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大漆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曹辉来领东西的时候,老魏正好拿着梳理出来的东西报送给办公室主任……

  曹辉每天都会来,大家都熟悉了,也没谁会特别关注。

  在领取表册上签了个字,拿起应拿的报刊杂志,曹辉就看到了放在报纸底下的刊物……

  真正绝密的东西,都是锁在保险柜里的,大家日常接触和可以放在办公桌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机密级,整个中办,一大半人涉密级别是绝密级,连打字员的密级都是机密级。

  曹辉也是经受过严格的保密培训的,对于不能看的东西坚决不看,不能听的事情坚决不听!

  但像这些内部刊物,曹辉的保密级别还是够的……

  在中办登记的涉密级别表里,曹辉的涉密级别是机密,重要涉密人员!

  但在另一份更加机密的曹辉个人事项报告表中,涉密级别为3A绝密级,核心涉密人员!

  密级再往上走就是4A,5A了……

  华夏最高密级为5A绝密!

  不过这样的人,曹辉连听都没听过……

  至于陈延胜,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

  有的东西,哪怕曹辉再好奇,也只能憋着!

  拿着期刊翻了几页后,曹辉看到了国内某处考古发现,报告里写发掘出了一件不知如何定义的文物……

  似牛非牛,似马非马,如彩凤,又如飞龙……

  同一个墓葬里起土的物件,在岁月的侵蚀下,外漆剥落,金属锈蚀,和一般的墓葬物品没什么区别。

  只有这一件,放在墓主人脖颈下的物件,依旧如新,流光溢彩!

  开馆的时候,仅有可能西域干燥的黄沙墓葬中存在的千年不腐的尸身,居然也出现在中原地带!

  一众人惊叹不已!

  按照古人下葬习俗,放在嘴里的东西是整个墓葬中最值钱的!

  这个墓被打了三个盗洞,从土质差别看,分属三个不同的时期,最早的一个距今都有七百多年了!

  作为保护性发掘的墓葬,看着主墓室里被毁坏一空的陶器瓷器,考古队成员叹息不已……

  按照盗墓贼的尿性,这个墓葬怕是没有什么东西剩下了……

  只是没想到,棺椁没有安放在主墓室,居然放到了侧墓室……

  三个盗洞中,一个直通主墓室,一个斜侧着擦过侧墓室……

  还有一个,直直地打向了侧墓室……

  从发掘现场看,最后这个盗洞,也是最晚的盗洞,距今两百年左右,离侧墓室仅余120公分……

  要是盗墓贼再多铲几铲土,再朝前掘进一点……

  数件能填补华夏魏晋考古史空缺的珍贵文物,怕就难见天日了!

  幸好!幸好!

  说也奇怪,好好的棺椁居然不放在主墓室,放在了侧墓室!

  更奇怪的是居然不是在侧墓室居中放置,而是呈东北西南向斜放……

  刚打开墓室的时候,众人还咯噔了一下:难道有盗墓贼已经进来过了?

  等到最后细细勘测清扫棺椁旁的培土,没有发现任何后来的移动,一切都是下葬时的归置时,众人惊奇之余也开心不已。

  棺椁棺椁,说的不是一件器物,而是套在一起的两件寿材,外为椁,内为棺,棺要小一些,就是一般的棺材样式,成细长状。

  椁要大很多,像个大柜子一样几乎呈方形,除了装住棺木之外,还有很多剩余空间。

  根据墓主人社会地位的不同,棺椁的材质和大小都有明显的区别,在椁内也会如数放置墓主人生前最喜爱的、符合礼法的物品器具!

  这次这个棺椁里外均涂有一层大漆,历经千年,依然光艳如新。

  华夏自新石器时代就形成了漆工艺,在汉时成熟,宋时为巅峰!

  漆器具有防腐耐蚀、耐高温、耐潮等功能,又因轻便美观,极得上层阶级喜爱!

  后被东瀛学去,也有不少漆器传承至今。Japan,英文原意即为“漆”!

  但漆器的生产制造极耗人工和民力,从植漆树开始,到养漆割漆酿漆,接着制胎、髹(xiu)漆、描绘、剔刻、推光……要耗费数万乃至数十万民力!

  比如髹漆,每一件漆器剔犀工艺品都是用黑红两种颜色的大漆髹漆,至少要有5个红色层和5个黑色层组成,每个色层要经过数十遍上漆来覆盖下方色层,而且每遍上漆厚度要一致,每一遍上漆都要在恒温恒湿的地窨中用24小时氧化。

  历经百余天,历经百遍涂漆,才能达到剔犀漆器工艺品需要的厚度,顶尖的漆器手工艺者,刷上百层漆,最终厚度不过几毫米!

  这就是漆器功力和艰辛所在。

  所以向来有“一漆万工”、“一漆抵百瓷”的说法!

  基于此,在华夏传统中,漆器指代的都是穷奢极欲的享受,以此讽谏君王,比哥窑、均窑等窑烧制的绝世瓷器,比妃子笑的荔枝更辛辣!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中载“舜,造漆器,谏者十馀人。”

  舜乃上古圣贤,造漆器尚且有十余人劝谏,更何论后来以血统传世轮番坐庄的君王?!

  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代,能用漆器的人不仅富可敌国,社会地位更是高不可攀!

  此次出土的棺椁,外椁还是糅合了雕漆和斑漆技艺的整片漆椁!

  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同时在侧面以黑、紫、褐三色漆,互相交错,呈现各种花纹,犹如动植物上面的斑纹,整个棺椁精密异常!

  在行家眼里,这简直就是一个明晃晃的国宝!

  这又是一个“水坑”。

  上文提过“湿千年”,此处不再赘述。

  一般来说,再怎么精美的漆器从水中起出之后,颜色质地会因为脱水氧化等缘故,出现皲裂脱色等问题。

  一众考古专家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还是认真做了多个应急备案,力争将棺椁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

  大家小心翼翼地将棺椁吊起,从水里出现一点就立马人工过水……

  等整个棺椁起出之后,看着外漆没什么大的变化,众人松了一口气。

我的慢穿生涯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5890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