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疯狂的石头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5月1日,由666传媒投资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要上映了。陈一果既是666传媒的股东,也是《石头》导演宁昊的师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陈一果都不能,也不该缺席首映礼。

  宁昊不是陈一果,在娱乐圈没有那么多的人脉。所以《石头》的首映礼没什么明星大腕参加。除了《石头》剧组的主创人员,就只有一些影评人、记者,以及燕影的校友们了。

  虽然首映礼略显寒酸,人气不足。但《石头》的宣传可是一点也不差,影片的首日排片率也有保证。

  强大的前期宣传力度,过硬的影片质量,再加上666传媒的良好口碑,让影院对《石头》的票房普遍看好。

  当王小鸥挽着陈一果的手臂出现在首映礼现场的时候,引起了现场媒体的一阵骚动。

  不少媒体都围过来采访陈一果,当然他们的重点是放在了陈一果和王小鸥的关系上。对于这类问题,陈一果直接忽略了。

  他不是剧组的主创人员,没必要回答所有的问题。至于两个人的关系,陈一果不想提。在心里面,陈一果则是把刘老六骂了个遍。让他一个人来就好了,干嘛要王小鸥过来陪着。

  难道说他不知道......额,刘老六应该是不知道。

  记者采访的时候,王小鸥并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让陈一果放下心来。只是看王小鸥的眼神,她肯定还是没有放弃。

  挑了几个愿意回答的问题回答后,陈一果就摆脱了记者们,和宁昊聊了一会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准备安静的看电影。

  这是《石头》的首映礼,陈一果没必要抢宁昊的风头。当好一个嘉宾,给首映礼增加一些人气就好了。更多的,还是交给宁昊自己吧。

  而且陈一果是提前看过样片的,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

  没有太多明星大腕,星光黯淡,让不少媒体和观众都大失所望。

  不过,等到《石头》正式开始后,媒体记者和观众把所有的失望都抛到脑后,沉浸在这部充满黑色幽默的小成本商业喜剧电影中。

  虽然全方言对白让有些观众听起来略感别扭,但有趣的故事剧情,还是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

  就连王小鸥也保持不了淑女风范,斜靠在陈一果的身上,一直捂着嘴大笑。

  而且,虽然影片一直再搞笑,却一点也不让人觉得肤浅。

  片中,谢晓萌为了骗老子的钱,装成骨折模样。尤其是谢晓萌对一女生说:“失去理智了。”

  这句话即让观众欢笑的同时,又引人深思,这不正是现实中某些年轻人的对照吗?像谢晓萌一样的啃老族,是不是越来越多了。自己身边,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人存在。

  而最让陈一果在意的,还是片中黄博的演技。虽然不是主角,但绝对片中留给人印象最深的那一个。特别是假扮民工骗人的那一段,看起来真的是太土鳖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影片的结尾也印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正确性。黄博饰演的黑皮真的变成了“黑皮”,也践行了自己抢了就跑的诺言。结果,黑皮被人骑着电瓶车在路上狂奔,这样的结尾,特别有喜感。

  电影结束了。

  观众的掌声却没有停下来,所有人都很高兴,他们有幸见证了一部好电影的诞生。

  影片结束后,影片的几位主演,包括导演宁昊,受到了记者们的重点采访。

  而在第二天关于《石头》的报道中,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

  “《疯狂的石头》——平民之作的胜利!”

  “《疯狂的石头》——草根的爆发,小人物经典之作。”

  “《疯狂的石头》——十年来最好的小成本电影。”

  票房方面,《石头》的首日票房达到了400万,虽然略低于陈一果的首部执导电影《不二神探》。但《不二神探》还有刘奕非一个大牌明星在,《石头》则是绝对的平民之作,一个大牌明星都没有。能够有这么高的票房,全靠影片的质量。

  因此,论票房潜力,《石头》还在《不二神探》之上,保守估计《石头》的国内票房也能达到8000万左右,破亿的可能性不大。至于海外市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口碑方面,《石头》更是清一色的好评,各大电影评分网站上,最低评分也没有低于8.5分。绝大部分的影评,都是力赞的。

  当然了,有喜欢的人,自然也会有挑刺的人。

  也有部分媒体指出,《石头》的核心元素,包括剧情人物的设定方面,都和国外的一部电影《两杆大烟枪》极为类似。《疯狂的石头》,实际上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抄袭之作。

  抄袭,借鉴,还有致敬,大部分的影视剧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甚至很多人都分不清这其中的差别。

  从影片的核心和内容上讲,陈一果认为《石头》的确是借鉴和参考了《两杆大烟枪》,但绝对称不上是抄袭。

  因为在整个故事情节上,导演宁昊没有对故事做简单的移植,而是将其与地方风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会使观众产生疏离感。从这一点看,《石头》就已跳脱简单的抄袭框架,

  借鉴,并不是《石头》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本土化,才是《石头》大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很好地借鉴了同类型影片的优点,还大胆向其他类型片或电影人学习,并将之全部融入当地的大环境之中。

  为什么购买了很多国外影片或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权,但改编的作品却没办法让观众们满意。原因很简单,就是本土化不够。

  陈一果不是一个喜欢接受采访的人,但被问到如何看到《石头》涉嫌抄袭的问题上,还是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认为不存在所谓的抄袭问题。借鉴是借鉴,抄袭是抄袭,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石头》是不是抄袭,稍微有点常识的都心知肚明。但为什么还是有大量的媒体和电影人,睁着眼睛说胡话呢。理由无非利益两个字。

  2006年的5月1日,上映的电影只有一部,就是《石头》。

  然而在4月30日的时候,有两部电影上映,分别是全志贤主演的电影《雏菊》和黄胜依主演的《战神再现》,而在4月28日的时候,还有一部陈琨主演的电影《理发师》。在往前算,还有《啤酒花》和《生死大营救》两部电影。

  这么多的电影挤在了一起,竞争必然会非常的激烈。

  《雏菊》有以野蛮女友闻名的全志贤,《战神再现》的女主角是“星女郎”黄胜依,多少有点票房号召力。但是在《石头》的高质量面前,都是渣渣。

  至于说陈坤主演的《理发师》,影片的质量的确是还不错,可惜这是部文艺片,就好不叫座。

  质量上比不过《石头》,还想争夺同期高票房,怎么办?

  呵呵,很简单,抹黑对手呗。

  于是,就有了《石头》被部分媒体和影评人指责抄袭的事情。

  但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电影好就是好,容不得作假。至于说抄袭,很抱歉,《两杆大烟枪》这部电影压根就没在国内上映过,观众们听都没听说过这部电影。

  而且,宁昊的背后也是有人的。他的母校,燕京就是他的后盾。同样,《石头》的主要投资人,666传媒,也是他的坚实后盾。他们都是不会允许这些媒体和影评人,肆意抹黑宁昊,抹黑《石头》。

  很快,在燕影电影人相继发表言论支持宁昊。666传媒又出手严惩了几家带头抹黑宁昊的媒体后,《石头》抄袭的言论消失了。

烂片终结者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36977/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