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大陆之东,大玄国都玄安城中。
虽然寒冬已经过去,但早春的时节还是有些微凉,街道上的人们还穿着薄袄,一阵冷风吹过,都忍不住缩下脖子。
“听说了吗?再过两天镇国公家的世子就百日了,到时候,整个玄安城的名门贵族都会前往国公府为小公子庆贺。真是,一个孩子的百日宴都这么大的排场。”
一个将脖子缩在薄袄中的百姓,一边看着身前镇国公府里的丫鬟下人进进出出的忙活,一边对身旁的同伴说道,言语中带着一点酸意。
“你也不想想镇国公云家是何等豪门,现在的镇国公云越可是我们大玄最有权势的那几人之一,不要说是小公子的百日宴,就是云家的一个下人都有很多人攀附。”
开始那人听完后,也没有反驳,只是满怀期盼的说道:“要是我也能是个国公就好了,就算不是国公,是国公儿子也行啊。”
旁边那人听完后笑着道:“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熊样,也想着当国公。要知道云家可是为我大玄不知付出多少血汗的,三十年前的那场国殇要不是有老国公舍身,说不定你都不知道被冰兽拉在哪里滋润土地了。现在的国公云越大人也是,可是整个大陆百年来最有天赋的人,仅仅三十多岁,听说玄气修为就已经深不见底,而且还时刻护我大玄国民,小公子百日宴都还在镇冰要塞守着。”
开始那人听后,也觉的他说的是事实,但话确实说的难听,赤着脸反驳道:“张三,就算我王麻子没有当国公的本身,但是我怎么也比你这个倒插门强吧,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
转眼间两日就已经过去。
云府小公子的百日宴如期举行,整个云家变的无比热闹起来,进出的宾客数不胜数。
在云府门前,云家的管家云忠正招呼着进去的客人,每一个进来的人都是大有身份的,云忠只能不停的低头弯腰行礼,虽然收礼已经快要收到手抽筋了,礼品也都快堆成小山,但云忠只觉的腰酸背痛,却也只能暗暗安慰自己,幸好几十年也就只有这一天。
半个时辰过后,宾客们差不多都已经到场,坐在最里面的宾客要么是大玄阶级金字塔最上层的人物,要么是和云家关系匪浅的人,当然坐在靠外些的也都身份尊贵。
云家的女主人,国公云越的妻子商兰清正在后宅哄着云安。
镇国公云越和商兰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生平安,所以就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叫云安。
小云安现在已经三个多月大了,长的白白胖胖的,眼睛显得很大很有神,是特别可爱的一个瓷娃娃。
等到前面一切都已经准备好后,丫鬟便进屋请商兰清把云安带出去。
商兰清看着怀里的乖宝宝,哄了两下,看见孩子对她笑,伸出小手还想抓她头发,然后才抱着孩子出去。
外边都是一些身份尊贵的人,所以整个云府并没有特别吵,发出的声音都是彼此之间相互寒暄的声音,有讨论谁谁谁在哪里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的,有讨论最近冰原方面战事如何如何的,有讨论今年新推出的政策怎么样的……
看着商兰清把孩子抱了出来,外面琐碎的交谈时也都消失不见。
早在外面等候的云家老夫人,云越的亲娘凌兰随即走到大堂之前,说道:“感谢诸位百忙中抽出时间前来赴宴……”
一番寒暄后,老夫人便带着云安祭祀了云家先祖。
随后云安今天的工作就完成了,被丫鬟抱了回去,这里毕竟是酒宴,一会喝了点酒,外边的环境肯定不适合小宝宝待着。
临近中午开始的酒宴,直到傍晚才将将结束,当最后一位客人被送走过后,商兰清和老夫人都累的够呛,全府上下只有云安还舒舒服服的,不觉发生了什么。
稍微休息一下,商兰清就急忙回卧房看看儿子,又想着婆婆还在大堂里,一会可能还有什么要说的,就抱着云安走了出去,大半天的时间没有照顾的上云安,也顾得上有多累,就是想照看着。
大堂里,老夫人正坐着,喝着茶水,想着一些琐碎的事情。
就在这时,管家云忠走了进来,先是施礼,然后说道:“老夫人,外边来了一个道士,说是从五灵山来的,想要拜见您,说是有要事相告。”
老夫人听见道士和五灵山这几个字,眼里面一阵困惑,好像什么时候听说过这几个字一样。
云忠看见老夫人脸色不太好的样子,心里面一阵发怵,心道:“不好,今天大喜的日子,我怎么好想迷了眼一样就答应那个老道士进来通报,老夫人也是随随便便可以见的吗,真是糊涂啊。”
就在云忠忐忑的时候,老夫人忽然想起三十几年前,也有一个老道士前来云府拜见,不过当时拜见的是老国公云定寒。
想到此处后,老夫人心中便紧张起来。
当初,老道士来拜见的时候,告诫了云定寒冰原会有大变,望早做准备,还给了云定寒两道护身灵符。
云定寒和老夫人当初都并未在意,却没想到噩耗不久便发生。
或许是因为三十几年前丈夫的离去印象太深,再加上那个道士颇有仙风,老夫人很快就想起了当年的事情,只是不知道现在登门拜访的这个道士是不是当年那位灵虚子,不过已经决定要见上一见,就对管家说道:“请那位道长进来吧,不要失了礼数。”
云忠还在忐忑之中,突然就听见老夫人的话声,心里面顿时一松,就赶忙出去客客气气的将道士请了进来。
过了一会,云夫人就看见一个颇有仙风的道士走了进来,正是三十年前拜见云定寒的灵虚子,相比于三十年前,老道士并没有多大变化,依旧是原先的样子,这老夫人感到惊奇的同时,心里面也隐隐不安起来。
看见灵虚子走进来后,老夫人先是起身拜见,叫下人赶紧上茶,然后就屏退了大堂里的下人。
此时,商兰清也抱着云安走到大堂之中。
商兰清走进屋后,看着屋子里面除了婆婆外还坐着一个不认识的道士,心里面觉的有一点诧异,看着有外人在屋子里,就恭敬的先对老夫人行了一个简单的礼节,然后问道:“婆婆,不知这位道长是何人?您们是在商谈什么要事吗?”
老夫人看着儿媳,笑着说道:“这位是从五灵山来的灵虚子道长,可是一位活神仙。”
灵虚子听言,保持着平淡的表情,说道:“夫人谬赞了。”
然后转向商兰清,看着她怀中的云安,然后说道:“想必这位就是少夫人了吧,那怀里面的应该就是小公子了吧?”
得到肯定后,灵虚子继续说道:“贫道今日正是为小公子而来。”
“百日之前,贫道心中一阵悸动,甚至比三十年前犹有过之,后来想要窃得天机,不料经过几日推演后却受到天道严重的反噬,不过所幸还是窃探到一些信息,得知承天气运与一子起了关联,未来天下将会发生极大的变故。”
灵虚子说话的过程中脸色显得十分凝重。
老夫人见灵虚子说完,赶忙说道:“不知道长所说可是我的孙儿云安?”
灵虚子却是摇了摇头:“我也不知是不是云小公子,天机到了这一步就已经不可推测,不过我却看见云安小公子与未来的大变有极大联系,而且云公子此生或有一劫,此劫将关乎云小公子命运。”
老夫人一听,又着急的说道:“不知道长可有办法化解此劫?”
看着老夫人一脸期望的眼神,灵虚子却摇了摇头,说道:“此劫并不一定会发生,但是若此劫注定发生,凡人却注定不能改变。贫道今日前来,其实主要有三件事情,其一便是告诉夫人未来将有劫难,望夫人早做准备;其二便是这一道护身灵符,当年我曾送予老国公两道灵符,我后来冥冥中有感那两道灵符都被触发了,却不知结果如何,今天这第三道便送予云小公子,希望日后能抵消部分劫难;而第三件事便是这块暖玉,这块暖玉是我很久以前在一处遗迹中和那三道灵符一起发现的,那三道灵符我看出有护身之用,算得上是当世珍宝,但是几十年过去,我却始终不曾发现这块暖玉有何用处,但在百日前推演之中,我却发现这块暖玉和云小公子命格想符,或许交予云小公子日后或能得知它的真实用处。”
老夫人听见并没有化解云安日后劫难的方法,又只是一道护身符,有一些失望的道:“这也可能是我孙儿的命吧,多谢道长不辞辛苦前来相告,日后道长有什么难处都可来找玄安云家。”
然后便叫商兰清接过道士手中的灵符和暖玉,灵符已经被一层红布包住,上面有一根细绳,刚好可以让人戴在脖子上;而暖玉仅仅只有云安手掌大小,呈青白色,是一个环形,商兰清刚刚接到暖玉的时候就感到手心里传来一阵暖意,就得知必然不是凡品。
接下两件宝物,商兰清便说道:“多谢道士赐物,今日天色已晚,不如道长就留在府上歇息一晚?”
灵虚子又是摇头说道:“贫道今日前来需要做的事情已经都做完了,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的,就此告辞吧。”
看出灵虚子确实并不想久留,老夫人和商兰清就一起把他送出了云府。
回到云府,商兰清就问道:“娘,那个老道士所言可信吗,怎么看您对他十分客气的样子?”
老夫人简单的告知了商兰清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商兰清听后,脸色一白,急忙说道:“那可如何是好,安儿以后真的有生死之劫可怎么办。”
老夫人说道:“现在一切也只能全看天意了,灵虚子道长也说过或许安儿能够平安一世,等一下你就把护身符和暖玉给安儿带上吧,希望可以抵掉这场劫难。”
商兰清听后也只能称是,在大堂和老夫人商量过后,彼此都同意此事不能外传,随后便抱着云安回后屋准备休息。
春去秋来,一转眼就已经过去了五年,云安已经五岁了,从襁褓中的小宝宝变成了有一米二高的小朋友。
在同龄人中云安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也并不矮,一张瓜子脸,脸上肉嘟嘟的,有人看见一定会称赞这个小孩子长的真乖,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眼睛有点小,不像小时候是一个大眼睛。
五年的时间,云安算是渡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和玄安城别家的几个熊孩子一起疯玩过,也有母亲奶奶始终陪在身边,身边的大人也都对他十分宠爱。
但毕竟是生在云府,不可能完全像普通小孩一样,云安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读书认字,习武强身。
不过云府也并没有急功近利的意思,云安五岁前的主要任务还是长身体。
也或许是因为云安注定此生有劫,老天爷十分公平的给了云安一个聪明的脑子,虽然只有五岁,但是通过商兰清平时偶尔的教导和云安自己的学习,云安已经认完了平时会用到的常用字。
看着云安已经能够认完经常会用到的那些字,商兰清和老夫人都决定为云安找一位老师,让云安真正开始读书,明天就是云安第一次上课的时间。
在云安房间里,商兰清看着儿子乖巧的坐在旁边,心里面的那种母性情绪毫无掩饰的露在脸上,温柔的对着云安说着:“安儿,明天就要见先生开始读书了,紧不紧张吖?”
云安一脸童真的看着商兰清,眼睛里面透着兴奋,开心的说道:“不紧张,我听奶奶说读书可好玩了,我其实很想快一点见到先生。”
商兰清听到云安的回答,满脸温柔,轻轻的笑了几声,心里面想着,“这傻孩子,读几天书就不会这么想了吧。”
商兰清开始读书的时候,每一堂课都上的如坐针毡,直到后来年龄大了一些,才慢慢喜欢上读书,不过那种如坐针毡的痛即使是现在也记忆犹新。
虽然心里面这样想着,商兰清嘴里面却不这样说。
“是吖,读书可有趣了,娘和你爹小的时候就都喜欢读书。而且你奶奶给你请的是京城很有名气的荀何荀先生,荀先生为人很和善,而且学识渊博,你可要好好跟荀先生学习,多学一些东西。只是荀先生年纪大了,眼神也有点不好,你可要乖一些,不要惹先生生气。今天快早些休息吧,明天一早荀先生就要来府上了。”
云安听后自然是一脸高兴的说道:“好的,娘亲。”
可能不管在什么地点什么时代,忽悠孩子都是家长的一种本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