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章,12.26中午十二点替换!!!!!
谢太太晚上问谢尚书,谢尚书道,我正想有机会同永安侯解释一二。文康长公主的脾气,阖帝都都是有名的。而驸马永安侯的温雅宽厚,也是阖帝都有名的。
谢尚书道,阿柏就要尚主,说来以后与文康长公主也是亲戚,永安侯性子温文,倘他听闻此事,送些东西给莫如压惊也是常情。明白人,往往不必人劝。
谢太太笑,这也是。又道,既然侯爷特意打发人送了东西过来,是不是叫阿柏过去侯府一趟。
谢尚书道,也好。面子都是互相给的。
谢柏便去了趟永安侯府,永安侯府祖上便是追随太|祖皇帝打江山,因战功封侯。今代永安侯又尚长公主,侯府尊贵可想而知。
永安侯本人也生得仪表堂堂,一身湖蓝常服,见着晚辈并没有什么虚架子,言笑随和,笑道,你父亲也忒客气了,这么点儿一声谢的。说着起身一揖。
永安侯扶住他,笑,坐吧。打趣,你家就姓谢,不必再谢了。
谢柏也是一笑,永安侯道,其实,公主就是心直口快,再加上身份贵重,故而人们难免多想。我与公主相识少年,她呀,话说过去就忘的性子,倒比常人更好相处。
谢柏其实也很佩服永安侯,文康长公主这样的性子,这位侯爷驸马硬能过得顺风顺水,一连生出三个嫡子不说,还在兵部领着不错的差使。这简直是驸马的楷模啊。谢柏笑,公主威仪太重,故而,纵使无心之语亦令人惶恐。今日听侯爷一说,倒觉着公主是难得的爽快人。
永安侯笑,是啊,她是直来直去惯了的。有什么说什么,这帝都城,怕找不到第二人。
谢柏笑,侯爷与公主夫妻恩爱,鹣鲽情深,令人羡慕。
永安侯哈哈一笑,问谢柏,想是汉乔尚主之期将近,是来我这儿取经了。
谢柏有些窘,取不取经的,侯爷是长辈,长辈指点晚辈,实是晚辈的福气。取不取经的,先把关系搞好是真的。
永安侯给谢柏逗乐,留谢柏用了晚饭。
反正吧,这事儿算是揭过去了。
谢家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尤其谢莫如的日子,那简直是顺遂的了不得。经承恩公府一事,同族的女孩子们见她都多了三分客气三分避让,就是谢莫忧也不例外。谢莫忧如今是彻底不敢惹谢莫如了,她觉着谢莫如是天外之人,种种行为已不是她能理解的。至于府里仆婢,那更是恭敬的不能再恭敬。
如府里大管家谢忠的媳妇,都会时不时的去给谢莫如请个安什么的。总之,自从谢莫如扬名帝都城后,她在族中府中是无人敢招惹了。
眼瞅谢柏尚主之期也快到了,谢家愈发忙碌,连同谢柏这个新郎官,因是尚主,举办的是皇室婚礼,故而也有无数礼仪要学。
宫里亦是不轻松,宜安公主下嫁,有胡太后瞧着,赵谢两位贵妃打理。虽说宜安公主只是陛下堂妹,可这位公主是养在胡太后膝下的,又是公主封号,自然得事事了一套王莽,她在胡太后这里还吃了两回挂落。如今宜安公主的亲事,更不敢有半点纰漏。
吃挂落什么的,谢贵妃倒是无所谓,吃挂落也比头上压上一位皇后娘娘的好。
谢贵妃还特意召来谢太太问弟弟大婚之事,谢太太笑,娘娘只管放心,家里一切都好,都预备妥当了。
谢贵妃笑,那就好。
谢太太还有些担心闺女,怕胡太后迁怒什么的,谢贵妃笑,母亲也尽管放心,我这些天就是在忙宜安公主的嫁妆。太后娘娘很舍不得公主呢。
谢太太颌首,只要闺女还掌宫务,可见是无碍的。
谢贵妃又着重问了谢柏如何,待穆元帝过来麟趾宫时,说到宜安公主下嫁之事,谢贵妃笑道,上次召母亲进宫,说家里都预备齐全了。就是阿柏有些紧张,不知要如何跟公主相处,还去请教了永安侯。
穆元帝大笑,朕看他往日在朕面前都还从容,怎么,这要成亲了还紧张起来。
,阿柏找人找的是对的,以后像永安侯和长公主一般举案齐眉才好。
是啊。穆元帝道,宜安刚出生的时候,晋王叔还在世呢,满月酒时朕还过去了,这么大一点点。比划一下,感叹,如今也是大姑娘了。
谢贵妃一并回忆,笑,臣妾刚进宫时,宜安公主才到臣妾腰间的个子,现在比臣妾还高了。
两人说一说宜安公主少时趣事,便安歇了。
倒是谢柏好容易忙里偷闲的偷个空,带了谢莫如谢莫忧出城赏秋景,顺带学骑马。一道的还有苏不语李宣两人,甭看李宣身份高贵,既是长公主之子,又是侯府世子,却不比苏不语受欢迎。谢莫忧一见苏不语,激动的话都不会说了。
好在李宣也没在意谢莫忧,他着重瞅了一眼谢莫如,主要是谢莫如名气太大,李宣也想看看这人生得啥样。这一看,唉呀,挺好看的,倒是看不出厉害来。
苏不语敲李宣大头一记,道,你总盯着莫如妹妹瞧个没完做甚?
李宣瞪苏不语一眼,又不能扑过去敲回来,在女孩子面前,他颇有风度的笑笑,我是看谢家妹妹生得挺和气的。
听这话,谢莫如不禁莞尔,李世子也是个和气人。有那样脾气的母亲,却有这样的儿子,永安侯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苏不语在一畔道,嗯,和气生财和气生财,看来你俩今年都有财运啊。
李宣谢莫如都笑了,正说着话,听后面滚滚马蹄声传来,俱不禁回头,虽未摆出仪仗,但只看气派也能猜出几分。果然,李宣道,是大皇子他们。
马队转眼就到跟前,李宣对皇室并不陌生,来的是大皇子穆延熙二皇子穆延泽,以及先胡皇后所出永福公主先楮皇后所出长泰公主,以及养在宫里的靖江郡主。
李宣过去见礼,穆延熙忙道,表弟莫这般多礼。
穆延泽笑,谢探花也在。谢柏是今科探花,又是宜安公主的驸马,故此,穆延泽认得,看向苏不语,这位是?
李宣连忙介绍,这是苏相三子,苏云,字不语。其时,谢柏已扶两个侄女下车,一并上前见礼,永福公主晃一晃手中马鞭,忽然望向谢家姐妹,却是指名道姓,谢大姑娘,初次见面,我也赏你一双玉璧,十匹锦缎。
谢莫如心下有数,状作不解的问,不知这位姑娘是?
长泰公主笑,这是永福皇姐,我是长泰公主,这位是靖江郡主。永福皇姐惯爱说笑的,谢姑娘不必当真。她在宫里也听说了谢莫如在承恩公府的事,不论谁是谁非,大庭广众下,也不好去为难一个臣女的。何况,哪怕皇族,倚仗身份凌人,实在落了下乘。
李宣也担心永福公主当面给谢莫如难堪,忙道,是啊,大皇子二皇子永福长泰靖江,我们随便在郊外逛逛,你们还要去行宫的吧。路可远着呢,就不耽搁你们了。
李宣这一行俱是出挑人物,穆延熙穆延泽都有心一道游玩,偏生永福公主坏事,只得告辞先行。偏生永福公主又开口了,瞅着苏不语问,你就是写《人间记》的苏才子?
苏不语拱手一礼,不过胡言乱语罢了,哪里敢当才子之称。
永福公主来了兴致,我在宫里听过你写的戏,好听又有趣。你们与我们一道吧,我看你面子,不与她计较。这个她,自然是指谢莫如了。
饶是苏不语谢柏李宣三人都脾气不错,听这话也有些不乐了。穆延熙道,永福皇姐,宣弟他们出门,或是访友或是走亲,都约好的,咱们不好贸然相扰。你要哪天想与宣弟说话,我陪皇姐去文康姑姑府上如何?
穆延泽亦道,是啊,姐姐,咱们赶紧着吧,祖母可是说了天黑前得回宫的。
长泰公主靖江郡主都来相劝,永福公主只得怏怏不乐道,好吧好吧。
诸人松口气,目送这一行龙子皇孙离去,也赶紧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去了谢家庄园。
在车里,谢莫忧西蛮人杀羊并不用刀,而是直接掐断羊的脖子,待剥了羊皮,草地上不见一滴血。
李宣笑,那些西蛮人吃羊肉才叫厉害,吃过的羊骨头上一根肉丝都不剩。他们是逐水草而居,我怀疑是不方便带筷子,故此用手抓着吃。
谢莫如好奇,你们都去过西蛮不成?
苏不语笑,我大哥以前在西宁州做过县令,我去住过大半年,在那儿美的哟,天天吃羊肉,那里的羊肉比咱们帝都的更鲜嫩。说着看向李宣,对谢莫如道,阿宣你可是问着了,他是家学渊源。
谢莫如立刻明悟,再三道,原来永安侯一爵由此而来,佩服佩服。我在书上看说,北凉柔媚,地狭人少,且其人多反复。南越荒夷,地处深林沼泽之境,其人多断发纹身,尚未开化。唯西蛮骑兵凶悍无比,想昔日老侯爷兵出西蛮,当是烈烈风采,令人向往。
李宣笑谦,那也是祖上功勋了,家父年轻时还去过西宁关,我长这么大,未出帝都一步。
谢莫如笑,一柄宝剑,放在帝都束之高阁也是宝剑,放到战场开疆拓土也是宝剑。宝剑就是宝剑,不会因地处不同而有任何改变。
李宣给谢莫如奉承的脸都红了,连声道,还未吃酒,听妹妹这话我便先醉了。
谢莫如转而又笑,我的意思是,得先让自己成为一柄宝剑才行。不然,寻常凡兵,束之高阁是浪费地方,开疆拓土吧,又很容易折损。
李宣的脸红的可以去斗牛了,先前红是给谢莫如捧的,如今红是给谢莫如宭的,谢莫如给他斟一盏酒,自斟一盏,双手举起,口出狂语,我跟李世子赔不是。
哪里哪里,醍醐灌顶,当我谢妹妹。李宣与谢莫如对饮了一盏,定一定神道,妹妹这口齿,堪称利剑。
谢莫如问,让李世子受伤了?
李宣笑,妹妹猜呢?
你有那样彪悍的娘,却有这般温厚性子,我这话能让你受伤?谢莫如眼中含笑,我自然是信服我二叔和不语的眼光,倘李世子非可相交之人,如何会带我与妹妹与你一道在此用饭聊天呢。
这下子,谢柏苏不语都笑了,李宣把盏,笑,来,我敬妹妹一盏。
苏不语连声道,嘿,你们这敬来敬去的没个完啦!
大家一笑,继而说起话来。
待傍晚回府,永安侯听说儿子还见着谢莫如了,道,唉哟,看来你今天见着帝都名人了。
李宣接过侍女奉上香茶,笑,莫如妹妹挺好的,厉害虽厉害,却不是不讲理的。想了想,尤其说话,诸多妙语。他与父亲感情好,便把谢莫如的宝剑之论说了一遍。
永安侯听后都笑了,与长子道,一句话恭维咱们三代人,好好琢磨。
自从谢莫如崭露头角,谢太太的生活便格外的多姿多彩,波澜壮阔起来。
以前觉着皇子公主啥的,哪怕有个皇子外甥,可皇家人还是高高在上,有些距离的。自从谢莫如出门那一日起,皇子公主世子侯府啥的,好像都成了隔壁王会儿话,谢莫如便回了杜鹃院,待第二日下午去松柏院理事,谢太太显然已经得知他们路遇皇子公主又险被为难的事,再提起犹是念了声佛,又赞谢莫如,该争颜面时得去争,但该隐忍时也要隐忍。不能总咄咄逼人,这样你再有理,可你伤着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没理。何况皇家,扒一回他们的脸皮叫有风骨,若次次扒他们脸皮,那就是找死了。担心谢莫如要面子,这话还是私下说的。
谢莫如道,祖母放心。上次争,是为了给自己争一席之地,这次有何可争的呢?上次承恩公府,起码寿安夫人宁荣大长公主齐心,此次,别看皇子公主郡主一并出行,心却不齐,如何能争得起来?果然,永福公主的威风尚未摆出来便被劝住了。
这次谢莫如没有争强,谢太太颇是欣慰,只是她另有隐忧,与谢莫如问道,听说永福公主长泰公主宜安公主靖江郡主,都是在太后膝下长大。你看,永福公主靖江郡主脾气秉性如何?
谢莫如闻弦歌而知雅意,浅笑,祖母是担心宜安公主吧?
谢太太叹,如何能不担忧。儿子是尚主,倘真尚个文康长公主那样的,以后要如何过日子哪。可不是人人都有永安侯的本领。听说永福公主的性子,她不由担心起宜安公主的性情来。虽然贵妃闺女说宜安公主挺不错的,可昨日之事着实令谢太太提心吊胆。毕竟,即将尚主的是她亲儿子啊!
谢莫如道,昨日匆匆一见,或者说不大准,我一说,太太一听就是。我看永福公主好像在模仿文康长公主,长泰公主机智,靖江郡主明智,要我说,宜安公主不会难相处的。先给谢太太吃颗定心丸,谢莫如再细作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与身处的环境会有很大关系。同是养在太后膝下,虽未得见宜安公主,可永福公主长泰公主靖江郡主已是三样性子。按礼法,长泰公主为元后楮皇后所出,元嫡公主,尊贵更胜胡皇后所出永福公主。可这两位公主,长泰公主机敏柔和,永福公主却霸道蛮横,所以我猜,在宫里,永福公主肯定更受宠爱些,最受宠爱的人,一般鲜少考虑别人的需要,所以性子霸蛮。再者,永福公主还有模仿文康长公主的嫌疑。不过,她与文康长公主还不同,这个以后再说。再看靖江郡主,先时常听二叔说她弓马娴熟,我还以为是个性情如火的女子,但其实在两位公主面前,靖江郡主颇为低调,她甚至不会第一时间表明自己于事情的看法,这样的人,往往是看惯别人脸色的人。擅于察颜观色,但很少招惹是非,事不干己不开口。由这三位殿下,再想一想宜安公主,祖母又是时常进宫请安的,心里应当有数了。父母早亡,父系的血统离太祖皇帝已有些远了,太祖当年在位时血脉单薄,今上与先晋王一并长大,想来是这两方面原因才格外照顾先晋王这一脉。纵使宜安公主母家姓胡,但,有长泰公主这位元嫡公主,有永福公主这位胡皇后所出嫡公主,于太后膝下,宜安公主年岁最长,位置却是第三,辈份又高,既然都养在太后那里,想来在少时,就有人教导她照顾并与两位公主玩耍了。有这样的出身与成长,除非是天生秉性,不然再不会是永福公主的性子。
待谢莫如说完,谢太太是诚心诚意的念了声佛,这次是真的放心了,深吁口气,愿如你所言。
太太放心,昨日我们并未看到宜安公主与两位公主郡主同行,想来,是出嫁在即的缘故。何子衿道,二叔探花之才,祖母,胡家推动宜安公主下嫁咱家,难道是为了与咱家结怨?亲,要怎样结!可不是嫁过来就是两家之好的。有许多结了亲,然后夫妻翻脸,彼此成仇也不稀罕!寻常夫妻还好,过不下去,现在也不禁和离。公主不一样,圣旨赐婚,就是一辈子。是谢柏的一辈子,也是宜安公主的一辈子。从外头分析,再看不出哪里不好来,如果终与谢莫如所想的不同,谢莫如只得说,她也不是神仙。
好在谢太太听了谢莫如的一通劝后,脸色回转许多,道,我心下也这般想。这些天也不忙了,后儿个有空,咱们去庙里拜一拜。
谢莫如自然说好。
作者有话要说::防盗章,12.26中午十二点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