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圈,突然想起一个大神,这个人随便你怎么封,你可劲儿地封,封到天上去都没事,不仅不会造成政权军权威胁,还能让老百姓交口称赞,给天子博个好名声!
行,就这个了!
加封什么呢?
皇帝捏着笔杆子进入深思………
冥思苦想半天,亦不得灵感!
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取名字真心艰难!
(作者:写小说最害怕给角色取名字,人物一多,简直大脑短路一般,头发快薅完了,都取不出来!)
一转眼,恰好看到按炎礼放置,历代帝王都不能擅自改动顺序的书架,细细一看,《炎易》!
脑子里转了一圈曾经太傅为自己讲易的时候的种种场景,哪个典故适用?
半晌没发现,好词都被自家祖宗用了!
其余的都太弱了!
《论语》?
夸人的好像不太多,想拍马屁,靠这本书,拍也拍不到屁股上!
转啊转,最后目光落在了排在第一位的《尚书》,皇帝再一次在脑海里回忆自己背过的典故名句。
不得不说,这时候皇帝的教育还是很扎实的,对于四书五经,不用翻书,脑子里回想一下就能记起各类典故,还能找到出处,所以说,童子功很重要啊!
毕竟太子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长大的~~
想了半天,想起了这句名言“历神创而经天一,缈缈龙骧骏。解厄业以畅黎心,汤汤真士金。”
要不用“解厄”?很应景啊!
大德广圣开济解厄师君?
不行,解厄比开济小了!
放在“开济”后面,语气顺序不对!
那放在前面?
那怎么行,祖爷爷封的号,取的字肯定要摆在最前面!
那换“神创”?
大德广圣开济神创师君?
嗯……感觉不对,天下是我们自己打下来的,和神有什么关系?
“龙骧”?
…………
“真士”?
大德广圣开济真士师君………咦,这个还不错……
不过真士和师君是不是有点重复啊?
纠结了半晌,突然想起这句名言的篇目,护国!
哇,皇帝突然之间神采飞扬,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哈哈哈,还有比“护国”更好的封号么?
这种封号,拿来封在人身上,不论是王爷还是国公,自己这个皇帝都觉得好像有点过了,更别说接受封号的人,有点脑子的就不敢接!
现在拿来封在道士的头上,哈哈,简直绝配!
反正都把他架到神坛上了,再来和俗世人争权夺利,那简直是自毁招牌~~~
自己这个皇帝都不用动,老百姓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把你淹死了!
行,就这个了!
于是大笔一挥,在祖爷爷当初朱批的封号上加了“护国”二字,变成了大德广圣开济护国师君!
这些情景当然都是彭懿根据史实有导向性的恶趣味猜测~~~
但确实有皇帝在三代先皇的基础上为一名道士加封,可能是加封加得合了一众皇帝的意,从那以后,凡是乱世下山参与开国大业的道士封号上都有了“护国”二字!
老百姓也越发强化了护国者就是道士的认知!
但真正天命所归的皇室,以及极为罕见的诗书从上古时期就未断绝的传承之家,才些微地知晓:护国,说的是以龙骧为证的真士!
但历史烟波浩渺,几千年历史的华夏战乱从未平息过,或是相隔久远,或是毁于战火,只在传说最盛之处尚有零星之言提到龙骧真士。
但龙骧谓何?
真士又谓何?
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历史潮流一路奔涌向前,所谓的皇帝天子早已消弭声息,号称天之子的皇帝也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出宫城,成为外敌傀儡,谁还知道什么护国镇国卫国的?!
清庭以非常手段取得政权,又恰逢华夏修真界诸位大能一一羽化,修真界一时群龙无首,到处奔丧。
彭懿这世看历史,突然觉得历史就是个圈,总有一摸一样的事情一次次在不同的时代中、不用的背景下发生!
那时的华夏修真界和80年代的前大熊何其相似!
都是一堆老人家站在顶峰,掌握着整个系统最核心的资源分配,带领着一群人庸庸碌碌地稳定着系统,对抗一切可能是隐患的敌人。
殊不知,最大的隐忧来自于内部!
对方还没动,自己这边就因为领导者年纪太大了,按照自然规律,一个接一个地去世,对手本来没打算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如往常一般小小的挑衅试探一下,结果发现你都忙着奔丧去了,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比起往常慢得简直跟蜗牛一样~~
哈哈哈,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趁你病要你命!
于是,前大熊在几十年几乎势均力敌的对抗中一瞬间一落千丈,最后被分析瓦解~~~
呜呼哀哉!
当然,这只是反映在表面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传承体系出了问题,个人崇拜造成的弊端过深,高度集权造成的惯性影响……
华夏那时也差不多,几位大神在头上顶着天,两三千年过去了,天都没有塌过,底下的人乘凉乘惯了,自己都忘了终有一日,自己也要顶着那片天~~~
几位大神早就习惯了也高高在上,看小辈嘻嘻哈哈地也习惯了。
不知是觉得这样一直庇护他们也挺好的,还是潜意识里不愿意有人来争抢这份立于山巅的荣耀,于是,没有用真正残酷的手段锻炼磨练自己的小辈~~~
结果如何,历史已经写的清清楚楚~~~
简而言之,清朝入关是占了个大便宜,那时候明朝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居然能咬死大象~~
北京被攻占、崇祯自缢于景山之际,西南、东南、中部尚有五支平乱官军~~~
哎~~
历史就是这么出其不意!
入关之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圈地抢人~~~
依靠强大的满蒙八旗武力保障三百万满人的统治,为了让生产力适应落后的满族贵族能理解的生产关系,将领先于寰宇数千年的华夏先进生产力尽数毁殆,把早已形成雇佣关系的主奴拉回到奴隶社会状态,言必称“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