正丧十年期,也在军头传辎重。
可怜妪夫恨兵家,幼来不把孙子哗。
一朝选作军中子,无端命脉没黄沙。
黄沙年年没白骨,可惜不如天上月。
我闻此语又凄凄,尽日黄昏看不足。
回头不敢出深闺,深闺内院帘幕垂。
月色但移红花影,阴风重袭怅气回。
今宵夜里如何梦,怕见孔雀东南飞。
吴丽卿著
拜秋三人处理完家乡事物,经两天颠簸,在金大福的带领下,于1980年11月17日来到西安市太白县内秦岭山中,一个唤作勺儿村的地方。
此间路程怪异,翻山越岭,穿溪过河,看似平常,行走之间,总觉路似忽来,山似乍出,让人疑窦重生。一入村口,就见一块盼夫石,上面刻着这首叙事古诗。写得俗白,意思明朗,为唐朝时期丈夫从军后,女子盼归时的感情抒发。
拜秋:“这石头有上千年历史,未曾遭过人为破损,可见村里有不少秘密。”
穿山甲笑道:“秋哥真是好眼光,此地处于群山之中,却是脉络相连,水绕其中,便村子就是个好风水!再看村子外面,山势延绵,余脉相接,众形相错,仔细观之,必出大墓。”
金大福对盗墓的事兴趣不大,手里拿一副扑克牌玩弄,以领导之势说道:“我们不为考古盗墓而来,最好少些好奇,免得他人疑心。”
这金大福身高一米六五,穿一件黄色皮衣,套一条黑色西裤,踏一只大头皮靴,拄一条方木拐棍,那一副凶相:
目似青牛眼,眉如麻索粗。鼻低成扁扁,脸厚为嘟嘟。嘴阔红唇细,耳微寸发乌。身材偏作窄,一脚号之孤。
自来性格孤僻,除打牌之外,少与人交,为人粗鲁,好出风头,看似稳重如山,却是浮躁轻佻,言语款天阔地只为掩盖内心之卑,胆量细如牛毛实为贪生怕死之辈。
拜秋敬他残疾,记他父亲言语,一路上多有相让,穿山甲事从拜秋,万事也都让着他,二人笑笑,继续向前。
走不多时,就见小路上走出一个疯癫女子,手里晃着一根茅草,口里一惊一乍的喊道:“将军!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这女子虽然疯癫,依稀可见五官精致,拜秋叹息一声:“可惜了!”一个背柴老汉忽从山上下来,约有六十年纪,金大福问道:“喂!你知道李老歪家怎么走吗?”
老汉转身,看了看,径直而走。
金大福继续喊道:“喂!喂!你知道李老歪家怎么走吗?”
老汉二次转身,说道:“你叫你爹还是叫你爷爷?”
穿山甲听了,一旁狂笑不止,金大福怒气重生:“你这老不死的,我才是你……”
林拜秋一把捂住嘴巴,说道:“他答应你是情分,不答应你是本分,你叫他声爷爷,他这年纪也受得起!如果反击出脏,说是大逆不也不为过。”
老汉:“老汉今年六十有五,不姓喂也不姓啊!年轻人出门行走,要对得起爹妈教养!”
言罢转身向前。
金大福甩开拜秋手,指着拐棍骂道:“老不死的,路上摔死你!”
老汉没有回头,不久消失在下坡路上。
疯癫女子呵呵笑道:“王老师被骂了,你骂了王老师!”
拜秋指责道:“亏你老爸是金巫子,不知强兵不压主的道理?”
金大福:“不要对我指指点点,这老头本来该死。”
三人走到老汉消失路段时,乃是一个坡顶,隐隐看见村子面貌:
长在群山下,晨昏雾气浓。貌成勺子状,神走海瀛宫。老木崎岖出,人房错落中。村头知命客,笑说雨和风。
那村子里走出五个吊儿郎当的年轻人,晃悠悠的走到面前,一把拦在金大福身前。
金大福没有见过这般阵势,不禁吞一口唾沫:“你们要做什么?”
其中一个壮汉比手划脚,说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地过,留下买路财!”
拜秋心道,可能是当地混混,讹点钱财,便在金大福耳边轻声说了两句,意为每人给他们两三元钱。拜秋因为没有得到砚台,钱打了泡影儿,来此费用,全由金大福一人操办,十五块钱对金大福而言,跟要命一样,竟然脱口而出:“你们这群土匪,光天化日也敢打劫,信不信我这就报警?”
五人大笑几声,领头的示意,就见其中两个把金大福双臂拉稳,壮汉一拳打在腹部,金大福哇哇直叫。另一人把拐杖去掉,两人把双手放了,领头壮汉说道:“两个小时,能纹丝不动,就不要钱财,放你过去。”
金大福认得不是玩笑的主,气焰全消,说道:“你们要多少钱?”
领头不屑而道:“你有多少钱?”
金大福结结巴巴:“5、不对,1块钱。”
领头的再出一拳打在肚皮上:“当我是三岁娃儿?一块钱也敢走南闯北?到底有多少?”
拜秋和穿山甲一直相安无事,就中也看出了门道,拜秋上前说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们千里迢迢至此,不暗世事,如有得罪之处,还请包含。这里大福送上十五元钱作为饮酒之资,还望笑纳。”
心头暗道:“如若不受,我也要看看你这龙有多长。”
这五人是村里的混混,年纪从十八都二十五不等,领头的叫作王玉其,今年二十有五,身高一米七八,长相粗壮,力气大,小时爱哭,如猫儿叫唤,人送外号花猫猫,长成后无事不为,常走夜路,最爱做翻墙倒院的事,因此又叫做飞天猫。每日游手好闲,逢人一副赖皮脸嘴,对背柴老汉,村里唯一的老师,极为尊重。老师遭人剃了鼻子,就吩咐他领人来放金大福的下马威。言语中特别提到,不要为难矮人和良人,见拜秋如此答道,领头人把双眼看大福,拜秋也一旁打眼色,金大福心不甘情不愿,只好摸出十五块钱奉上。
五人拿了钱,领头的一巴掌敲在头上:“死瘸子,警告你,来到这里就是天王老子也得给王老师三分薄面,如再敢对他不敬,老子拔了你的皮。”
五人拍屁股走人,金大福用钱买了教训,一路上小心翼翼,打听之下,找到李家。
这李家处在青山底下,二楼别院三围,画栋雕梁古朴,青砖石头铸成,几株老树多姿,一个风情庭院。三人在院外敲门,一个四十来岁妇女迎在客厅坐下,不时出来一个五十左右老汉,这老汉:
顶四方头势,穿蓝色布衣。下身灰裤子,脚上老牛皮。长相如野狗,身材似柳枝。一身阴险气,眉目最心机。
老汉把三人打量一番,问道:“你们来此有什么事情?”
金大福笑脸盈盈说道:“李叔叔好,我是金巫子儿子金大福,老头子让我前来认亲!”
这老汉正是李老歪,见这样一个龌蹉人,心头骂道:“老鞭子,难怪你也几十年来从不让我进家门,原来养了这样一个东西!”
慢悠悠坐在板凳上,说道:“虽与你父亲有兄弟之称,却无血缘关系,认什么亲?”
金大福摸出一个玉环:“叔叔一定认识这个吧?”
李老歪接过玉环,乃是当年自家玉环上分下之物:“是的,我和你爹都是中年来子,一来巧合,二来情义,方才分你家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