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躺了4天后,7月9号,彭懿出院回家。
海军这段时间任务特别重,特别是两天前从在某海域巡航的xx舰艇上传回来某些信息后,南海的基地也迅速开动了起来。
曾宜作为政治部主任,忙得脚打后脑勺,李然还要上学,正准备考试,请假太长时间不好。
看彭懿已经苏醒过来,虽然气色比之前差了许多,但终归没什么大问题(丁瓯姜苁帮着开了诊断书,实际上两人也知道彭懿这次应该是伤了根本,但很多东西不能问不能说),两母女在彭懿醒了一天后就飞回了三亚。
这一次重伤,彭懿真的就剩一口气了。
这一世的身体打磨本就不扎实,就如同虚胖的胖子一样。
加上上次重伤未痊愈,此时的彭懿,外表看着还行,能走能跳,最多不过是大病一场之后的苍白虚浮,一般人看着觉得应该没什么大事了。
但实际上,彭懿现在就是条破布口袋,四处漏风。
今年也64了,岁数差不多了,经过两位主治医师(丁瓯姜苁)的诊断核实,彭懿于3019年10月办理病退,彻底从领导职务上退了下来。
对于要将自己提一级,放在人大或是政协当个副主席的方案,彭懿也一口回绝。
虽然知道是为了自己好,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只是一种殊荣,也没指望自己能做事。
但现在的体制内,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占着一个编制,后面的人就少了一个上升的途径。
占着茅坑不拉屎,平白惹人厌。
再说,这辈子在官场里翻滚了30年,实在是累了!
这次能死里逃生,剩下的日子已不多,能趁着还能走动的时候好好看一看华夏的壮美河山,走一走乡村边漠,这一辈子,也就没白活!
3020年的春节过完,缠绵于病榻3年的何母去世。
何佳已经快60了,在这个年纪,对生死的认知已经淡然。
何母生命的最后两年,年轻时受的罪吃的苦,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在压了几十年后一下子爆发出来,看着躺在病床上被病魔折腾得不见人形的母亲,何佳实在是心痛难忍!
特别是最后半年,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连打吗啡都不管用的时候,何佳含着泪压着痛得在病床上板动的母亲,真的希望母亲少受点罪。
或许,早点走,会更好。
在悲伤而又早已预料到的平静中办完母亲后事,何佳回头四顾,这一辈子,再无来处!
人生,唯余去处!
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能真正攀扶着走过岁月的,唯有一起生活了30多年的的丈夫!
但一想起丈夫这十来年时好时坏的身体状况,何佳心里还是悬悬。
自3008年丈夫身体莫名变差后,何佳心里就一直抽着口气,在他的生活照料上更上心了,管得也更细了。
但未曾想,离家开了一个会后,竟然就进医院了!
而且还在ICU病房躺了3天!
虽然医生说是心脏上的问题,慢慢调养就行。
但何佳以一种女性的直觉,用一种共同生活了快40年的默契,隐隐感觉到:丈夫的生命力好像成为一抔沙,被悠悠的风慢慢吹散……
何佳心慌!
何佳害怕!
但哪怕用尽全身力气,无论怎么抓都抓不住!
这个男人,好像慢慢变得透明……
他退休后,明明天天陪着自己,离自己比以前近得多得多,但好像又远在海角天涯……
何佳只能拼命地看着他,贴着他,生怕哪一刻没顾到,他就不见了!
彭懿自然能体会到妻子的变化,也能感受到妻子内心的戚惶。
但有的话,在这个时候,实在说不出口!
本以为两口子能白头偕老,曾经也万分肯定自己能活得比妻子久,能周周全全地看顾她一辈子,等到送完她之后,自己再缥缈于世间。
未曾想……
造化弄人啊……
既如此,最后这几年,就好好陪陪她,一切都顺着她的意吧。
4月,跟中办老干部处打了个招呼后,彭懿带着何佳开始了了长达3年的旅游!
从漠北小镇到最新填出的海岛,从昆仑之巅到东海之滨,从金三角丛林到朝鲜半岛丘陵,3年多的时间里,彭懿何佳踏遍了华夏每一寸土地。
前面两年,两口子还慢悠悠地玩,遇上景色气候好的地方,还会住个十天半个月。
两口子结婚快40年,彭懿来到这个幻境已经31年,不论是刚在一起还是何佳做家庭主妇的10年,抑或是后来的20来年,两人都忙于自己的事业,从来没有如此长时间的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就是这次旅游,何佳才发现,丈夫实在是取之不尽挖之不绝的宝藏,从戏剧到武术,从诗文到农耕,从天上到地下,实在是没有他不会的!
以前就对他万分崇拜,现在,完全是顶礼膜拜!
但让何佳在膜拜之余,更加揪心的是:丈夫从这次出院开始,就一直畏寒,天气一变化,就会止不住地咳嗽。
每次看着丈夫穿得跟个大熊一样,耐心地与乡亲、老农、手工艺人、清洁工、外面小哥等人耐心交谈,时而畅快时而低沉的眉色,配着的却是间或捂着嘴咳嗽一声,有时一咳就停不下来,到最后涨得满脸通红……
何佳站在旁边看着、扶着的那种心情实在是难以描述。
好像糅合了敬佩、心疼、宠溺、酸楚……
本也劝过丈夫,让他好好保养,以后日子还长,不急这一时。
但丈夫说,一般的部级干部都六七十了,还要时刻准备加班,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公务,自己因为身体缘故,早早退下来,没有发挥出该尽的光和热,还享受着这么好的老干部待遇,不能总在北京蜷缩着。
到华夏各处走走,看看民生,探探民意,以前总是看下面的人报上来的报告和数据,很多政策制定实施后还是有不少瑕疵。
这次用几十年在中央工作形成的站位和眼光,好好写个翔实一点的报告,对以后国家的发展,能起到一点好的推动作用,也算是进了最后一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