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鸡枞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好在彭懿这个千年滇省人准备充足,出发时要求每人一件厚外套,说是目的地下雨。

  为这,还被母子俩取笑,拗不过彭懿才不情不愿带上一件棉衣。

  如今一下飞机,在淅沥沥的小雨中冷得直打哆嗦的两母子裹着当时赌气专门拿得最厚的棉衣,忽然觉得幸好赌气了~~

  要不然,意思意思带件小长袖,那今天就磕颤在这里了!

  听着母子俩边吸冷气边说话,彭懿穿着件皮夹克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好在滇省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隔天,太阳就出来了,一家三口每人扛着副墨镜穿着件短袖就出门了,何佳穿着长袖,头上还顶着把太阳伞!

  主要是怕滇省的紫外线把皮肤晒伤!

  到滇池划了船,到翠湖看了景,到滇大感受了矗立在校园里的炮台,吃了砂锅米线……

  划重点,正经滇省人吃的是砂锅米线和小锅米线,过桥米线只是因为一个美妙的故事宣传名声在外,口味相对比较重的滇南人是不太喜欢这种淡撇撇的吃法的!

  一行人到了彭懿曾经修行的地方,威楚!

  当然不是到真正的洞府,要真去那,深山老林的,靠何佳这两条腿,怕是还不到十分之一就废了!

  李彝可能会好一些,全靠两条腿,应该能走到那里。

  但没必要,到了熟悉的地方,感受到熟悉的气息,彭懿已经觉得很放松了!

  靠山吃山,滇省百万大山别的没有,山珍野味不在话下!

  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特殊的自然环境,很多中草药也只有在滇南才有最好的药性,收拾好装备,彭懿带着两母子上山打野去!

  夏天,什么山珍最多?

  是个山里人都知道,菌子!

  滇南人,最喜欢的菌子是什么?

  随便拉个滇南人来,一定是鸡枞!

  或许有人会说牛肝菌更香,但要说在山上遇到什么菌子最兴奋,那一定一定是鸡枞!

  绝对不会是什么被法国人吵起来的松露,被RB人炒起来的松茸!

  松露在没有火起来的时候,滇南人叫猪拱菌!

  别多想,就是字面意思,猪自己去树底下拱着吃的,人都懒得吃!

  松茸呢?

  炒着吃不香,煮着吃没味,唯一有点药用价值,最后只能泡酒!

  滇南人一般只喝松茸酒,不吃松茸菜!

  虽然说饮食文化各有不同,但想想法国人在顶级西餐上撒上一点松露粉就觉得珍贵无比,再看看RB人吃松茸论片卖,好像真的是有点可怜~~

  来我们大滇南,我们都不稀得吃!

  滇南老话是一场雷后一片菌,别的地方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滇省厉害了,半里日出半里雨,打了雷下了雨的威楚日头放晴了,但饱饱地吸收了雨水的山间稍显泥泞~~

  沿着山脊走了不到两个小时,不需要用眼睛看,更不用神识感应的彭懿顺着山间微微的风,就闻到了熟悉的淡淡的清香,哈哈,有一窝鸡枞!

  斜着朝左前方走了不到二十米,松软的土地上,一片顶着枯枝落叶的白白的小尖头顶了出来,大致看了一眼,八九十朵!

  鸡枞在滇南分成两类,一种是成片长的,一长就是一窝,少则二三十朵,多则上百朵!

  这样的鸡枞长得不会很大,伞盖张开了大概也就是饭碗大小,菌柄一般只有筷子粗细,根茎长达十几二十厘米。

  这类鸡枞被称作“小火把鸡”。

  大概滇南有不少彝族,每年农历七月,就是彝族极为重要的火把节!

  火把节前后,酸甜开胃的一种水果也成熟了,名叫火把梨。

  成熟的火把梨比较小,一个只够咬两三口,但一棵树上能长很多,所以对应的就把一大片的小鸡枞叫做小火把鸡。

  另一种鸡枞就厉害了,一个窝里单独只长一朵,万千精华集于一身,菌柄长得能有小孩子手腕粗,根茎长达三四十厘米,伞盖完全撑开差不多有半个荷叶大,伞盖也要肥厚很多。

  这种被称为“大憨鸡”,在滇省方言里,表示一个憨吃愣胀,长得又高又kuai的大个子!

  很多菌类通过孢子的移植,可以人工培育。

  但也有不少菌类只能自然生长,人工参与不了,鸡枞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它的生长区域具有不确定性,或许去年长的地方今年还会有,或许今年在老窝子里没有了,隔着几十米又发现了,或许去年这里长的是小火把鸡,今年说不定就变成了大憨鸡~~

  鸡枞也不像很多菌子一样会大片生长,比如大黄菌、青头菌,运气好的话,这几种菌子找到一片可以用蛇皮口袋一口袋一口袋地装!

  而鸡枞,你能找到一朵大憨鸡或者一窝小火把鸡,那你今天算是运气特别特别好了!

  对于滇南人来说,上山找到鸡枞就跟钻石产区出门捡到血钻一样惊喜!

  眼前的这一窝小火把鸡应该才冒头不久,大部分还埋在泥土里,还打着小骨朵儿呢~~

  要是时间允许的话,再隔三四个小时来采摘是最好的。

  鸡枞只要一冒头,长得就很快,一天时间就能从小骨朵儿完全打开伞盖甚至开裂,开裂了精华就没有了,吃起来也要柴一些。

  但如果太小了,采摘了又有点可惜,不仅显得量少。没长大,吃到嘴里也不是最好的味道。

  最好是等鸡枞完全露出地面,伞盖微微打开的时候,那时候不老不柴,也不会暴殄天珍!

  把儿子拉过来讲解了一番,让他记下来这个位置,一家三口继续往前走了!

  何佳一直坚持锻炼,此刻跟着丈夫儿子在自然环境里比较放松,走了好几个小时额头都沁出了密密的汗珠,都没见喊累。

  今天走得差不多了,虽然比起以前自己修行的洞府,现在的地方算得上还在人烟密集区,但孩子老婆都是城市里长大的人,一家人出来的时间也有限,大概有个意思就行~~

  彭懿放开神识感应了一下,找了一个背风避雨的地方,安营扎寨!

  休息了一会,吃了点背包里的东西,看李彝活力满满,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总是坐不住,从大城市来到这样静谧原始的自然中,很是跳脱,哪里都想探索!

  于是就被打发去采那一窝鸡枞了!

  两地相隔不过一小时路程,沿途一路过来彭懿都在教儿子如何辨别方位如何记路。

  再说这小子十三岁了,是个大小伙了,又跟着自己修炼了这么多年,要连这点路都找不到,彭懿觉得自己这个师傅可以去死一死了!

我的慢穿生涯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5890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