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芙蓉诗会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又是一番笑谈后。

  送走了陈行这五个在家中颇受宠爱,却不算很得志的勋贵子弟离开,贾玝面露思忖。

  陈行虽然不是心思诡谲、阴险小气量的人,但也谈不上是个主动轻易伏低的人。

  陈行这次能示好贾玝,一方面是因为派系。

  另外一方面有人在陈行耳边“吹风。”

  大周朝勋贵不算很多,但也绝对不算少。

  撇开大周的皇亲国戚,算起异姓勋贵来可具体分为四支脉。

  第一支勋贵:大周太祖皇帝刘建时期的武臣勋贵,可称为开国一脉。

  这开国一脉当初以四王八公为首,十二侯次之。

  四王乃是异姓郡王,分别是南安郡王、北静郡王、西宁郡王、东平郡王。

  八公则是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宁国公、荣国公。

  但如今无论是四异姓王还是八公,都已经是不如从前了。

  第二支勋贵成于大周惠贞皇帝刘位时期,可称为惠贞一脉。

  惠贞皇帝刘位虽在位只有八年,文治不足。

  但刘位武功却是颇为出色,造就了四公七侯外,伯子男爵位加起来也是几十数。

  不过如今只剩下了三公三侯。

  至于伯子男的爵位更是十去七八了,主要原因自然是不足为外人道哉的永平皇帝刘纯了。

  其中陈国公、庆国公、英~国公、威远侯、威成侯就属于这三公三侯。

  至于威平侯,本也是惠贞一脉仅剩的三侯之一,但如今却是和雍乐一脉颇为亲近,常受其他惠贞一脉的勋贵非议。

  四支勋贵里,惠贞一脉与开国一脉关系明面上算不上很好,但暗地里还行。

  毕竟开国一脉也是要避嫌的。

  暗地里还行,是因为惠贞一脉不少人就是从开国一脉走出来的。

  比如第一代庆国公张成就受过第一代荣国公贾源的提拔。

  在陈行耳边“吹风”的三个人里,就有第一代庆国公张成的孙子张开。

  大周第三支勋贵则是永平皇帝时期形成的勋贵势力,可称为永平一脉。

  永平一脉也是如今最强盛的一支,拥有六公十侯,伯子男的爵位更是多。

  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周朝的军机阁就是被永平一脉的六公把控着。

  大周朝文有内阁,内阁有七位大学士。

  武有军机处,军机处有六位军机大臣。

  至于第四支勋贵,也就是最后一股勋贵势力则是当今雍乐皇帝时期形成的雍乐一脉,明面上最为弱小。

  只有双侯,伯子男爵位也是寥寥。

  撇开异姓的武臣勋贵,刘周王朝的皇亲国戚里面,拥有军功的也不少。

  近三十年来,军功最重的皇亲国戚就是武王刘傲。

  武王刘傲乃是永平皇帝刘纯第三子,在永平勋贵一脉,拥有相当高的声望。

  哪怕是现在,在永平勋贵中,武王刘傲的声望都比他的四弟,也就是当今皇上刘仪要高。

  …………

  甩了甩头,抛开勋贵间的那些事,贾玝思量起来了自身:“以我的出身,跟文官集团也算是有渊源的。

  只是还是得拜一有能的名师才是,否则没人去串联关系的话,未必有人想起我流着青柏公贾清的血。”

  想着想着,一时间也没有具体人选。

  …………

  时间眨眼睛就是。

  到了雍和十年,农历十月。

  贾玝已经在国子监里待了几个月了。

  这几个月里面,贾玝白天勤奋读书,好学不倦的架势,让许多人都禁不住咋舌起来。

  晚上贾玝偶尔陪着陈行等纨绔子弟出去玩乐。

  反正贾玝不用花钱的。

  开始对于贾玝的“穷光蛋”,陈行等几个冤大头是颇有郁闷的。

  但他们发现,每次只要有贾玝在,他们都能玩的开心不少。

  因为贾玝实在是会哄那些云阁的名妓们。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单就这半首诗词,不知道多少云阁名妓对贾玝这个九岁大的小少年侧目。

  也不知道多少云阁名妓想从贾玝口中得知接下来的诗句。

  而经过云阁名妓的时不时传诵。

  贾玝也是有些名气了。

  少年才子。

  风流五郎。

  最是为人知。

  …………

  广业堂中。

  此时一个青衫随和,已经双十加冠的男子带着两个同伴,走到正在苦练书法的贾玝身边,调笑道:“五郎,今晚可要去四香阁?”

  四香阁,神京三十六云阁之一。

  听到这善意的调笑,青衫加冠男子身旁的青衫大眼男子和唇红齿白的方正男子也笑了出来。

  抬了抬头,故作一脸正色,贾玝拒绝道:“你们走开,我可不会跟你们同流合污的。”

  青衫加冠男子以及同伴口角皆是一抽,尼玛蛋。

  你贾五郎是什么人?

  你以为瞒得过我们么,别装了!

  在青衫加冠男子左边,那个面色方正,唇红齿白,脸上带着笑意,身高近七尺的男子步履稳健的上前几步。

  表面是人模人样,温润如玉道:“五郎,同流合污可真是说错了,谁不知道风流神京的贾五郎啊!”

  对着方正男子,青衫加冠男子颔首道:“文群兄深得我意。”

  “知我者,文群兄也。”青衫大眼男子也一脸赞同道。

  “深得你们意?”嗤笑一下,随后贾玝面露玩味之色,故意问道:“你们三不会是狼狈为奸了吧?”

  “瞎说。”神色一板,青衫加冠的陈河就是义正言辞道。

  “好了,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们不会想要坑我吧?”面带狐疑之色,贾玝目光在陈河三人身上来回打量道。

  已经是明白坑人的意思,陈河三人脸色一僵。

  继而模样方正,字文群的张楚就是道:“我们是想邀请五郎参加芙蓉诗会。”

  贾玝面露不解:“芙蓉诗会?”

  “嘿嘿,对,三日后芙蓉诗会。”陈河重重点了点头。

  “谁举办的?”神色一动,贾玝有些好奇问道。

  故作高深莫测,陈河三人面面相觑,谁都不先开口,好似就等着贾玝问一般。

  呵呵一笑,贾玝干脆道:“再见,不送。”

  神色一急,陈河、张楚、赵子峰赶紧道:“是云烟阁的青青姑娘昨晚提议的,三日后就在城东木院的芙蓉亭里举办。”

  幽幽一下,陈河特地补充了句:“到时候还会有素有七绝怪才之称的李祁山老前辈在。”

  面露动容和惊色,贾玝禁不住道:“李祁山老前辈也会参加芙蓉诗会?”

  “千真万确。”张楚有些激动道。

  大唐有王昌龄,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称为七绝圣手。

  若论诗词七绝,大周朝的李祁山比不上王昌龄这位七绝圣手。

  但若才学渊博,李祁山可称得上七绝怪才。

  李祁山出生于皇宋灭亡后的乱世,经历过战火搽毒。

  性格坚毅的李祁山少年又是聪慧好学。

  几十年里,在儒道法释四家以及书法、绘画、天文地理有颇高的造诣。

  再加上李祁山其人有些离经叛道,士林清流对其褒贬不一,后来逐渐有了七绝怪才的称号。

  不过不管如何,以李祁山的成就和分量,也都是现在贾玝这种“小家伙”们需要仰望的。

  眼珠一转,贾玝流露怪异之色问道:“为何特意和我说这些?”

  “这次芙蓉诗会的青青姑娘以祁山先生的名义给了国子监六堂师长三十六个名额,我们广业堂有六个名额。

  分别是司徒俊、赵纶、曹乡、王西剑、宋祥、张昆。”

  “这六人……”思虑一下,贾玝清声道:“足够代表我们广业堂啊,没毛病。”

  司徒俊,雍乐七年得举人功名,后放弃雍乐八年会试,举监身份进入国子监。在国子监的诸多文会大放异彩,被好事人誉为雍乐十年的神京四才之一。

  赵纶,军机大臣兼任宣国公的赵轶嫡次子,文武双全,素有名望。

  曹乡,出身江南十三家的曹家,少年时期就素有神童之称,同龄人中也是文采斐然的存在。

  王西剑,老英~国公孙子,虽然文采不是很好,但在国子监有不少的上头人照顾,是贾玝比较熟悉的。

  宋祥,吏部左侍郎宋南嫡长子。

  张昆,去年江南大儒之一白石公举荐给国子监的才子,被国子监录取。

  六人皆是广业堂学生。

  国子监总共三十六房,一房可为一个教室,六房合称为一堂。

  分别是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贾玝就是在广业堂,在贾玝面前鼓撺的陈河、张楚、赵子峰也是广业堂的。

  只不过无论是贾玝,还是陈河、张楚以及赵子峰,在广业堂里都不算是八股文章顶尖的,威望同样也不是顶尖的那一批。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五郎你和青青姑娘熟啊。”挤眉弄眼的,张楚这时候一副你懂的模样道。

  翻了个白眼,贾玝没好气道:“我就知道你们无事不登三宝殿,就算我和青青姑娘相识,但我也没有面子把你们全带进去吧!”

  顿时觉得可能有戏,张楚露出谄媚的姿态道:“你我最优,如果还能带的话,再加上陈河二人。”

  “文群兄,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张楚身边,青衫大眼的赵子峰阴阳怪气道。

  “呵呵。”冷笑一下,张楚并不放在心上。

  “我尽量试试吧。”摸着下巴,贾玝有些无奈道。

  交友不慎啊!

  在国子监的几个月里。

  虽然身上有勋贵的印迹,但贾玝自然是有手段在国子监交友的了。

  国子监六堂学生加讲师、国子监官员,贾玝认识了大半。

  但关系算好的却并不多,不幸的是,贾玝眼前三个就是,而且也属于狐朋狗友一类的。

  说起来贾玝还真是背。

  在整个国子监里,认识贾玝的不少,但与贾玝关系不错的有十一二个。

  勋贵里面有陈行五个。

  再加上张楚三个,以及诚心堂、修道堂、正义堂还各一个。

  “行,进不去也没关系,其实我们也只是想去凑凑热闹。”张楚一脸随意的说了一句。

  “放心,如果麻烦的话,我绝对不会为你们多说。”贾玝稍微转头道。

  呃!

红楼之一代奸雄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4648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