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这个任务后,陈延胜就一直用“吴豪”的名号,通过各渠道时刻跟进来人的行踪和行进路线,同时不断关注和跟进对方一再强调要转运保护的近600箱书籍!
太史家的老仆早已病入膏肓,卧床不起,只因为家主当初托付的两个小女儿无人照料,一直吊着一口气,不敢早走。
等遇上了同道中人,将太史家两姐妹托付给修士后,当晚就咽气了。
厨娘不愿意跑到山旮旯里面去,当天晚上给她一份盘缠,让她守好太史家老宅后,修士护送着两个小姑娘上路。
陈延胜汇集了所有的电报,得知一路过来的三个人都是老弱病残,但奇怪的是,身体单薄皮肤苍白到风一刮就会倒的年轻人拒绝了地下党安排的护送人员,只让他们给了边区具体的位置,同时一再拜托他们将书籍保管好!
既然仅有的一两次接触透露出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人,人家自己有本事护住自己,就随他们去吧。
人自己有腿有脚,不用操心,但600来箱书籍,实在不是件小东西。
实际上还有一大部分书籍,在取得太史家两姐妹,主要是太史靖的同意后,被修士存于钟山总墓。
钟山总墓中,存有一位大能开辟的小世界,这种地方一般来说只在大门大派或是大传承中才知晓。
随着大量的修真界人士陨落,很多修真界的秘密也流于烟云。
但钟山总墓,自一位快要陨落的中阶修士嘴里吐出,少量的修真界人士还是知道了………
华夏向来重视文化传承,老百姓也极为爱护书籍,作为xx党人,更知典籍重要性,为了保护这批书籍,一路上前前后后有20余人付出了生命!
太史家两姐妹随身带的最重要的,为百万册书籍总纲的全宗卷,近200册书籍,就绑缚在修士身上,而绑缚这些书籍的绳子,就是考古照片里的细绳!
听最近的一个站点报告说三人中的唯一个成年男子身受重伤,本想留下他治伤,但男子坚持要将两个小姑娘送到边区,交到领导人手上……
从第一个站点开始,就听到来人重伤的报告,有两个站点的人员还汇报说亲眼见到男子吐血……
不想随着一个个站点的报告,按常理应该要花一个多月的路程,来人居然只花了不到一周,联系当初xx负责人在个人报告中提到的异士,想来他与常人有异,哪怕重伤,应该也是一路奔驰。
因为来人特殊,领导人指示,要以机密级别接待。
所以与男子约定的地点是离边区政府尚有十余里的一个小山坡。
陈延胜带着当初xx负责人“十三号”呈领导人的亲笔信,因为组织内唯一当面与来人打过交道的只有这个负责人。
当时负责人已经被捕了五个月,领导人心急如焚,亲自关注,组织了十数次营救,在东瀛放出负责人已叛变消息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
甚至为了营救,还暴露了几名同志,后又花大力气掩护撤出。
甚至动用了打入东瀛驻汉当局最核心的,一直处于沉睡状态的“科长”,最后从“科长”处得到消息:负责人没有叛变,但东瀛恼羞成怒,很有可能要进行枪决,请尽快营救!
接到这个消息,负责特科工作的领导人舒了一口气,自己的老部下确实坚持了布尔什维克信仰,没有叛变。
但又揪心起来:枪决时间是什么时候?枪决地点在哪?
因为数次冲击东瀛审讯牢狱,东瀛特高科一次次提高了防务级别。
营救显得更为艰难,就在大家都做好成仁的准备时,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在即将枪决的路上“捡”到了负责人!
…………
拿着负责人的亲笔信,带着领导人的手书,陈延胜心里也在打鼓,不知即将遇到的是何方神圣!
在小山坡等了大半个小时,天色渐黑,突然,一个身影朝此处奔来!
远远的只觉得这个身影比一般人要宽一些……
等数息之后,身影愈发近了,陈延胜和随行的两名战士才发现,来人是一名青年男子,身形颀长,只因一手夹着一人,加上天色太暗,看不清,才觉得比常人宽实。
等两个小姑娘落地,看着男子背后大大的背囊,对比消瘦的体格,估量了一下他刚刚奔行的负重,再回想从看到身形到人站在面前的时间,三人不由咂舌:
这人真的强悍!
双方相互验证过身份后,两个战士上前想帮忙接过背囊,被男子拒绝了。
战士看了陈延胜一眼,请求指示,陈延胜摆了摆手,既然来人不用相帮,那就算了。
六人趁着夜色回到驻地。
在山坡上由于天色太晚,男子背着行囊半点不显吃力,三人尚未发觉他身后背着的是书籍,还以为是盘缠被褥等物。
等到了窑洞,男子卸下背囊,两名战士上前帮忙的时候,当了好几年兵,虽然只有一米七几,但身体素质极为不错的两个战士差点被压了个大马趴!
两个战士都吃了一大惊,对视了一眼:刚刚的估量太浅薄了,这人简直不是人!
光光这个行囊,至少有300斤重!
忍不住小心打量男子,真是难以想象他那消瘦的身体能大气不喘地背着这么重的东西,再一手夹一个百十斤的人,不到一分钟就奔行千米……
接受这个任务之前经受过好几次保密谈话,看这个男子也不是健谈的人,战士没问这里面是什么,只是花了更大的力气将行囊归置到墙角。
将太史家两姐妹送到地方,百万册的典籍传承该转运的转运,该储藏的储藏,最核心的全宗卷随行无误,将钟山总墓的地点和开启方式告知太史婧后,修士当夜就离开。
太史媛年岁尚小,不知事。
而太史婧作为大姐,小小年纪就经历承担了许多,虽然未炼体,但结合家里的典籍记载,亲眼见修士一路过来越来越频繁的吐血状况,哪怕窑洞内煤油灯晦暗不明,还是能看到修士面如金纸……
太史婧知道,修士已经油尽灯枯了!
今晚一别,就是死别!
虽然都是修真界人士,但在那么艰难的状况下有无偿地伸出了援手,这人还重伤在身!
就为了老罗叔的托付,为了太史家的典籍传承,四处奔忙,千里护送自己和妹妹到安全的地方。
太史靖很感动,一路上也数次请求修士在目的地休息疗养,但他一直说还有事情要处理,神态和语气坚定到旁人舍不得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