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赵德昭的用意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农历七月,正是大夏天,辽东辽阳建州城外,阡陌深深,一个普通去油不普通的小村庄,小村庄山水田园都有,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得齐腰深了。,

  一眼望过去,碧绿碧绿的,而在其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正在田间除草,他挥起锄头,他身边也有好几个“农夫”正在帮忙除草。

  似乎许多人都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如同被遗忘一般,静静地在辽东的黑土地上耕耘着,而烈日炎炎之下,老农也已经淌着汗水,背后粗布衣衫也已经湿透了,他粗喘着气,拿下头的复国大业就是复兴晋朝。

  杨赞已经进入了庄园内,当他见到那个老翁,也就是石重贵的时候,石重贵眼中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他拱手道:“多谢杨副统领的救命之恩,若不是你,老朽早就成为冢中枯骨了。”

  杨赞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位老人,杨赞兄弟的父亲也在晋朝当过官,此人当年乃是父亲口中的“陛下”,他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这么叫了,“石石老。”

  石重贵无奈地笑着:“往事如过眼云烟,不提也罢。”

  接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对了,杨副统领此番前来,是否有大事发生。”

  杨赞道:“上个月寅尼吉再败耶律璟军队,就好比在耶律璟的胸口上刺了一把剪刀,令他动弹不得,想必此事也是石老所期望的。”

  石重贵听了杨赞的一番话,饱经沧桑的脸上难道见到一丝笑容,只是下一刻,他道:“不知杨副统领这次前来,有何事相托”

  “无事不登三宝殿,自然是有要事相商,我这里有一封少主来时写的信函,相信石老看了之后,就明白你要合作之人是谁。”杨赞说完,立马从兜里拿出信函,给石重贵看。

  石重贵听得杨赞一番话,当下就拿过信函,看之石重贵面上十分惊讶,原来长春堂的少主乃是宋国的魏王千岁,而且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在长春堂做事,长春堂号称天下第一大势力,那么,魏王拥有这恐怖的势力,想要捏死一只蚂蚁也是十分容易他抬起头看着杨赞的脸面,满眼尽是恐惧。

  石重贵长长地叹了口气。

  杨赞道:“现在石老知道少主的身份了吧”

  石重贵将信函收好,然后转交回杨赞手中,随即杨赞问他:“只要二位公子尽心尽力为我长春堂做事,今后二位公子以及石老的荣华富贵,我长春堂尽管保证。石老身边可有亲信,可以将此信带给二位公子,希望二位公子踏实做事,勿要存有他念。”

  杨赞说这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咬重读音。

  石重贵明白杨赞所言,既然魏王千岁已经把身份给亮出来,当然不是因为要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将他们视作同盟利益关系,何况他隐隐约约觉得当今宋国的魏王千岁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少年郎,若跟他作对,自己、自家儿子已经几个老部下,也得不到甚么好果子吃,与其阳奉阴违,倒不如精诚合作,合力共赢。

  石重贵当下急匆匆去到门外,将门外的一个魁梧汉子叫了进来,杨赞的目光见到一个汉子进来,他见此人孔武有力,一看就是个练武之人。

  “小的慕容福寿见过主公,不知主公有何事吩咐小的。”慕容福寿拱手道。

  “上京城二位公子可好”石重贵问道。

  慕容福寿道:“主公安心,两位公子一切安好。”

  “杨副统领这里有份信函,你速去上京,记住一定要将信函交给二位公子,不得有失。”

  “是。”慕容福寿接过杨赞手中信函,立马出去了。

  杨赞则同石重贵交代了许多事情,虽然石重贵对于长春堂而言并不是非常重要,可是也有一些利用价值,石家兄弟虽然在长春堂手下做事,可是难保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皇子王爷身份而背叛长春堂,今日送信也是警告石家兄弟,长春堂知道他们的底细,而吧长春堂少主是谁这件事情通过信函告知他们,也是希望他们踏实为长春堂刺探辽国内的一举一动。

  杨赞见到石重贵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既然知道了少主的身份,想必也不会轻取妄动。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石重贵也由刚开始的疑虑重重到最后的如释重负,杨赞说得差不多了,即刻起身告辞,率领手底下黑衣黑甲骑兵朝着北方而去

  此刻在开封,赵德昭也于近日得知室韦酋长寅尼吉在杨赞的黑衣黑甲以及德寽勒部乌斯的帮助下,成功击退击败并生擒了大辽主帅雅里克斯。

  耶律璟既然没有搞定室韦,那么乌库部那边想必也是搞不定的赵德昭听了之后,心中也是十分高兴,看样子自己的搅动之后,北方草原上越发的不安稳了,赵德昭觉得草原上的结盟并不是十分稳固,自己也只有用盐铁等厚利满足一些部落的需要。常言道: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赵德昭相信那些草原上其他部族间也会为他所用。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段,大宋缺少马匹,基本上都是靠西北通过榷场以及私底下的买卖而来,可还是远远不够,赵德昭也是希望从那些部落族长、酋长、可汗那里购买一些马匹,自己这边将一些粮食、落后的武器装备、生铁等他们。

  与此同时,在大辽境内,生女真以及其他部落那里也有一些珍贵的药材,人参、鹿茸、雪蛤等,以及其他紫貂等,在高丽与大辽的交界处,长白山中蕴藏着一座珍贵的宝库。

  大宋国内的商人通过贩卖一些布帛、茶叶等商品,贩卖到辽国境内,而商人则将人参、鹿茸、雪蛤、紫貂等物贩卖到宋国内,迢迢千里,各取所需。

  还有一件事情,也就是将南汉国的情报透露给赵匡胤,而赵匡胤则是通过枢密院那里得知军情机密,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而枢密院职方馆则是掌管地图测绘、军机档案和情报收集。

  枢密院职方馆的人也各国境内也有一些接线人,赵德昭倒是可以通过长春堂暗中接近那些人,将消息传递给他们。

  果如赵德昭期望的那样,短短三日工夫,枢密院职方馆知道了南汉国内的军力布防情况,立马将此事上奏给赵匡胤。

  赵匡胤将枢密院一干官员以及朝中其他几个重臣,一同召至宫中偏殿内,商议此事,而大臣因为发对现在征伐南汉,认为等大宋应该过个一二年再行征伐之战。

  赵匡胤当下命枢密院职方馆扮作商人混入南汉境内,绘制地图,搜集南汉军情,同时严密监视南唐国内,在湖南境内加紧训练兵马,扩建粮仓,修建水泥驰道,调集江淮粮食于南境

  这日晚上,福宁殿中,赵匡胤的案头出现了一份密信,此信由枢密院职方馆北汉国内密探送过来的。

  赵匡胤摊开信函,信下露出四个字:郭无为书。

  赵匡胤抬起头,望着北方晋阳城,他嘴角勾起了笑意,随后他看着信中的大意,十分欣慰。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qiuxiaoshuo.com手机登陆m.qiuxiaoshuo.com

天宋武功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542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