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人才选用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颜良被表拜为度辽将军的好处多多,不胜枚举。

  首先,他原先担任的军职是讨逆将军,属于不常置的杂号将军,秩比二千石,与秩二千石的太守、国相相比要低上半级。

  然而度辽将军却是常置名号的将军,秩二千石,与郡国守相同,且权职尤重,理论上可以管辖所有幽并地区的边防事务,临时调动指挥所有营兵、郡国兵马。

  度辽将军作为常置将军,就正大光明地拥有了开府建牙的权限,其下可以置多部兵马,各以校尉、军司马领兵,除此之外,还能置长史,从事中郎等文职。

  长史相当于度辽将军的大管家,署理所有文职事务。

  从事中郎则相当于参谋官。

  既然手里权限提升,且邺城还发来对于此前战事中各有功将士的升迁令,颜良也就老实不客气,把度辽将军府的架子搭了起来,作为对跟随他多时的将士、掾吏们的升赏。

  从邺城发来的升赏令中,张斐、隗冉、颜枚被升为校尉,昌琦、仲栋升司马,不过颜良麾下军制早有不同,此五人原先就担任营督,这回也不过是秩禄上的调整,本职不变。

  度辽将军长史一任,颜良还是属意张斐来兼任,此等文职工作向来是张斐所长,其资历也足够。

  原先的右司马隗冉升为左司马,右司马的位置则由资历最老的昌琦补上。

  至于颜枚、仲栋各安原任,并不另署职务。

  从事中郎从员额来说可以署任二人,颜良首先就想到了辛儒。

  作为军谋掾的辛儒在这段时间里的表现上佳,为剿灭张燕建下大功,正可用此美职筹功。

  不过另外一个员额颜良却并没有任命,他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不过那人如今还并未完全为自己所用,还需再试探试探。

  军中的其他调整还有,卫恂从石邑营第一曲副军候正式转正。

  石邑营第二曲军候苏宁则平调至真定营第一曲担任军候。

  夏侯衡、仲遐、赵霄、公孙寿各从屯长升副军候等等。

  根据袁绍的要求,颜良将分兵前往幽州协助平乱,那颜良就不得不考虑他离开常山之后的种种安排。

  原先他人在常山,自信不会有任何人敢于不长眼跳出来捣乱,但他若是离开常山时间一久,难保有些人会生出别样心思,所以颜良十分果断地在常山境内做出了大范围人事调整。

  得益于从去年底持续至今的整肃吏治活动,督邮时苗等人在郡中查处了不少贪渎枉法不堪任事的官吏,更有一些官吏经受不住巨大的压力主动挂印而去,导致郡中有大把位置出缺。

  而颜良到郡大半年里,政治清明,又在剿贼之事上大建奇功,可谓是如日中天,在人事安排上更无人会表达异议。

  原灵寿县令陈正迁为元氏县令,虽然都是千石令,看似平调,但元氏乃是郡治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正本人又是职方掾,负责情报工作,正可作为颜良离开之后,对于常山首县的一层强力保障。

  原先担任五官掾的赵国人刘劭,被任命为高邑县令。

  高邑作为原先的冀州州治,与钜鹿郡治廮陶县接壤,乃是南下门户,地位举足轻重,如今为高邑营驻地。

  刘劭在与赵国国相阴夔的联络中出力甚多,又在文教方面颇有建树,其人也较为年长,出任高邑县令也是众望所归。

  空缺的五官掾由原文学主事掾张揖接任,所担任的职事倒是不变,还是兴学教化方面。

  金曹掾颜佑则被升迁为真定县令。

  真定是原常山王府驻地,与颜良的家乡下曲阳相近,同在滹沱水沿岸,又是真定营驻地。

  颜良将自己的么弟颜佑安排在此,其用意自然是要确保家里的安全。

  空出的金曹掾一职由仓曹史沐接任,沐并在仓曹史任上办事得当,将原先账目混乱的郡中物资一一厘清,得到颜良的多次嘉奖,堪称干吏。

  在整肃吏治中出力良多的中部督邮时苗被任命为灵寿县令。

  灵寿县中如今情况十分复杂,因为原来山贼肆虐,许多沿山边地荒弃。

  而贼患消除后,许多地方大族便欲要染指,与各屯田部发生了不少冲突。

  加上灵寿又是房山铁官所在,汇聚了大量矿工苦役,来来往往商旅众多。

  以果然任事著称的时苗去担任灵寿县令,自是最佳选择。

  而接任中部督邮的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人选。

  话说颜益从荆州回来后,便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以为自己建了大功,逢人便吹嘘,每日里与人饮宴不断。

  颜良知道后虽能理解年轻人容易膨胀,不过也不得不敲打敲打。

  这次任命颜益为中部督邮,便是要让他接触繁杂无比的俗务,让他清楚认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还没到膨胀的时候。

  毕轨由主记史正式升为主记掾。

  决曹掾夏侯兰则因为办事得力,有晓习军法,被调入军中的军正系统。

  决曹掾的职位则由原议曹史满维接任。

  说到满维便要说一说他的同乡仲长统,仲长统虽然成功便成颜良的***,但对于颜良多次征辟却先后拒绝,称不愿为官,唯愿游历各地,以增长见闻。

  有后见之明的颜良知道此人有著书立说的愿望,便也不苛求,只是赠予了大批财货。

  在井陉煤矿一事上出力良多的原乡啬夫陆康,先是被任命为金曹史,这次又被升为水曹掾,协助石邑县长马岳疏浚郡中河道。

  倒是功曹张广、主簿田灿并无变动,这并不是颜良对他二人的工作不认可不重视,而是此二职乃是郡中右职,地位尊崇,颜良特意留下他们俩,以便在他带兵离开常山后,与长史辛毗协理郡中政务。

  当然,除开对于军政两边的现有下属升迁任用之外,颜良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那便是拉拢新加入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在六山学院建成后,常山便涌来了两波大的人才潮。

  第一波便是跟随张臶前来的弟子门生,以并州与司隶人氏为主,其中有常林,杨俊,王机、王昶,郭淮、郭配、荀纬、苟灵,浩周、秦寿等等。

  第二波便是荆州北上的士人群,其中有崔钧、庞统、刘廙、张机、徐庶、石韬、孟建、陈靖、王粲、士孙萌、裴潜、司马芝、蔡睦、魏延、傅肜、马钧等。

  中间零散的还有崔林,崔虞,吴质,刘桢等人才来到。

  颜良对这些士人不可谓不重视,他在六山学院周边广建学舍,免费提供给前来的士人使用,更提供衣食车马以为用度。

  对于居家前来的士人更是优待备至,可以优先分给田宅,助他们在常山安家立业。

  颜良更命手下的官吏们频繁与这些士人们饮宴唱酬,一来拉近关系,二来潜移默化地把颜良的政治主张,在常山军政两道上的施为展示给士人们看,以吸引他们出仕。

  便是颜良本人也多次前往六山学院,与张臶和众士人、学子们公开畅谈国事兵事,谈如何能让天下恢复太平。

  在颜良的刻意为之下,这些士人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少人接受了颜良的征辟表举,在常山为吏。

  常林与杨俊二人在张臶弟子中最年长,德行最为人所称善,颜良分别表二人为栾城县令与南行唐县长。

  崔琰的从弟崔林也有才干,被颜良表举为蒲吾县长。

  王粲被表为元氏县丞,士孙萌被表为高邑县丞,裴潜被表为真定左尉,司马芝被表为九门右尉。

  石韬被表为井陉左尉,孟建被表为石邑右尉。

  荀纬被表为灵寿县丞,王机被表为平棘左尉,浩周被表为上艾右尉。

  其余如蔡睦、王昶、郭配、刘廙、刘桢、苟灵等人各被辟为文学掾、议曹掾等清贵职务。

  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例外,比如天水人秦寿和济阴人吴质便主动应募为郡中幕僚,成为里军谋系统的一员。

  而颜良最为重视的人里,自当属庞统、徐庶、魏延、郭淮、张机、马钧等数人。

  张机与樊阿见面之后,二人便成为了忘年交,一天十二时辰里,至少有一半时间待在一起。

  樊阿对于张机这个小年轻在医学上的造诣惊叹不已,称其日后定然能成为其师华佗一般的天下名医。

  张机则大为谦谢,连称不敢比拟神医华佗,连称医学一道如瀚海星云,至今不过略识一二而已。

  颜良自然知晓张仲景的才能,便让张仲景给樊阿做了副手,一起主持神农学院的医学教学,以及常山各地医学院的筹建管理事宜。

  而马钧则被颜良征辟为工曹掾,亲自交代他,若是他对于日常所见的各项机械工具类,都可提出改进建议与思路。

  还授权马钧但凡涉及某项研发所需经费在五万钱以下的,可毋须批准立刻从郡府请款施行。

  若研发经费在五万钱以上的,则呈送给颜良亲自过目定夺。

  马钧初一听到这个授权时都吓了一跳,表示闻所未闻。

  他以前为了钻研某个物件,大都是自行写写画画来运算改进方法,对于具体的实施往往慎之又慎,唯恐浪费了人工钱物。

  而如今颜良居然对他说你可以使劲地造,不用顾惜成本,简直令马钧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同时,颜良还为马钧引见了治水大师马岳、老铁匠胡其以及老工匠仇福等人,让马钧大感寻到诸多同道中人。

  对于魏延、傅肜这两个小年轻,颜良原本的计划是把他们丢到教导营中学习一段时间再安排到军中历练。

  自从第一期教导营之后,每一个季度都会新开一期,到如今已经进行到第三期,每一期都为军中贡献了不少人才。

  但眼下颜良要去幽州平乱,他决定到时候带上二人,暂时充作身边的短兵近卫,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被颜良拉拢征辟的人才中,有一个地方的人群却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那便是并州士人,尤其是太原大族子弟。

  因为其他地方的士人都是在各地没能找到合适的发展机会,这才辗转来到常山碰碰运气,与颜良的求才若渴可谓是一拍即合,没有费多大功夫便欣然应辟。

  然而太原与常山接壤,士人本就抱着前来游学的心态,并未存着太多求仕进的心思,即便要出仕也可以选择回家乡。

  如王机、王昶兄弟,郭淮、郭配兄弟更是出身名门,只要到了出仕的年龄就会收到州郡争相礼辟,从而举孝廉茂才也不为难事。

  颜良一开始征辟太原子弟时,多次被委婉拒绝,不过他也并没有太在意,仍旧以礼相待希望能潜移默化地拉拢。

  直到颜良诛杀张燕大胜黑山贼的消息传来,这个情况才发生根本性地改观。

  太原与黑山近在咫尺,各家各族没少受到黑山贼的滋扰,并州刺史高幹领导下的并州官吏却对黑山贼应对乏术,让太原士人颇多失望。

  为祸十余年的黑山之患被颜良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令这些东来的太原年轻人大为感叹崇仰,当颜良再度发出征辟请求时,便有不少人欣然应命。

  曾多次受到颜良礼辟的郭淮也是如此,郭伯济在答应颜良的征辟时还特别言明,不愿去地方为吏,只愿效力军中。

  对于郭淮提出的小要求,颜良表示求之不得,立刻满足了他,也把郭淮丢去了教导营里与魏延、傅肜做了同学。

  徐庶与孟建、石韬三人一直是形影不离的好基友,其后又有颍川人陈靖加入。

  当孟建与石韬先后出仕后,徐庶与陈靖也接受了辟命,不过二人之志也不在地方,都表示愿意从军出谋划策,颜良自然是欣然同意。

  颜良在安排好徐庶、陈靖二人进入军谋掾任事的同时,也特意关瞩手下人要把徐庶的老母亲安顿好。

  最后徐庶一家被安排在城北军营附近新建的宅邸里,那一片住的多是军中将吏,治安最为稳妥,附近都有士卒巡梭,绝难发生什么意外。

  万事小心为上,防火防盗防人妻曹啊!

  PS:这章交代下过场,之后就要去幽州浪了。

  

  

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248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