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皇帝闹笑话,对于中原人而言已经变得不稀奇了。
谁让那位康王赵构遇上了一个“天外飞仙”,谁让南朝多是佞臣、又少有能臣呢
在赵构接连做出自毁一般的举动后,北起大名府、南至琼州城,东起海边的登州、西至边塞的兰州城。街头巷尾百姓聚集之处,几乎在几天内全都在耻笑康王的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行为。
甚至在赵构的都城里,一些偏僻的茶肆、酒馆里的说书人迅速的编出了段子。借古讽金,将康王说成是王莽第二、给汪黄主导的南朝变法早早下了失败的定义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的相悖是所有王朝能否长久、是所有君主能否坐稳江山的关键。
赵构的一系列完全出于他自私、自立想法做出的决定,只在短短几天内便让南朝大失人心。
只是几天后,许多从北方逃避战乱到南方的中原人开始拖家带口、全族全村地离开了在康王地盘上临时的家园。这些人一路向北,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到家乡去,回到信王地上刘行、刘太傅做主的那个王朝管制地区去。
百姓心中都看出来了,康王不是王莽、他更像是一个完全自我为中心根本不配走皇帝的废物。
与其在这样一个自私到视天下人如草芥的皇帝治下坐等日后刘太傅收拾完女真和西夏人挥师南下再归顺北朝,还不如趁早回到家乡去,日后也会少了许多变数、少了许多颠沛流离。
良禽择木而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大批南逃的北方人开始川州过省、成群成群地朝着故土涌去时。许多南朝的臣子也被他们的家人劝说得动心了。
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还在带兵不断袭扰荆湖北路和淮南东路的刘子羽与吴璘,竟然接到了来自南朝各地下至县令、上至路一级高官的密信。
最让吴璘和刘子羽想不到的是,地方官想要北归、投奔刘行还不算什么,居然连赵构的户部侍郎、吏部郎中令等中枢大臣也发了密信希望刘、吴二人为他们提供便利。准他们带着家小、族人回到家乡去
刘子羽是武将不是文官,类似这种密信投诚之事,他和吴璘一样都不敢擅做主张。
在接到这些雪花一般洋洋洒洒从南朝飞落到面前的密信,刘子羽选择了第一时间找到河南巡抚、公知刘行的心腹王命德。与他一样,吴璘也在第一时间将成堆的书信叫人抬着,送到了山东巡抚衙门。摆在了刚从刑部尚书调任山东巡抚的胡寅面前。
王命德与胡寅,一个是刘行的心腹、一个是中枢尚书让位其父后下道:“老先生,您的弟子遍布江南各地,这次怕是真要劳烦您代我逐一向这些有意来投。想要携家小、带族人北归的读书人们写写回信咯。”
胡安国闻言,正色起身、拱手对刘行道:“刘太傅但有差遣,老夫怎敢不从。只是不知太傅欲如何对那些人说又准备待他们北归之后,如何安置他们呢”
胡安国是两宋时期著名的经学家、理学家和政治家,对当今天下的政治和学术领域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胡安国以其时政论、治国论、春秋传奠定了将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湘刘行邪狂不可教也、都说刘行他日必是一个,魔头。但偏偏胡安国认为顽劣之子成大器,邪狂书生擎起天。
也正是因为胡安国当年看重刘行,加上种师道、种师中的关系,刘行才没有在屡次闹事、设计坑害先生之后被嵩山书院逐出门墙。
当年胡安国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对于刘行而言那是一种恩情,也是一种知遇。
所以胡寅才会那样顺利地先是做了刑部尚书,接着这位胡老先生愿意出山来帮助当年他喜爱的学生后又被刘行放心地,那之中和多人也可以算作是刘行的儒学同门。
用人唯亲,实际上胡安国愿意接下刘行这次的勾当来,也很清楚刘行对他的亲厚、对他父子的亲厚。
因为他最小的儿子,几乎连面都没与刘行见过的胡宏就在两天前才刚刚出任东川巡抚。其另外一个儿子胡宁,现在也从一个七品芝麻官被刘行直接任命为国子监祭酒。
信任源于师生情谊,有这份情谊在,胡安国只能这样做才能对得起刘行、对得起二人之间的情谊。
而刘行也正是要用这份情谊,请这位当初对自己最好的游学先生来帮自己一个大忙、一个可以让南朝官场大地震的大忙。
只要这件事真做成了,刘行似乎看到了南朝各县没县官、朝廷里面只剩下一群没有真才实学,只会阿谀奉承、拍赵构马屁的酒囊饭袋那场景了。未完待续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