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先回家的是沈玄沈绛沈丹三兄弟,沈玄一见子衿姐姐顿时亲热的了不得,先带着弟弟们给何老娘沈氏何恭见过礼,立刻凑过去跟子衿姐姐一道说话,沈玄不知怎地,瞧着子衿姐姐笑意盈盈的模样就莫明其妙的有些脸红,急急的问,子衿姐姐,你还记得我不?
何子衿好笑,道,我又没失忆,怎么会不记得阿玄?长这么高了,阿绛也好大了,来来,阿丹过来,给姐姐瞧瞧。摸摸阿绛的头,再摸摸阿丹的头,笑眯眯的与他们说话。
阿绛还好,,果然跟大哥说的一样,子衿姐姐比阿袁他姐好看多啦。
那是!阿玄很是自豪,道,我还没见过比子衿姐姐还好看的姑娘呢。
何子衿一听这话便知是何缘故,约摸是男孩子们私下吹嘘姐妹们如何如何,倒不以为意,笑,姐姐是自家的好,庄稼是别人的好。
江氏说长子,你又没个发颠,还不见过你阿念哥阿冽俊哥儿。俊哥儿你还没见过呢。
阿玄先与阿念阿冽说过话,到俊哥儿时,一下子就把俊哥儿举了起来,倒吓人一跳,好在俊哥儿胆子大,倒是不怕,反咯咯直乐。江氏笑斥,赶紧把俊哥儿放下来,别摔了他。
阿玄不以为然,哪里会摔啊,看俊哥儿喜欢着呢。
朱哥儿还在俊哥儿后头排队呢,伸着四个儿子,八个都不多,笑,与何老娘道,孙子有了,我倒是盼个说话,做些针线什么的,就是闺女好了。说着,她老人家一掸身上衣裙,还装不在意的抚抚头上抚额,都是她家丫头片子给她做的。
沈老太太又不瞎,何老娘都这么明显的炫耀了,沈老太太就道,是啊,看亲家这身上衣裳,定是子衿的针线吧?刚说得何老娘得了意,沈老太太又添一句,这孩子啊,手巧,像她娘。很是扫了何老娘的兴,何老娘就不乐意听沈亲家总把她家丫头片子好的地方归于沈氏,巴嗒下嘴道,哎,说来,这丫头的针线还是我教的咧。
沈老太太一向性子软和,且深知亲家何老娘的性子,也不与她争,遂笑道,是啊,再手巧,也得亲家太太教得好才是,是不是?
何老娘见亲家有掖揄之色,觉着自己一把年岁了,倒争起这个来了,就哈哈一笑,主要是我这丫头会长,全是可着咱们两家的好处长的。
沈老太太笑,亲家说的是。
何子衿在一边已同沈玄说起话来,沈玄道,自从阿念哥中了解元,父亲成天催逼着我念书,一说话就是,看你阿念哥如何如何的。
何子衿哈哈大笑,看阿念斯斯文文的坐在何恭身边与沈太爷说话,与阿玄道,来来来,我给你讲个隔壁得妙趣横生,直逗得一屋子人都笑了。阿念都给他家子衿姐姐打趣笑了,沈玄还道,等爹回来,我也给他讲讲。
沈素是傍晚回府见着何家一家的,沈家人丁单薄,沈素也就沈氏这一个姐姐,更兼见了孩子们,十分欢喜。尤其喜欢何子衿,一见便道,子衿都长这么大了,记得那会儿我驾车接她去咱家,她才这么点儿高。说着比较一下。
何子衿见着她舅也很是欢喜,尤其他舅这些年身材相貌都保持的很好,仍是一等一的美男子,望之赏心悦目,何子衿笑,那会儿阿玄还坐舅舅外甥不出舅舅家的门,阿冽俊哥儿倒不似阿素,子衿更像些。
沈玄仔细比较一下子衿姐姐同父亲的相貌,也说,子衿姐姐生得像姑妈,姑妈和父亲生得像。阿冽和俊哥儿像姑丈多些。
沈素又命江氏置酒,说晚上要款待姐姐姐夫,江氏笑,哪里还用你说,都备下了。
沈氏笑,晌午就是吃的席面儿,今儿头一日倒罢了,明儿可千万莫如此了。
沈素笑,家里一样要吃饭的,不浪费便是了。孩子们都,先得提前把身子调理好是正经,不然三月那会儿正是春寒,贡院里头熬九天,不是身子骨硬朗的,可是不好熬过去。说着,又贺了何恭和阿念一回,尤其对阿念道,再加把劲儿,给你弟弟们做个榜样。说着便对阿玄阿冽几人说了一通如何向阿念学习的话。
阿玄凑过来道,爹,我给你讲个隔壁八回了。
总之,两家人见面,欢乐亲厚自不必提。
待晚间酒席散去,各自安歇,沈老太太还拉着沈氏说私房话。沈素吃了些酒,沈老太太让他们夫妻先回房歇着了,沈素问起江氏今天姐姐一家何时到的,如何招待等事,江氏笑,头晌到的,姐姐还给咱们带了不少土仪来。子衿那丫头实在招人喜欢,还孝敬了老太太太爷老爷和我各一身针线,我看阿念阿冽都是念书的,给了他们一人一套文房四宝,都是挑的上上好的。俊哥儿年岁来子衿这孩子,打外甥女比自家儿子大上三岁,其实在当下也不算离了格,人都说女大三,抱金砖呢。待外甥女略大些,沈素就有些想结亲的意思。偏生江氏总以孩子们年岁等等看,这一等倒好,外甥女跟阿念成了,沈素很是有几日郁闷,那些日子,倒是江氏总是开解于他。沈素何等聪明之人,自然察觉出妻子的意思,只是,姐姐家都要给外甥女定亲了,他再提长子也不妥贴,只得当没这事罢了。
今一见外甥女,沈素心下更觉长子无福,他不是江氏那等到底,儿子的日子以后是儿子自己过的,也没哪家日子就一帆风顺的,外甥女虽一直在乡下说去吧。沈素为官,只为占个官身而已,往上爬的兴趣不大,实在是帝都风高浪急,翻船的不是一家两家,沈素并不觉自己就比别人差,只是他这种无关系无靠山的,很容易被人填坑里去是真的。他在翰林占个官身,自己开个进士堂,日子过得丰足,便也罢了。
但,沈素说的是他自己这一代,到儿子这里,沈素就是别有考量了,他能给儿子挣下家业,儿子以后便不必如他弄个死要钱的名声。可话说回来,他能儿子置下家业,却不想儿子像自己这般过分的耽于庶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倘能给儿子寻个能干的媳妇,一句,外甥女就给定出去了,沈素又道,阿念这呢,咱们子衿旺夫,亲事刚定,阿念下场就中了解元。
这倒是,今儿迟了,明儿个叫阿念和姐夫把文章给我瞧瞧,我看姐姐家运道来了。沈素端着茶吃一口,道,先时姐姐家日子寻常,自打生了子衿,一日好过一日,这丫头的确是旺家。
絮叨了一回对姐姐家的各种好,沈素与江氏道,隔壁宅子的房契,你找出来,一会儿我给姐姐送去。
江氏心下十分不愿,她家日子虽好过了些,可她有四个儿子,现下宅子是四进的,倒也十分够住,只是往后他们夫妻总有老的一日,儿子们也有分家的一日,隔壁宅子也是四进,江氏十分想留着以后给儿子们使。但这宅子置办之初,沈素就说了是给沈氏的,江氏纵不愿,也不敢表露出来,立刻就开了箱柜取出个,咱家里人也不多,色色便宜,如何不留姐姐一家在咱家过年呢,待开春天气暖和了,再搬也不迟。
沈素与沈氏感情是极好的,宅子都给置办下了,对于两家住处,沈素却有自己看法,再亲近也是两家人,先时我来帝都赶考,当时为省银钱寄居宁家,宁家也是色色周到的,只是,我心下十分难安,处处,那丫头还不听风就是雨。那会儿也是赶上她那花儿行情好,卖了些银钱,我也不晓得,她跟你姐夫商量的,也没与我说,就托人给你捎了来。也就他们俩办的这事,我当时还说,既是捎东西,该与我说一声,我有好些东西要捎呢。
沈老太太见儿女和睦,十分欢喜,笑道,子衿这孩子,心里有咱们呢。女婿豁达,才把子衿教导得这般好。
沈素道,可不是么,当初我们同在县城许先生那里念书,我就瞧着姐夫性子好。沈家姐弟都鸡贼的很,当年沈氏也是早早定了亲的,不想亲事未成,未婚夫一病死了,就此坐下个克夫的名声,在家好不郁闷。沈素那会儿在县里许家私塾念书,他相中何恭性子好,人品佳,俩人本是同窗,沈素这等样伶俐,一向与同窗们情分好。他又有心与何恭相交,何恭性子宽厚老实,俩人就较与他人更好些。待得差不离,沈素就邀何同窗去他家里玩儿,何同窗一去,就见着了沈同窗的姐姐,一来二去的,遂成了姻缘。也甭怪当初何老娘死活不乐意,觉着自家儿子是遇着了狐狸精,沈氏与何恭这亲事,还真是沈素给牵的线,然后,俩人自由恋爱的。好在沈何两家都是正经人家,且沈氏与何恭成亲后各种恩爱,虽成亲之初何老娘很是挑剔了沈氏几年,如今却是都好了。就是沈素想到当年,也觉着自己眼光好,不然,哪家姐夫就舍得把上千两银子给了,这是给闺女的。之后,就亲自带着何老娘闺女过去瞧了一回,见家俱是全的,且都是不错的酸枝木,江氏在一畔介绍道,原是这宅子旧主的,既是卖宅子,这些大件家俱俱是占地方的,不方便一并带走,索性连带宅子一道都卖了。我看这家俱不错,现使也便宜。
何老娘细看过,道,好的很,都是好木材。非但家俱好,宅子也好,重要的是亲家一家都是好人,不然,纵富贵人家,哪里就舍得把这么一大套宅子给出嫁的姐姐家呢。当然,以往过置宅子的事,只是他们远来是客,若沈家不提,他们也不好提的。未料沈家当真实诚人家,自家刚一来,立刻便把房契给自家了。何老娘想着,自家已得了这么一大套宅子,多机伶,却很识时务,这宅子原是沈家置办的。且就是在何家,何老娘也是把正院给儿子媳妇住的,沈氏知道让一让她,她就很高兴,道,我又不人情走动,住正院干啥。我看正院北面儿这套院子不错,坐北朝南十分敞亮,我带咱家丫头一道住就是。你们住正院,再给阿念挑个清净院子,好叫孩子用功念书。
就这样,何家这一家子,也只用了三个院子罢了,余下院子都暂为封存了。沈氏便同江氏打听起买柴炭的事儿来,江氏虽十分心疼宅子,但宅子都给了,也不差这几千斤炭了,笑道,我说要留姐姐姐夫在家里过年,老爷却说姐姐定要搬过来的,还是老爷知道姐姐。炭我已备下了,有三千斤,一会儿我就打发人送过来。
沈氏郑重谢了,拉着江氏的手,恳切道,咱们两家,不比别处。我家里也是人丁单薄,相公兄弟一个,近些的堂兄弟都没有,到阿冽这里,好在有阿念俊哥儿做伴。咱家何偿不是如此,阿素是单蹦一人,好在妹妹旺夫旺子,给我生了四个侄子,只是在这帝都城,哪里还嫌人多呢,咱们这一代就如此了,他们是给子衿置办的,沈氏来了帝都,自不会主动开口要,可弟弟记挂着她这个姐姐,早早的给了她。沈氏先前就没从江氏嘴里说起过宅子的事,自知江氏是舍不得的,不过,现下沈家都是她弟弟做主,因弟弟有本事,沈氏自觉腰杆子硬的很。她亲亲密密的同江氏笑道,好在咱们两家只隔一堵墙,我要过去找妹妹说话,也就是几步路的事儿。倒是妹妹在家,父亲母亲年老,阿素天天出门当差,纵有个休沐的日子,也得去学堂给举子们讲课,哪里有个闲的时候,家里的事就全得倚仗妹妹,真是上有老下有,我却是心疼妹妹呢。我们搬过来,一则离得近,来往方便;二则来前一应抛销我们也都带了,并不费什么事;三则眼瞅着年了,阿素是做官的,交际只有更忙的,我虽帮不上忙,也得心疼着你些。
沈氏如此恳切,又把江氏说得千好万好,江氏得了面子,也就高高兴兴的帮何家安置了下来。
至于宅子啥的,丈夫死活要给,江氏又有什么法子呢。何况,沈家现下门第非江家可比,如沈素这般官身,在帝都虽不算高官,可近来家中日子丰裕,也没见丈夫有二心,江氏虽心疼宅子,到底也要以丈夫为先,何况,先前家里有难处,的确是何家托人带来的银子应了急。如此,自己劝着自己些,又想到何家在老家很是照顾江仁,江氏便也不大计较宅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