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阁下,就是南宫错先生吧。我家先生想请你来舍下喝杯清茶,聊会儿天,不知南宫阁下是否愿意?”只见得那小童子双手作揖,谦谦有礼道。
错一如往常般平静,似乎对前来之人毫无察觉。只是静静地与小黑一同享受,这茶余饭后的美好时光。
童子也不生气,好似早就料想到了这一幕一般。于是童子他,从容地将旗子放到一旁,在一旁坐下。他从小黑拾得的柴火中,抽出了一根燃了一半的树枝,在少年面前,淡淡地写下了两个大字,“王诩”。
少年似乎也不在意,眼神微闭,已经入定。现在的少年,似乎已与周身的树木湖水融为了一体。在他的周围,一些细小的物体,如落叶、砂砾、小树枝。如同失去了重力一般,漂浮在他的身旁,很是玄妙。
童子看到眼前这一幕,似乎是有些吃惊,稍稍出了下神,也是忘了时间。等到童子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已是清晨时分。
一滴露水,滴落在童子的脸上,清凉之意顿时在全身游走。一个寒颤,将童子从那入迷的状态中给带了回来。
“不好,先生怕是等急了。我得先回去了,南宫先生,你快跟来呀。”说完童子便忙手忙脚地拿起旗子,朝着林中深处跑去。“叮铃叮铃”的铃声,回响在这静谧的谷中。
看错的样子,似乎根本就没有追上去的意思。当他正准备换一个姿势,躺下去休息时。少年不经意间,看到了童子写在地上的二字。忽地,少年脑子里有一道灵光闪过,然后,他的身体就如惊雷一般跳起。二话没说,他牵起小黑就向林中跑去,去追逐那小小的童子。
那铃声与错恰好保持了一个很微妙的距离,无论错怎么追逐,那铃声都不远不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细微的晨光透过林间,打在少年的脸上。这一幕,好似几年前在苗家,少年与仡楼一同在林中的时候,那时候的阳光,也是这般温柔。
“真是令人怀念阿。是吧,小黑”,少年微笑着对小黑道。小黑欢腾地哼唧了几声,作为回应。二人沉浸在往昔的美好回忆时,眼前豁然开朗。
那成片的树林消失了,出现在眼前的画面,赫然是一幅世外桃源。百花芬芳,浅草没足,婆娑绿荫,纷纷蝶舞。这片草地,看起来是那么的柔软,仿佛躺下了,就会舒服的不再想起来。这时,错能隐约能瞧见童子的身影了。叮铃叮铃,那铃铛轻轻地回响着,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和谐。
看到眼前这一幕,小黑可安分不住了,驴不停蹄地就向着百花奔去。一蹄子踩住一朵花,看起来十分欢乐。其实小黑在苗族的时候就有着这独特的爱好————踩花,也是因此,还给少年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呢。少年也不阻拦它,随它去了。
找寻了一处柔软的草地,少年他自己也是躺了下来。躺下来的时候,因为太过舒服,他还不禁地发出声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的,便是这样的画面了吧。这里,便是清幽鬼谷的两处奇景,浅草滩与百花谷。
人生能得几回见,笑卧红尘春风里。
二人在这般仙境的环境下,舒缓了片刻,便又跟随着童子的身影,向着谷中走去。
二人一驴,行走在这鬼谷之中。淡淡的雾气在身边环绕,眼旁的风景都变得有些虚幻了。这倒是有一种在云雾间穿梭的感觉,很是玄妙。
不觉何时,一个朴实无华的草庐,便是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南宫先生你稍等片刻,我去与家师禀报一声”,童子双手作揖道。
错他点了点头,微笑着向童子示意道。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童子才从草庐中缓缓走出。童子双手向草屋一伸,做出请入的姿势,少年会意后,回了一礼,便径直走了过去。
小黑它倒是对那草庐毫无兴趣,便在自顾自地在周围玩了起来。
错轻轻地推开了门帘,眼前是一个不大却很舒适的干净内室。两旁,摆着会客用的长桌。中间有一屏风,屏风上为墨色渲染的山水花鸟之图,隐隐间,有一种人间仙境之感。只见得这屏风后坐着一位老者,屏风拦着,倒是瞧不真切。依稀能窥见,他白发白须,脸上身体上都有些许皱纹。但从他的身上,丝毫感觉不到应属于老者的迟暮之意,反倒是有着一股蓬勃岸然的春意与生命力,散发出来。
老者双目微闭,似在假寐,似在修道,又似在思考。少年他,对眼前的老者完全琢磨不透。一时间竟是有些语塞,不知所措。这样的气氛持续了好一会儿,少年才鼓足了勇气,向老先生作揖。随后,便是双膝跪地,叩拜道,“晚生南宫错,这厢有礼了。不知前世何时修来之福,今生幸得鬼谷子先生拜见。”
“起来吧,南宫先生这一拜,老夫可受不起。还是请来屏风后的几案下一聚”,鬼谷子的双目依旧微闭着,淡淡地说道。
“晚生从命”,少年他也不推脱,便恭敬地向几案走去。
一股淡淡的茶香,从屏风后飘来。只是轻轻一嗅,便让人疲劳消除,神清气爽。绕过了屏风,他看见了,几案上摆着两盏清茶。清泉水,西湖叶,人间得来几回尝。错他也不客气,举起香茗来,便是细细品尝。
当茶水缓缓渗入喉,有一股清香的回味,甜甜的。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融入其中。这种茶,能让人醉的。
鬼谷先生不知何时,已睁开了了双目。看见了少年品香茗时的神貌,先生的面上,露出了慧心的一笑。随后,老者他自己也是举起了香茗,静静地,慢慢地,品尝了起来。有如融入天地一般,大道无形,皆是自然。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人,华夏族,相传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思想卓越、为道家代表、乃兵法集大成者。他还是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鬼谷子的师尊,是世界辩证创始人、举世哲学的太上老人,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