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组之前,彭懿在滇南的大山里,教儿子看星宿,何佳也在旁边偷了师,现在头顶的繁星,大概能认出几颗来!
星宿,非专业研究之人,是很难在短期内学会的,而且星宿还会随着季节变化出现变化,想要融会贯通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彭懿只是简单地指了指角木蛟和亢金龙。
作为东方青龙七宿之中的第一、二宿,夏天正好能看到。
角木蛟,是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
鳄鱼,属于道教二十八星宿之角宿角木蛟,封神前原名柏林,截教门人,通天教主名下的弟子,死于万仙阵,在西游记当中曾帮助孙悟空降服犀牛精。
“角”意为角星的位置在青龙角的位置上,木是为了说明木星运行经过此星区,蛟则表明了角星之精的相貌如蛟龙一般,是与龙形象相似却没有角的神兽模样。
角星为二十八星宿之首,最为善战,故受到召请时必会排在前列。
在二十八宿的四象划分中,它们象征着东方苍龙的两只龙角。
此外,中国古代还把角宿二星看作天宫的两扇大门,日月五星的运行路线——黄道就从二星之间穿过。
《晋书·天文志》说:“角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
屈原在其诗作《天问》中采用了角宿的后一种含义:“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东汉学者王逸注解道:“曜灵,日也。言东方未明旦之时,日安所藏其精光乎?”
这表明,《天问》这段诗句的大意是:天门为什么关起来就黑暗?一打开就明亮?当角宿从东方升起来之前,太阳的光芒藏在何处呢?
龙角,乃斗杀之首冲,故多凶。角宿值日不非轻,祭祀婚姻事不成,埋葬若还逢此日,三年之内有灾惊。
在现代的星座组织系统中,角宿属于室女座。
亢金龙,属龙,为亢,大角相护,东方之第二宿。
是风神,如火珠,位于苍龙星群中的脖子位置,是苍龙之精华,故名其为亢金龙,形态、性情都与龙相同,身长,有鳞,能飞,善走。
古书记载里时常有人见其戏于水中。
彭懿指着最亮的两颗角星和宿星告诉何佳中国历代属于此星宿的名人,因此二星为征战之星,属此星宿的人不是名将就是杀神,肃杀之气极重。
战神白起、冠军侯霍去病,伏波将军马援,武悼天王冉闵均是二星宿属人!
这些人都是闻之能止小儿夜啼的杀神!
恰好,霍去病、马援,河西走廊上的拼杀,或多或少与此刻的戈壁旷野辉映交加……
千年前大汉的铁骑奔腾于西域,守卫边疆,打出一个民族的脊梁和自信!
千年后的兵团人自立根生,艰苦创业,在一片苍茫的戈壁滩中建设自己的家园……
华夏!
华夏!
何其有幸,历史渊远!
何其有幸,未曾断绝!
抬头望月,不禁生出梦幻之感,今人也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彭懿活得越久,这种虚幻感越深……
沉吟半晌,彭懿突然醒转,怎么现在这么容易伤春悲秋?
难道在俗世呆久了?
……
何佳不知丈夫内心的纠结,尚沉浸在丈夫娓娓的故事中。
每次听丈夫讲这些东西,何佳都两眼冒小星星,世间怎么会有如此学识渊博之人?!
很多人说起天文,只知近代的西方学说,极少有人能贯通中西。
就算有,也多是阳春白雪,束之高阁之人,哪怕他进行讲解,别说一般老百姓,就是受过普适性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怕是也没几个能听得懂!
何佳很多时候对于某一领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比如星宿,这和周易、尚书、星象、风水等等领域牵扯颇深,能把这些东西的某一个领域研究清楚,站出来就已经是白发老头了。
何佳不知道其中的晦涩艰难,只是跟着丈夫像听故事一样大概听听想想,不曾想,丈夫讲了两次之后,何佳觉得自己能辨得出主要的星星了,大概好像还能连出一副图出来。
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不知其中艰险,猛着劲儿地往前冲,很多时候比那些知之甚深,思虑过重的人跑得远,站得高!
当然,这只是缘由之一,更多的,是彭懿在讲述的时候有意地将周边的星光亮度屏蔽了一层,彭懿讲什么,何佳看到的就是什么。
然后再一闪一隐,多来几次何佳自己就会辨别了。
世间要是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本事,学生绝对是很快就能出师的。
但现在好像只有何佳两母子有这个待遇……
彭懿几十天不睡都没关系,可以随便浪,但何佳不行啊,明天还有戏要拍呢!
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之后,小焦发动车子原路返回。
不说何佳看到小焦从驾驶室出来帮自家两口子开车门时是什么反应,大家可以脑补……
反正坐在车后座上,彭懿的胳膊被满脸通红的老婆跟转二人转八角巾一样,左扭180°,右转360°……
吓得彭懿赶快用上了金刚功……
就这么在片场又磨了一天,时间也差不多了。
再怎么浪,工作是主责主业啊!
能出来三四天已经不错了,现在大家都忙,你出来了,意味着别的几个分管领导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你来我往,大家都恪守着一定的规矩,别一次性把人用狠了,有借有还,下次才好说。
最后一天,彭懿这将近200斤的一身肉就交给兵团相关领导干部了,各种参观之后又是一番大醉……
彭懿觉得自己这一千年喝的酒,有一大半是在这十来年喝下的!
自己以前也挺能喝的啊,记得那时刚筑基不久,偷瞒着老道,到山脚下农户家里换酒喝,身上没什么钱,用的不是百年人参就是虎骨豹皮……
换个百十斤的酒放在须弥锦囊里(那时候老道小气,不给须弥戒,锦囊的储物空间有限,百十斤的酒把锦囊占得满满当当),拎着个酒葫芦倒骑在小毛驴上,走到哪算哪……
等从毛驴背上睡醒上山的时候,老道每次都吹胡子瞪眼,越加加强防护阵法,指望用阵法锁住彭懿。
没想到教的没有学的快,每次用不了多久,彭懿又破了阵下山,继续浪着换酒喝……
老道继续吹鼻子瞪眼……
想起这些,彭懿不由轻笑,老道啊……那时候自己总想突破他的权威,天天气他,那一个个所谓不断加强的阵法,何尝不是配合着学的进度设置的道道考核,真正又能难到哪里去?
不过是用外在的物欲吊着一颗躁动的心,让自己闷下头来好好修行……
现在有孩子了,才知道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