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川一行人从北门进入,进皇宫后步行,最后一路来到了垂拱殿外面。
此时的垂拱殿外面,已经有很多前来上朝的大臣在等待了,这些人头戴乌纱,手拿笏板,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的窃窃私语。
当张小川在几个太监的带领下来到这里时,自然有官员注意到了他们。
此时的张小川,也是一身官服,头上也戴着一顶乌纱,不过几个太监告诉过他,他穿的只是一套七品芝麻官的官服。
“王公公,你们这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打量着张小川,然后朝那个老太监询问,张小川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
“陈相公,这是张小川,是官家命我等带其参加朝会的……”老太监解释说道,随即他又朝张小川说道:“这是陈康伯陈相公。”
“见过陈相公。”张小川连忙行礼。
“不必多礼。”陈康伯朝张小川点点头。
听到老太监的话,陈康伯不禁对张小川有了兴趣,他朝老太监问道:“王公公,官家为何让他参加朝会?”
“据说是因为张小川炼钢的事情……”老太监把他所知张小川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
随着陈康伯和这边的老太监说话,一些好奇的朝臣也纷纷围上前凑热闹。
听到老太监的话,一个大臣朝张小川问道:“你真能直接用炉子炼出钢来?一次性能炼多少?”
“回这位大人的话,在下确实能炼出钢来。”张小川说道:“至于一次能够炼出多少钢,最低不下于一万斤,最多可以炼数万斤。”
“好大的口气……”听到张小川的话,那大臣一脸的不信之色。
其他人听到张小川的话,也是一脸的不信。
“各位大人,我说的可是实话,就在昨天,我们已经炼出了一炉钢,这一炉钢恐怕不下于一万斤。”张小川说道。
说话间,他还从一个小太监手中接过一块钢锭,然后递给最前面的陈康伯说道:“陈相公,这就是我们昨天炼出来的钢,你看看。”
“哦?真是钢?”听到张小川的话,陈康伯自然接过那块钢锭,先是掂了掂,然后仔细打量。
其他人也是好奇的去看,不过一时间,他们也分不清这到底是钢还是铁。
不过就算是铁,要是一炉能够炼上万斤,也是非常厉害的。
如果真是钢的话,那就……众人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赵构之所以同意拨给张小川一万贯让他先实验,其一是因为他被张小川的博学和经历所折服,二来也是因为钢实在是太难得。
在宋朝以前,古人炼钢的大部分步骤都是铁矿石融化成生铁,然后不断锻打脱碳才能成为钢,如果继续锻打,最后就可能变成很纯的熟铁。
后来,古人发明了灌钢法,就是把生铁覆盖在低温获取的海绵铁铁片(熟铁)上,然后加热锻打。
生铁的含碳量高,可以往熟铁中渗入,最后使得两者中,生铁的碳含量减少,熟铁中的碳增加,最后变成介于生铁和熟铁两者含碳量之间的钢。
不过这种炼钢法费时费力还费人工,根本无法大规模生产。
“张小川,你要是说的是真的,那么你发明的炼钢法对我大宋就太重要了,就算其他人不看重你,我也要为你请功。”最后,陈康伯朝张小川说道。
“谢谢陈相公。”张小川连忙感谢。
“张小川,这个名字我怎么感觉有些熟悉啊!”突然,一个朝廷大臣有些疑惑的说道。
“咦,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好像在哪听过。”另一个大臣也说道。
“我想起来了,张小川,从小过目不忘,环球航海游记的主人公,游历过三十多个国家……”
“对对对,就是这个……”
突然,众人看向张小川的目光都变得诧异起来。
“你真是那个张小川?”突然一个年轻的大臣朝张小川询问说道。
“额,如果你们说的是大宋日报上面的那个张小川,恐怕就是我了。”张小川说道。
“你真能过目不忘?”
“你真游历过三十多个国家?”
“大地真是圆的?”
一时间,各种问题纷纷向张小川扑面而来。
“是的,我是过目不忘,不信你们可以试试看。”
“是的,我是游历过三十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有……”
“是的,大地真的是圆的,因为我们一直向西航行,最后又回到了大宋……”
面对众人的问题,张小川也是一一回答。
一时间,炼钢的事情反而没什么人关心了。
这中间,自然有人想要测试一下张小川,所以拿出一本数千字的书册,并且只让张小川看几秒,然后让他把书册上面内容背出来。
对于这么简单的测试,张小川很轻松的就完成了,并且一字不差,这也让所有见识到他过目不忘能力的人都惊叹不已。
更是有人感叹称,以张小川的能力,如果他去读书考科举,中进士是稳稳的,拿状元也很轻松。
更是有人心动,想要收张小为学生,不过都被张小川婉言谢绝了。
就在众人围着张小川议论纷纷时,南宋的朝会终于开始了。
时间到了后,众人纷纷进殿,张小川也被安排在了大殿左侧最后面的一个地方,属于文官行列。
不多久,皇帝赵构从侧殿进入,然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于是众朝臣连忙向赵构行礼,口称万岁。
一番上朝礼节后,朝会正式开始。
这期间,不时会有大臣出列揍事,然后有的赞同有的反对,并且赞同和反对的人要说出理由,最后由赵构拍板拿决定。
朝会一直开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按规矩快要散朝时,赵构好像才想到张小川。
“张小川可来?”赵构朝殿中大声询问了一句。
“小的……臣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张小川顿时出列。
见到张小川出列,赵构点点头,然后朝大殿中所有大臣说道:“这张小川,发明了一种炼钢法,一次可炼万斤钢,一天可炼一到两次,对我大宋来说非常重要。”
“今天把他找来,主要是想让大家帮我拿个主意。”赵构朝所有人说道:“事情是这样,我准备让朝廷在绍兴府建一座大型炼钢作坊,主要让这张小川负责,不知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
“官家。”听到赵构的话,一个大臣出列,然后说道:“如果这张小川真有这样的本事,我们对此并无异意,只是这张小川年纪太小,让他负责这等大事,是否太轻率了一些?”
“哦?不知钱爱卿的意思是?”赵构朝那大臣问道。
“我的意思是应该派遣一个老成持重的官员负责这件事,就让这张小川作为副手。”那大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