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妖魅短发,浑身缠绕着白色布带,隐藏在月夜白刃里的嘴角,斩妖泣血。
黑色的披风,无风自动。腰间缠绕着五把小刀,背上缠绕着五把十大名剑。嗜剑如命,无双剑姬。
传闻中,十剑客本来是指十个身负名剑的侠客。他们在他乡遇故知,便义结金兰,一同闯荡天涯。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而又奇异的剑术,他们十个人,以十剑客的盛名闻名于江湖。
可是,后来不知怎么地,这些盛名的剑客,一个个都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到了最后,只剩下“十剑客”里的一人了,那些消失的剑,也是全都出现在他一个人身上。
那人的剑术也因此大涨,而且当世,剑法造诣上无人能出其右。天下间能令其拔剑者,鲜已。渐渐地,大家都忘了他的名字,只记得“十剑客”这个名号。从此,他便是有了另一个名字———“十剑客”。
十大名剑,每把都是传说之中的剑,每一把都背负了那个时代的使命,拥有自己的传说。同样地,每一柄名剑都有自己的剑灵,它们,都是极其高傲不羁的存在。
习剑之人,能够拥有其中一把,便是它们一生中的至高荣耀。同时拥有其中两把,连侠之大者,都不曾想过。因为,剑灵反噬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名剑剑灵反噬,连持剑者的灵魂,都会沦为剑的祭品。
由此可见,十剑客对于剑的领悟与造诣,是到达了一个怎样的高度。他,可谓剑之鬼才。杀人红尘中,脱身白刃里,美酒滚滚去,笑傲江湖中。
第一剑
圣道之剑———轩辕剑
轩辕剑与天下第一帝———黄帝有关,轩辕二字,即为神化了的大龟。有这样的传说,黄帝命令座下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铸剑师,要他们铸一把绝世名剑。但两位铸剑师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无法铸成理想的剑。那日黄帝来到剑房视察,受到神明点化,他断然割下自己的臂肉,投进剑炉。中华第一神剑———轩辕剑,即刻铸就。
轩辕剑的剑身,一面刻着日月星辰,一面刻着山川草木。而剑柄两则,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后来黄帝将这把象征着华夏民族之气的圣道之剑,传给了夏禹,所以此剑也有“轩辕夏禹剑”之称。
轩辕剑,亦为斩魔之剑,相传恶魔蚩尤便是死在这柄神兵之下。
第二剑
仁道之剑———湛卢剑
湛卢剑为铸剑始祖———欧冶子所铸。公元前509年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携妻朱氏、女儿莫邪和徒弟干将。从宁波出发,到丽水,他看中了那湛卢山,是寻铁铸剑的好地方。
据说他在此山上,一共铸成了五柄剑,第一柄就是那“湛卢剑”,此剑湛湛然通体黑色,这种深沉的黑墨色,让人提剑在手,首先感觉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能感觉出它的宽厚和祥慈。第二柄是“纯钧剑”,此剑出鞘,如芙蓉出水,泱泱如水消溶;第三柄是“胜邪剑”,为其爱女之名;第四柄“鱼肠剑”授予专诸,受公子姬光之意,藏于鱼腹中,企图弑君谋位,因此也被后人视为不详之物;第五柄“巨阙剑”,巨,即是切之意,阙,意为锐利无比,此剑能削铁如泥。
传说湛卢是一柄神奇之剑,它会滴血认亲,唯有仁道之君,方可使用此剑。它不仅是一件兵器,更是上帝注视君王的眼睛。“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第三剑
帝王之剑———赤霄剑
秦朝时,有一个没有出息浑身毛病的青年。不干农活,好酒好色,好吹牛。有一日他不知从哪弄来一根铁棍,告诉乡里人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还说自己是天上的一条龙,他很早就认识始皇帝,说他是白龙,自己是法力更高的赤龙。他说自己知道始皇帝的元气已化为一条白蛇,在丰西泽游弋。说来也怪,去县城学徒做工的人经常莫名失踪在丰西泽附近。有人好奇便去打探,结果吓得面无人色。路闻腥气,白蛇挡道,似乎在等待什么。这个青年喝醉了,说是白蛇在等他,便径直上前。一夜过去,青年再也没回来,乡人看见一条硕大的白蛇被斩为两截。再往前走,发现青年正在睡。他的身体上方有一团云气笼罩,云中有条赤龙正在洋洋洒洒地飞来飞去。而手中的那根铁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
这个青年就是刘邦,这把宝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
第四剑
威道之剑———太阿剑
太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
晋王伐楚,志在太阿。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若不交剑,明日攻陷此城,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日自己要亲自上城头杀敌。次日,晋国兵马遮天蔽日,楚国都城如处汪洋之中。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
第五剑
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
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慌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后此剑传于唐朝,为避高祖李渊之讳而改名“龙泉”。
第六七剑
挚情之剑———干将剑、莫邪剑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他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
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看到莫邪飘然坠下,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
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
第八剑
勇绝之剑———鱼肠剑
“……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
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只看到菜没看到专诸。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内灯火依旧,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被惊呆了。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
第九剑
尊贵无双之剑———纯均剑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后醒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暄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践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钧”。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上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勾践点了点头,道:“是,”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
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第十剑
精致优雅之剑———承影剑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