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拒婚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庄园,院落

  众多自发前来一睹赵云及冠仪式的乡中民众,却都安排在院外的席上,由赵雨接待着。

  此时,亦是一阵阵扑鼻之芳香渐渐袭来,让在场的宾客皆叹为观止!

  如今,乃是八月季节,易是桂花正值茂盛的时节。

  等此次及冠而过,在旬日,亦是一度以来的中秋佳节。

  咦,不对,准确的说应该是仲秋。

  至少《礼记·月令》有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虽说赵家乃乡中商业家族,可亦由于赵风、赵云秉性平和,品质亦良好。

  而且,赵风在发达后,亦是时长接济乡里,为族人提供便利。

  这也亦是众乡民听闻赵云冠礼后,亦愿舍弃丰收的农忙时节,特意前来。

  正所谓:要想别人敬重于你,首先自身要有拿得出别人信服的地方。

  堂中

  只在院外乡民乱嚷之际,堂屋中亦是十分祥和!

  被邀请而来的各大家主位居堂中,依次落座,神色也极为平缓。

  不似乡中平民般,那么的不知礼仪,毕竟大族由于家世显赫,从小亦是饱读诗书。

  对于孔孟的礼仪之道极为注重,又岂是一群未有文化的乡民所能相比的?

  由于其父,母早已亡故,作为家中掌舵人,亦是大兄赵风坐居主位。

  在赵云出列,先行拱手拜见其兄,随之又徐徐向诸位家主一发拜敬。

  一发所拜,众家主亦是起身回礼,礼节也极为周到。

  毕竟,随着历经军伍历练,立下战功,入京面见天子,本就是极重的殊荣。

  这等大族皆是精明之辈,当然深知以赵云的能力,日后封侯拜将,亦不在话下。

  既如此,现阶段能打好关系,对于以后来说,亦不是坏事。

  徐徐拜见完毕,赵云重回落座,跪坐于席上。

  眼见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之气,性格不卑不亢。

  夏侯兰心底欣喜之色,却是越发之浓。

  紧随着,赵风缓缓起身,绣袍犹如清风点缀般扬起,说着:“诸位,今日乃舍弟及冠仪式。”

  “风亦在此特地感谢众位能够蓬荜生辉,光临寒舍。”

  “在此谢过!”

  话音落下,其将近八尺的身躯笔直站起,拱手而立,拜谢着。

  闻言,夏侯兰当先起身,笑道:“子然贤弟,客气了!”

  “自从你十余年前开始经商,打下如今的这片产业,亦时长分其利润与我等家族。”

  “所谓投桃报李,今日既是阿云之冠礼,我等前来赏光参加,亦是荣幸之至啊!”

  一语许下,其余家主亦是纷纷站出,附和着,拱手答道。

  的确,要论赵风的人品,可谓在乡中,甚至是州郡,都让交好的各大族称赞。

  毕竟,在家业发达后,又有几人能够为族人谋福祉,深思熟虑,建造坚固的坞堡,以抵盗贼的?

  随着一番客套,赵风笔直而立,朗声道:“旧时加冠,皆以代表其成年,亦可由父取表字。”

  “可其父早在我等年幼时便撒下人间,驾鹤西去。”

  “舍弟,舍妹自小便是风拉扯长大,抚养成才。”

  “正所谓:长兄如父,既其父不与,那今日便由兄长代劳,取其字。”

  一席话语落下,沉吟片刻,故作沉思,道:“阿云,你名讳云,意欲为遨游蓝天。”

  “故此,为兄为你取字子龙,寓意你能遨游九天,翱翔纵横四海。”

  在古时,一般取字会以名作呼应,如诸葛亮,字孔明,寓意照明的意思。

  孙策,字伯符,亦是同样之理,当然,此以不是绝对!

  取字完成,赵云徐徐起身,拾步到堂中正中间。

  紧随着,赵风亲自将仆人所捧着的头冠接过,旋即缓缓戴在赵云所束好的发鬓上。

  由此,一套套加冠程序有条不絮的进行着,亦渐渐进入尾声。

  ······

  约莫逗留数日,诸家主也相继告辞离去,唯有县城豪族夏侯兰暂却留了下来。

  其余乡里民众,亦是早已各回,前去继续农忙,往田地收割所熟的麦子,粟米等食物。

  内堂中

  赵风亦与夏侯兰对立席地而坐,互相相视而笑,可谓相谈莫逆!

  “明德兄,如今舍弟已然加冠,当初你我之约定,亦是该实现承诺了。”

  “小荷亦在去岁及笄,痴长小雨一岁,也以年芳二八,深待闺中。”

  “如今,阿云亦以成年,也有担当之责,风想择日不如撞日,便为二人给婚事选定,操办了吧。”

  在大汉时期,女子地位亦未有宋之后那么低下,相反,反而还是处于处于社会的主要者。

  男人缺少女子,一个家庭亦不能立足!

  据《后汉书·食杂志》所记载:“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ji)。”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亦有“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由此说明,在汉代,男子耕种,女子纺织,两者所处的社会地位是极为相等。

  家庭当中,亦缺少任何一位,其家亦会支离破碎!

  故此,在汉朝,皆是一夫一妻制,亦是王公贵族纳妾室,亦要遵循其妻子的首肯。

  也未有后世的三妻四妾,相反女子亦能继续习文识字,研读经书。

  所以,两汉,魏晋时期,出现了多少才女?

  反观自宋后,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出现。

  从此,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又有几位女子还有研读经书的权利,称为才女?

  而且,据这之后,女子要是在新婚之夜,未有落红,反而还会被男方污蔑为家风败坏,将之扫地出门!

  更为极端者,夫家直接打死女子,亦是常事,还能逃脱律法的制裁。

  由此对比下,汉朝的风气却是开放许多,女子地位亦不像那么低下。

  至少,寡妇在嫁,不会遭人歧视,刘备亦能立续取的寡妇为皇后。

  这在宋之后的王朝,几乎是闻所未闻,压根行不通的!

  ······

  只说,就在二人以赵云与夏侯兰其妹的婚姻之事商议时,内屋门户亦忽然遭受重力。

  徐徐被推开,赵云径直而入,随之神色凝重,喃喃道:“大兄,云恕难从命。”

  “弟亦刚及冠,还未有成家立业的打算。”

  正巧途径屋外,亦是留心听见二人所言,不由推门而入,直直说着。

  其实,赵云所拒绝这桩婚事,亦是其后世观念还未完全融入,暂时亦接受不了现今的包办婚姻。

  在后世崇尚自由恋爱的赵云,是极度反感婚姻包办的!

  当然,这只是次要因素,最为主要的却是。

  赵云已然决定,北上平叛张举张纯联合乌丸的叛乱。

  只是,在军伍当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战死的可能。

  他不想尽早成亲,亦不希望其妻在后半生为自己守活寡。

  “大兄,云亦决议,北上投身军旅,平定乌丸叛乱。”

  “未免弟在军中出现闪失,以免耽误夏侯女子,云宁愿拒婚。”

  深吸一口气,赵云陡然跪地,神色面露果断,坚毅的说着。

  其眼神间充斥着一股坚持,好似已然下定决心般。

  闻言,谁知一向秉性和善的赵风却是陡然勃然大怒,高喝着:“赵云!”

  “孟子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宴大事,岂可儿戏,由自身自主?”

  “父,母走得早,为兄所说成亲,便要如此,你岂可抗拒?”

  一时,赵风亦是怒气冲冲,丝毫不能平静。

  见状,赵云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大兄,对不起,云现阶段亦不会同意。”

  “如若云此次投军能够凯旋回归,必定亲自到夏侯府,负荆请罪!”

  这席话徐徐落出,遂不在言,赵云转眼间奔出屋内,渐渐远去。

  ps:发书一个月,不知不觉也十万字了,女主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凤溪可以保证,会刻画一个不同于其他三国文的女主,谢谢各位读者支持。

三国赵为皇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5983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