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很压抑,也很郁闷。今天可以说是自己的巅峰水准了。整整14脚射门,一脚射歪,剩下的全都被对面那个看似瘦小的年轻小将扑了出去。甚至还有三个球直接被对方扑到从而发起快攻。
自己射门脚法不差,在保证准确度的时候力度也不弱。虽然打不出很刁钻的射门但是球网那么大,足球那么小,自己之前的进球数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脚法没差,只不过是对方门将更强罢了。
遥想到当年在辽省青训的时候,教练也对自己的脚法感到称赞。但这所谓的称赞也成为了自己离开球队的原因——缺少大局观。
作为一名前场,其主要目的不是射门得分,而是遍寻机会,趁机传出精准的威胁球。而远射则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在每一次射门后都能听到场边教练大喊为什么不这么传,为什么不那么传。而自己的队友也渐渐的不再支持自己,越来越疏远起来。球场上没有人喜欢独自一人远射的球员,更何况还没有进球来弥补。
足球作为观赏性运动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现代足球强调的是竞技性。每一次看似漂亮的远射对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门将来说不过是开胃小菜,门将接受过最多的就是队友这个距离的射门,早已有了无数的经验。
渐渐的自己失去了主力前场的位置,而自己的身体又不适合踢后场。当自己和教练说我想踢中锋,可是却换来教练的一笑。踢中锋的人太多了,每一个年轻人都喜欢站在球队的最前方,去寻求那进球的快感。
最后,赵光背着行囊,离开了球队,也离开了足球。
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北斗摄影店冲洗照片的赵光听到老板说沈城举办了一场有32支足球队参与的杯赛,出于对足球的热爱,赵光加入了北斗摄影队。自己也凭借科班的脚法获得了主力的位置和自己以前的7号。
就在自己一帆风顺又开始幻想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小伙子再次印证了教练当年的话——“你根本不适合踢前场,你甚至不知道该怎样传球!”
阳光渐渐温热下来,不再那样炎热晒人。可球场上每个人都被汗水湿透,包括白天的下半身。
场上比分2比0,在赵光狂轰乱炸的射门后,白天抓住每一次机会进行反攻。黄木森也渐渐踢出了感觉,衔接好每一次触球。无论是进攻还是回传,都很轻松的跑位,卡位。再接到中场休息时候郑好的指导后,下半场一开始就利用转移送出两粒机会球,获得一个助攻。
从北斗摄影之前两场比赛来看,其后防其实是弱的一逼。但是却被“强大”的进攻火力所掩盖,让人忽略掉防守是个弱项的问题。
而今天,这个问题却被放大。在前场久攻不下的时候,后场人员的噩梦就开始了。无论是人高马大的陈浩然,亦或是鸡贼的李大叔,都让北斗摄影的后防苦不堪言。最后直接导致赵光的远射从最开始的禁区线附近慢慢回拉到30米左右。
这个距离下,赵光还能踢出准头不俗又颇具力量的球,其脚法已经可以被称为“国足”了!
可是,今天赵光面对的,却是一个打足120分精力的白天,无论是高球还是地滚,白天每一次都像弹簧一样原地把自己射出去。反正有这身衣服摔到地上也不疼,又不用考虑裆部的安全,白天每一次扑救都尽可能舒展身体,力求做到最好。
再一次球门球,白天把球放在球门线上,蹭了蹭脚底,又低头摆正皮球。慢悠悠的状态似乎是在郊游一般。之前几个快攻已经打出了效果,而这次门球则是白天给予队友的休息时间。反正比赛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了,所以白天不介意耍点小动作,磨蹭一下时间。
十几个扑救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反击快攻也得到了许多机会告诉大家门将也有大局观。而现在,是该展现出门将的智慧的时刻了。
一个好的门将不光要做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还要为球队争取更多的福利,比如拖延时间。
聪明的门将懂得如何利用规则拖延时间,而笨的门将只能吃牌了。这点张政看的非常清楚,在惊叹白天扑球技术与反应速度的同时,也不禁要为白天点赞。就比如之前白天出击角球后的倒地,也没有大喊也没有翻滚,只是抱住自己的小腿不放。就连郑好也被白天骗过,在上场揉了几下之后,白天才渐渐站起来,可过了不一会,又生龙活虎起来。
这是什么?这就属于控制比赛。没错,不光是进攻终结者的中锋可以,中场指挥官可以,一个好的门将同样可以。虽然白天的脸颊还很稚嫩,可是回想一下队内其他的门将,张政不由得对白天开始重视起来。一个好的门将不仅仅要求技术,更应该具备场上的智慧。
北斗摄影的7号已经对白天彻底无奈了,矛与盾的争斗,矛头已损,盾却犹存。赵光看着头顶上飞过的皮球,无奈的叹了口气。
皮球在空中飞过中场,陈浩然一个大跳,把球停给了三米开外的黄木森。黄木森看了看前场,飞起一脚直挂球门远角。北斗摄影的无名门将无奈的看着球飞过自己头顶,目光又随着皮球移到身后,李大叔起身一个冲顶,皮球蹭了蹭李大叔头顶几根幸存的毛,飞出了底线。场边又是一阵叹息,李大叔也很不得穿一双高跟鞋来比赛。
比赛踢到这个时候,对方门将还能开出这样的球门球,显然体力还很充沛,赵光摇了摇头,自己真的已经老了。
半个小时过后,场上比分定格为4比0。随着裁判三声哨响,陈浩然,黄木森,还有后卫眼镜男热烈的拥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