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数据:(因战车道准许限度魔改,可能与历史不同)
型号:M26E2中型坦克
长度:10m
宽度:3.51m
高度:2.78m
重量:43.5t
乘员数:5人
发动机:大陆AV-1790-3气冷式发动机810马力
车体装甲:120/76/51
炮塔装甲:114/76/76
速度上限:公路55km/h,越野40km/h
主要武器:T54型90mm炮,备弹41发(AP/HE)
辅助武器:2×7.62毫米勃朗宁M1919机枪,备弹5000发
M26E2中型坦克历史:
M26重型坦克,是美国研制的一型坦克。二战期间交战双方坦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敌方坦克发展的影响。即在火力上要强于敌方坦克的火力,而在装甲防护上要能对抗敌方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打击。这种“水涨船高”的发展模式,也体现在美制M26重型坦克的研制上。
M26Pershing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军,虽然没有来得及在大战中发挥作用,但在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大量使用。
M26坦克有T26E4超级潘兴、M26A1、M26E1和M26E2几种改进型车。其中,A1型和E1型,在火炮身管上有一些改进,T26E4超级潘兴克所使用的分装90mm炮弹遭到军方冷落的同时,可以发射一体炮弹的T54型90mm坦克炮已经测试成功完全可以装入潘兴坦克的炮塔内,其弹道特性与原先的T15E2型90mm炮极其相似,但所用炮弹进行了重新设计,尺寸更短更粗,便于在坦克炮塔内进行搬运装填,T54坦克炮比T15E2型长度略短,炮口制退器也改为单排烟孔样式。
战后,美国人将M26重型坦克重新划分至:中型坦克的范畴。
战后由于美苏对抗日益紧张,面对苏军强大的装甲力量,美国决定研制新型武器的同时,对M26坦克进行改进,陆续安装了新的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新型火炮。1948年7月30日把改进的M26潘兴坦克即M26E2,换装了黎里达茵-大陆公司研制的AV-1790-1型V型12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达到810马力,装备了底特律公司生产的CD850-3型变速箱。美国人曾计划将M26E1上安装成功的T54型坦克炮安装到M26E2上,但随着局势改变和军费紧缩而打入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