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儒家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思量再三,高贵的右贤王把如何处理和这位公主殿下的婆媳关系,啊不,是君臣关系上升到长期国策的高度,思想上加大重视力度,行动上加大整改力度,务求这事儿能圆满解决。

  他吩咐,让下面的奴隶去找六个漂亮的金盒子。这六个盒子,五个装人头,最后一个,装上最满珍贵的首饰、珠宝,一起送给未来的那位皇后。

  意思很浅白,表示大单于恩威并施,只要公主殿下不存有异心,嫁到匈奴后绝对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如果他没估算错,快马加鞭,今儿中午之前就能到了。

  右贤王还特地吩咐使者,到了人家那儿要恭敬些,不用多说什么,那位殿下但凡不蠢笨,一看见东西,自然就明白他们的意思了。

  在外交手段上来讲,右贤王这一招虽不高明,但足够简单有效。但是,他万万不会料想到,由于使者太过自作聪明,把这事儿给弄拧

  巴了。到汉军那儿一通的耀武扬威,最终自取其辱,马上就被打了脸。

  阿狸今天晚上,依旧是千千万万个不高兴。

  作为肇事者,阿狸对于她自己把匈奴来的那个跟拖把成精一样的使者吓晕过去的事儿,当真是半点也不上心。

  这种色厉内荏的东西,居然还能出使他国,也真是搞笑的很。

  只是,可怜她白天把好不容易把那“拖把”打发走了,下午又来了“苍蝇”。

  拍着良心说一句,和亲匈奴是件很惨的事儿,不假。

  可是,匈奴人再让她不爽,也就是一刀两断、人头落地的事儿,而绝对不会跟眼前这位貌若好妇的刘大人一样,跟只绿头苍蝇似的,嗡嗡嗡个没完没了。

  刘芳刘大人是这届新被推举上来的文官,他的具体官职,阿狸一直就没记住,只知道这位大人和他身后的几位女官都是皇帝陛下派过来,教她“礼仪”的。

  听同来的小太监说,皇帝陛下本来没想起这出儿来,但是萧小丞相特地提了个醒儿,说公主出嫁他国,一举一动都代表这汉朝的颜面。所以从现在起,就要给公主进行专门的礼仪培训。

  皇帝一拍爪,说:“放心啊,我这里出去的公主……”

  萧小丞相躬身道:“正因为昭月公主可能得到了陛下的真传,臣下才不放心。”

  陈平陈大人在旁边不厚道的笑了。

  直接被打脸,皇帝也没辙,谁叫人家说的是大实话。

  天下皆知,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市井出身,讲的是兄弟义气,擅长的是厚黑谋略,知人善任、胸有丘壑是真的,可是在“礼”这个字上就,咳咳,就尚且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毫无疑问,他这种性格和生活作风给子女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然,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公主、王子们都比较真性情,为人处务实,不拿腔作调,坏处就是……真的很“市井风”。

  你见过堂堂太子天天带着弟弟、妹妹上街买糖吃的吗?你能想象太子他爹看到这一幕,竟然还觉得挺好的,毕竟他家以前都买不起糖吃!你能想象他们这群做大臣的看到这一幕有多么崩溃吗?啊!!!

  阿狸无所谓,她在意的,只是“萧小丞相”几个字儿。

  提起这四个字儿来,阿狸简直恨不得那条绳子当白绫,直接就把这群人都吊死得了。

  萧小丞相,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名叫萧昶。他是丞相萧何的亲儿子。应该说,萧何虽然智商很高,但是战斗力确实不行,那么多年过去了,姬妾也不少,竟然就生了那么一个。要不,哪里轮得到萧昶这厮得意啊?

  阿狸咬了咬一口白森森的牙齿,顿时觉得,恶向胆边生。她可是知道,刘邦当时其实对于要不要让吕后的这养女去和亲,在良心上还是挣扎纠结了一番。后来,不知道这萧昶在刘邦跟前说了啥,才让他改了主意,一定要让阿狸和亲。

  萧昶贱人,不得好死!

  话说,这厮不要脸的地方在于,把阿狸一把推下火坑之后,竟然又安排了那么个苍蝇来恶心她。简直是气得阿狸直跺脚。

  话说回来,其实皇帝让刘芳去教导要和亲的公主殿下,是因为别的人都很忙,毕竟刚打完仗,要处理的事儿太多。

  匈奴那位明明当刘邦儿子都嫌小,却偏生成了他名义上兄弟的大大大大大单于开口说了:和不和亲不重要,边关贸易的事儿咱先好好商量商量。

  刘邦很是赞同啊。毕竟在大多数时候,大家关心的都是如何挣钱,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掐架。

  至于国仇家恨这东西,呵呵,呵呵呵呵,两边的掌舵把子都表示,能吃吗?!不能吃,就先搁一边风干一下。等能吃时再说。

  反正,单这一桩事情,就够手下的能吏们手忙脚乱一阵儿了。

  但是,刘大人无比坚定的认为,他今天是肩负着无比光荣的使命来的。

  因为,昭月公主是道家。

  而刘大人,是儒家。

  让儒家去教导道家,正说明吾皇的一个态度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大人几句开场白下来,阿狸明白了,这是来踢场子的。

  妈了个巴子的,老子这又不是学校里的足球场,你们怎么就那么热衷于来我这一块儿地踢呢。

  阿狸很是心塞,可她又不能说出来。于是,她决定再去换身儿衣服,换成她最华丽的那身儿。

  白衣金冠,玉面红唇,侧面看上去,有点儿男孩子的英挺。

  她这身衣服是拿她的便宜师傅张子房旧时的衣服改的。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品位自然不俗。虽然是白衣,但是绣着精致的暗纹,腰带也是金丝织成的。

  而最华贵的,还要属那头冠,是一只盘旋成圆形的凤凰,做头冠的匠人别出心裁,把凤凰尾巴上的羽毛都做成步摇的样子,所以微微一动,就会摇曳生姿。

  选这只凤凰,是因为这凤凰委屈巴巴的样子,和此时的阿狸是多么相似啊。

  底下的人却都很自觉低着脑袋,生怕公主发飙的时候,把自己给祸及池鱼了。

  刘芳刘大人则站的就跟根竹子一样笔直。他知道,这是公主在提醒自己,她的身份尊贵。

  哼,无知小儿,无法是会投胎罢了,就想用身份压人,不知道圣人只讲一个“理”字吗?!!

  说起儒家和道家的恩恩怨怨,可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汉代初年,比较得意的是学道家的人。因为丞相萧何和留侯张良都推崇道家,“无为而治”用在政治上,就是百姓该种田种田,该种地种地,君主并不干扰他们。

  汉初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才有了后来的“文景之治”,据说当时整个国家都是富的流油,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过得很是滋润。

  可是,朝廷也需要儒家的人。因为儒家的人最讲“礼仪”。皇帝陛下为了让臣下和诸侯时时刻刻谨记尊卑有别,所以也会选儒家的人进朝廷,担任与之有关的职位。

  阿狸说不清是儒家好还是道家好。说句实在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皇帝该拍板决定的,轮不到她来插嘴。而且,皇帝用儒还是用道,大多时候是由着国情决定的。毕竟,不管哪种学说,实用才是第一位。

  眼看着到了晚膳时分,阿狸实在没有这个闲情雅致和刘大人进行儒、道之争,于是非常委婉的向刘大人表示,我乃桃花源中人,向来不问世事。

  刘大人虽然不知道“桃花源”的典故,但无疑对这个答案很是满意。一手竹简,一手戒尺,开始给阿狸上课。

  呃……刚从外面捧着食盒要进来的大双和小双,都默默的抚了抚额头。

  很快,阿狸就发现了儒家和道家的一个重大区别。道家学不好,撑死了是丹药吃多了,坑的好歹是自己,儒家这玩意儿,要是没学好,可是要累及旁人的。

  刘芳刘大人挑起杨柳细眉,说:“君子不威不重,殿下要谨言慎行,哪怕睡觉的时候,都不能乱翻身。”

  阿狸说:“嗯。”

  刘大人轻启朱唇,露出一点朱唇贝齿,说:“君子不爱阿堵物(钱),殿下不能这么喜欢钱,会招人耻笑。”

  阿狸说:“嗯。”

  刘大人做貂蝉拜月状,说:“女子当以夫君为天,”

  阿狸这次终于多蹦出了好几个字儿。

  只听,她不咸不淡的说道:“所以,您就把自己的媳妇儿休了?”

  大双和小双在后面很不给面子的乐了出来。

  刘大人闻听此言,便如贵妃醉酒,凭栏杆,赏牡丹,眼圈红红的,一只玉手还捂着胸口,欲语还羞的说道:“臣下休妻,是因为有一日,夫人织了一匹花色新奇的布。臣下让她织一匹一样的,她新织出来的却比原来更好。‘夫为妻纲’,她没有完全遵守夫君的命令,所以臣下才休妻的。”

  说完这一长段,刘大人又以长袖半遮住面颊,当真是如同似开未开的桃花,无限惹人怜爱。

  阿狸喝了一加了冰的茉莉花茶,心里的火“腾”一声就着起来了。还是得赶紧解决了这嗡嗡嗡嗡的苍蝇吧,要不自己这顿饭到明早都吃不上了。

凤歌笑九州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55279/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