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章,12.20晚七点替换~~~
谢莫如得了一瓶棉花,颇是喜爱。晚上与母亲一并用饭,吃的还是面条,晚上就不吃羊肉面了,母女两人吃的是素汤面。初秋一早一晚风凉,吃汤面倒是暖和。不知是不是谢莫如的错觉,谢莫如总觉着母亲的眼神都带着些柔和的意思。
三老太太府上,女眷都是随三老太太一并用饭,今日谢燕回娘家便住下了,有谢燕在,晚饭更加丰盛。
还未到晚饭时辰,女眷们坐在一处说话,谢燕见着江行云便说了,行云刚来,许多事情你不晓得,何必特意给莫如送生辰礼。你是什么人,她是什么人,她一个了她几句,她便告到你姑丈面前,让你大嫂子去给她一个做嫂子的该让着道说道。
江行云满是不解,道,亲娘受了委屈,难不成表姐还要挑日子才能给亲娘讨还公道?看来我是看错了表姐。
谢燕如坐针毡,三老太太哪里忍闺女若此,打圆场道,听你表姐说呢,什么事到她嘴里能有个准儿,没有的事。只是莫如脾气不大好是真的,倒是莫忧,为人乖巧,你姐妹们都喜欢她。
谢珮笑,我也这么跟呢,莫忧最是和气,我们常在一处玩儿。
江行云微微一笑,这倒罢了,表姐也别总吓我,要是有人给姑妈委屈受,便是表姐无所谓,我做亲侄女的,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听江行云这般说,三老太太颇是欣慰。谢燕真是冤死了,她,她,亲娘受了委屈,她哪里会无所谓啊。
让江行云这样一说,第二日谢燕去尚书府看望谢太太时,见着谢莫如便说了,不是我说莫如,上回我听说你去探老太太的病,一句话不合你的心就发了脾气,还叫大嫂子过来给你道歉,这可不是你过我哪里不妥。堂姑太太这话,是说祖母没把我教好?
不待谢燕辩驳,谢莫如已道,我一个一说吧,免得堂姑太太误会了咱们尚书府。不然堂姑太太这话说出去,不知道的得以为咱们尚书府眼里没长辈呢。她与谢燕差了辈份,何况谢燕本就是个糊涂的,与这等人讲理,怕是讲不明白,还是直接让谢太太用身份碾压来得快。
早在谢燕一开口,谢太太的脸色已是沉下来了,直接对谢燕道,阿燕,你回娘家,知道来瞧瞧我这个老嫂子,我心里高兴。要是别的事,你问清楚原由再说,你要不清楚,回去问问你父亲,你兄长,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带着莫如去瞧你母亲的病,莫如好意请安,你母亲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骂她,你大嫂,把莫如的手腕都掐肿了,这是我眼见的。你大嫂子过来,是看莫如的伤好些没?难道她伤了人,不该过来看看?我这话,倘有一句假的,天打雷霹!
谢太太这等重话都说出来了,谢燕还是头一回见识,脸臊的通红,连忙道,看嫂子说的,我是听碎嘴婆子这样一说,就当了真。我就想着,莫如也不像这样的人呢。
谢太太淡淡,莫如是我一手教导出来的,我看着她长大,谁说她不好,就是说我这个做祖母的不好。你也是大人了,以后还是不要这样听风就是雨的,便是听到哪个婆子说这些闲话,也该立刻处置了,怎么能当了真!还来这里冤枉莫如!莫如受你们母女的委屈可是太多了!
谢太太直接教训了谢燕一通,饭都未留便打发她去了。
待谢燕走了,谢太太对谢莫忧道,这种话,倘阿燕往外说一个字,别人不会说你大姐姐如何,只会说尚书府的姑娘如何?这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谢莫忧受教。
谢太太稍稍松口气,再打发下人去三老太太那里送了帖子,她明儿个过去说话。
谢莫如中午回杜鹃院用饭,秋风渐凉,一盅八宝豆腐吃起来滋味儿极好,谢莫如多用了半碗饭。
用过午饭,方氏去服侍杜鹃树了,谢莫如回屋休息,取了案头的《西宁记》翻了两页,不禁心下一动。她一直就觉着谢燕今日说的话可疑,倒不是话的内容可疑,这种着三不着两的话,也就谢燕会说,但是,好端端的,谢燕怎会突然就提起旧事呢?真的是旧事了,都过去好几个月了。便是谢燕心下不忿,也该早过来的,突然这会儿说起这事,岂不可疑?
是谁用这事儿刺激了谢燕呢?
宁家不会这么蠢,三老太太府上要是有人撺掇谢燕,也等不到这会儿。再者,倘是三老太太府上人做的,谢太太不是会吃亏的性子,谢燕并不聪明,真是谁挑拨得她,估计她早把那人说出来了,今日却只能含含糊糊的用个婆子给自己圆场。
抚摸着手里略旧的书页,谢莫如道,嬷嬷,你打发个人,去把李青媳妇叫来。
李青媳妇来得很快,杜鹃院比别个院子都安静的多,她一进来先秉气息声,更不敢东瞄西看,完全表现出了尚书府管事媳妇的良好素质。
谢莫如已搬到了秋菊过一些。
谢莫如不说话,李青媳妇便继续道,听说江姑娘是将军府出身给她放库里,江姑娘没见着东西,直接着人去问,却是不乐意放库里,硬是叫人拉到她住的嫡亲的兄弟姐妹无妨,她一个表亲,不好与家里江姑娘懂规矩,如今都是女眷跟着三老太太,男人们跟着三老太爷。江姑娘还说想置了房子出去住,三老太太再三不许,江姑娘方不提了。还有,江姑娘好像还会些拳脚。其他的,奴婢就不大清楚了。要不,奴婢再去细打听打听?
不必了。她不是要打听江行云的秘事,不过是想了解一下江行云的行事,有这二三事已够了。谢莫如道,有劳嫂子跑这一趟。
李青媳妇笑,大姑娘有事尽管吩咐,能为大姑娘跑腿儿,也是大姑娘瞧着奴婢还成。
谢莫如示意,嬷嬷,请李嫂子吃杯茶再走。
李青媳妇便起身去张嬷嬷屋里吃茶去了。
谢莫如倚在榻上,正午秋阳洒入,映着谢莫如的肌肤奶一样的白晰柔润。谢莫如望向窗外落叶,想着,即便是她,应当也不是有意的。这样先保住家财,再保住尊严的人,即便用人,也不会用谢燕这等蠢人的。
江行云中午用饭时见着谢燕也在座,心下略一思量,实在无语了。难不成这位表姐还真的去寻衅谢莫如了?
江行云都不知要说什么好了?便是她只与那位尚书府的谢大姑娘见过两面,虽未深谈也知那不是好惹的。她一来就听说了尚书府那位宁贤妾的美名,那简直是天上有人间无的大好人哪,当时江行云听着便不怎么顺耳。倒不是她对宁氏有什么不满,只是江行云与三老太太府上的这些人不同,她是家中独女,父母教导她更是格外用心,她是知道一些宁平大长公主旧事的。方氏式微,乃政局所致,尚书府势利便罢,有本事弄死方氏,把妾扶正再去宣传贤良才好。
她去尚书府时还特意多看了谢莫如几眼,江行云对谢莫如的感官起码比对谢莫忧好,安静,沉着,这样的品性,起码对得起大家闺秀四字。后来给父亲做法事时,路上遇着谢柏谢莫如叔侄,江行云是有些吃惊的,倘谢莫如真如这府上人所言那般不受重视,那么那位准驸马的谢探花如何会亲自带她上街?安排好父母之事后,江行云才有心打听一二,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三老太太李氏婆媳两个都不是人家对手,还有脸在家里对人家说长道短。果然,没多少时日,又听说那位宁贤妾给禁了足,尚书府又进一良妾。
而今,她不过给谢莫如送个生辰礼,谢燕便看不过眼,还要指点她为人行事。她知道谢燕嫁的是宁家,可这家人还没看明白,那位谢大姑娘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谢燕不到中午倒回了府,这样亲近的关系,倘不是谢燕说了什么不妥的话或者做了什么不妥的事,尚书府怎么都会留饭的。江行云就盼着谢燕不是因她昨日的话就去尚书府胡说一气才好。
第二日,谢太太又去了三老太爷府上。
谢莫如谢莫忧照常在华章堂跟随纪先生念书,临近晌午,松柏院的丫环素馨急急的过来禀事,大姑娘,二姑娘,宫里陛下娘娘着内侍赏赐,太太去了三老太太府上。姨娘不是正经主子,何况如今两位姨娘皆深居简出,只得来向两位姑娘回禀了。
谢莫忧忙道,赶紧着人去请太太回来呀。
素馨气都喘不匀道,已派人去请了。
谢莫忧心说,那还有什么事?素馨终于喘过气,道,内侍说有东西要赐给魏国夫人。
魏国夫人?
谢莫忧的第一反应是,这是谁?
谢莫如也不晓得,但见素馨两眼看向自己,当下也就晓得了,遂对纪先生道,先生,家中有事,太太不在家,我与莫如过去看看。
纪先生笑,去吧。
谢莫如让梧桐留下收拾笔墨,带着谢莫忧同素馨去了松柏院。谢忠媳妇已经在侯着了,见两姐妹过来,见礼之后,立刻禀道,我家那口子在陪着内侍官说话,奴婢已着人去请太太回府,大奶奶那里,大姑娘看魏国夫人,倘不是内侍官提起这个名字,谢忠媳妇都要记不得了。
谢莫如坐下,淡淡道,不急,祖母一会儿就回来了。倒是谢莫忧心里震憾的了不得,娘亲不是说方家被灭族了么,如何方氏身上竟有国夫人的封诰?
谢忠媳妇正没主意,见谢莫如这样说,心下稍安,又从袖中取出一份礼单,上前两步道,大姑娘,这是奴婢拟的打赏单子。说着递了上去。
素馨接了,呈给谢莫如,谢莫如扫了一眼,递给谢莫忧,对谢忠媳妇道,嫂子坐吧,这很好,就照着这个预备。内侍也不是白来的。
谢忠媳妇挨着绣凳坐了。
素娥捧上茶来,宫里赏赐天大的事,偏生祖母不在,谢莫忧心下焦切,度日如年,哪里还吃得下茶。偷眼去瞧谢莫如,谢莫如依旧是那幅八百年不变的老样子,悠悠然品着香茶。看谢莫如这般,谢莫忧干脆也自暴自弃的吃起茶来。
谢太太回来的很快,贵妃赏赐是常事,今日竟是陛下有赐,莫不是三老太太先着了急,忙道,你赶紧家去,看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谢太太倒还稳得住,反正她话该说的也说完了,便道,我只盼着我劝燕妹妹话,妹妹能听进一二,也就不枉我来这一遭了。
谢燕耐性品性皆一如其母,连声道,都记得了,嫂子快去吧,别叫内侍久等。不就是以后要捧着谢莫如么虽然这种事比较恶心,但,谢氏家族都是指望着尚书府的,谢燕纵使遗传了亲娘的势利眼,可越这样的人,反而越是容易被说服。
谢太太这才辞了三老太太母女,匆匆回家。
这次过来行赏的内侍并不是谢贵妃常谴的内侍,而是皇帝身边的内侍于汾,上次赐婚传旨便是这位于公公来的。
谢太太回家,略收拾一二,便命人请于公公进来。谢太太正二品诰命,于公公行了礼,道,陛下有东西赐给魏国夫人。
这一句话就愁死谢太太了,谢太太自认为活了这把年纪,大事些什么,好让这位公公得以回去交差。谢莫如沉声道,母亲得陛下庇护多年,今日陛下有所赐,我代母亲谢恩,感谢陛下这些年仍记得母亲,以使母亲保全尊严。有人视尊严如粪土,也有人视尊严如性命。陛下保全母亲的尊严,就是保全了她的性命。
于公公不禁深深看向谢莫如,他常伴君侧,也算见识过不少人物。他更深深记得曾经的魏国夫人与她的母亲宁平大长公主,这个,谢莫如的相貌亦不似大长公主,但她一开口,那种特有的沉稳矜贵,使得于公公立刻想到大长公主,完全是情不自禁的,于公公说了这句话:姑娘太像大长公主了。
谢太太脸色剧变,谢莫如却是没有半点儿动容,微微一笑,这话公公是第一个对我说的人,我想以后还有第二,第三,无数人这样说。不论是有何意图,总会有人说了再说。
于公公心下一凛,一拱手,老奴多嘴。颁下赏赐。
谢莫如替母领赐谢恩。
接着,于公公又一并颁下谢贵妃的赏赐。谢太太将一盘。
谢太太对皇族充满敬畏,但想到谢莫如在于公公面前举重若轻的模样,又气不起来,仍是道,还是要是尚主,其实跟入赘差不离,公主自有公主府,一应物什不必谢家准备。谢家只要把儿子准备好就行了,但谢家也得预备一重院落,或者谢柏带着公主过来在家也是一天说不了三句话,苏夫人恼他不言,便戏称为一字千金。坊间人促狭,苏大人就有了这浑号。
瞧着这给公主准备的新院落,谢太太心情大好,又挑了几处毛病给管事媳妇记下,一面给孙女说起帝都趣事,苏家几位公子的名字才叫有趣,苏大人单名一个默字,果然沉默少言。苏家三位公子,名字分别是言语云。那位写话本子的苏才子,便是他家老三苏云。
不要说谢莫忧,便是谢莫如听也深觉有趣,露出几分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防盗章,12.20晚七点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